×

秘境 社区 再造 多元 生成

社区秘境——多元社区空间的生成与再造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5-02 00:39:09 浏览3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社区参与艺术是当下在都市和乡村中被广泛认可的社区营造、活化的重要手段。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均有不同模式的案例对此进行实践。苏坡街道的社区参与艺术由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公益组织下的“艺术与社会创新实验室”策划,与成都市青羊区苏坡街道及6个社区合作展开。这一项目中多方协作的模式、艺术家的在地创作手法、运用艺术手段融入社区治理的机制均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总结提炼。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是两个相互关联但有所区别的概念,前者多以政府部门为主体,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后者强调以社区成员为主体,激发其自我治理的能动性,以建立更强的社区认同和情感联系为核心诉求。两者的出发点与操作手法有所不同,但均是以达到多元协作式的社区共同治理为核心目标。社区治理和社区营造的相互结合,是当下深化中国基层治理的重要趋势。苏坡街道艺术项目可被视为一个“通过社区营造的手段推进社区治理”的富于探索意味的创新性个案。

本报告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此项目的意义和价值:第一部分分析艺术家如何运用丰富的创意手段,对苏坡社区的物质化空间重新利用,并运用合作式的、多媒介艺术手法,对社区空间做非物质化的延展,深化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知、感受和想象,以此丰富社区的人文肌理;第二部分讨论苏坡社区艺术项目融入社区治理的基本机制;第三部分讨论在现有实践基础上,如何可能更好地将社区参与艺术作为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发挥其作用。

黄森威,《菜市场的小门》,2021年

重思场景#2“生成合作”项目

PART I

社区参与艺术

对空间的多维度生产

社区营造的核心问题之一围绕对“空间”的生产而展开。但对“空间”的理解,不应局限于对物质性空间如房屋、场地的重新营建等。对物理空间的重置往往是社区参与项目的重要起点,但并非终点。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的工作需要超越对物理空间的改造。艺术家在与社区共创过程中对“空间”的丰富处理方式也会对社区治理的手段如何在不同维度的“空间”中发挥效应有所启发。

展开全文

01

|物质空间的改造与再利用

苏坡街道艺术项目对物质空间的开发利用围绕着社区中众多的“闲置空间”展开。闲置空间的产生源于社区管理机制变迁所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艺术介入的方式对“闲置空间”使用的灵活性来自于其自身的非盈利性和非功利性,这使其能够尽量超脱历史遗留的利益纠葛。艺术家在项目期间建立的“苏坡场艺术空间”,即来自于社区一处因使用权问题荒废多年的房屋。艺术家对此空间的使用具有多元性,它既可以是艺术家的工作室、会议室、会客厅、美术馆、也能够成为临时寄居的场所。这种对空间功能属性的灵活处理,展现了艺术家对“物理性空间”的强大改造能力,以及对其使用功能的拓展。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也进一步探索了多样化空间运营的可能性。物理性空间为艺术家在社区当中的活动提供基本的支点,是艺术家汇聚、讨论活动方案的重要基地,也是艺术家与社区居民得以频繁互动的重要界面。对社区居民来说,一个建立于社区之内,具有亲近感的艺术场所可以是了解艺术进入社区的有效途径;它也赋予进入社区工作的艺术家们有效的身份标签。“苏坡场艺术空间”的建立,为如何盘活此类社区中的闲置空间提供了有建设意义的案例。

02

|通过艺术手段

对社区空间的非物质化延展

除了对物质化空间进行改造之外,艺术家们的创意工作植根于对“空间”概念的多维度理解以及多重空间的建构 – 他(她)们通过符号、图像、地理志、内在想像激发以及共同行动参与等共同建立虚拟与实在相互叠合的空间,为联结社区参与主体的活动、情感表达提供更加丰富的场域。社区成员在艺术家所搭建的想像性空间框架下得以重新感知和理解自己所处社区的地方性,并以与艺术家“共创”的形式将更多的情感、记忆和生命意义贯注到此空间中。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联结以及其对自我日常生活意义的省察更加深刻。艺术活动为一种更具体验厚度和生命感的“生活空间”的营造提供滋养。这些通过创意性艺术手段所营造的“非物质化”空间,与物理空间叠合在一起,使社区的人文肌理更加丰厚。

文化地理空间:地图是对地理空间的抽象化符号再现,不同形态与风格的,对特定地理空间的地图化呈现,具有将空间浓缩、再现,并重新建立对空间的感知与认识的作用。它为居住于此的居民置换其日常观察视角提供了契机,用“跳出庐山之外”的方式,刷新居民对社区的总体性认知。艺术家许文卿的作品《场•域》,通过对进入苏坡市场的城市居民抽样跟踪为调研方法,并以墙上弹墨为表现手段,对市场消费者行动轨迹进行地图式勾勒,呈现出市场的使用者在市域空间中的辐射范围。市场不再是一个标记于地图上的静止、孤立的场所,而是与众多行动者日常生活紧密嵌合的场域,许文卿结合调研与视觉记录所呈现的“立体化”地图,展现了社会空间的丰富动态性。郑敬祎的作品《它们I》,则通过VR技术重现了位于清江社区核心区块一片隐秘绿地的地景生态。虚拟现实技术将实景影像与绿地内数十种植物的科普导览叠合在一起,通过将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互叠合,提供了探索社区中的生态“秘境”的丰富肌理的契机。同时她也将众多植物作为构成社区的成员,引入观察视角之中。

郑敬祎,《它们I-保留》,2022年

重思场景#3“社区秘境”项目

影像再现空间:摄影、摄像等技术化媒介不仅再现空间,也包含着对空间的情感与态度。它们既是观察者从对空间的凝视过程中截取下的时空切片,也激发人们对过往时空中行为意义的重新审视。薛雨璇的作品《无治安案件发生》,并置了中、美两个不同国度中生活空间的影像记录,并置关系强化了其中所呈现的生活质地的对比,有关苏坡社区居民平淡生活的纪实影像片段,其中居民习以为常的日常性,被来自于另一时空中的社会新闻的音轨赋予了新的解读空间。《张兰退休后的阳光生活》,是一部共创的纪录影像作品,居民古惠心、罗淑华和张军在艺术家协助下,纪录了另一位社区活跃分子张兰繁忙、充实的日常生活。影片不仅是对个体生活和社区活动场景的纪录,更是对居民热情参与社区服务的公益精神的彰显。在以往的社区治理中,对社区模范成员的表彰并不罕见,但采用共创式的影像制作的方式,会具有格外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良好的社区文化生态和人文空间,是通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多重维度空间相互叠合、相互生产、相互滋养所建立起来。这些与居民协同完成的创作一方面帮助艺术家更深入地理解社区的历史脉络和现实语境,更重要的是打开了居民对自己所处社区的新认识,新的感知方式与想像空间。通过社区成员参与的记录、再现和分享,社区成员彼此的交互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本地社区的认同感得以持续深化。

PART II

社区参与艺术

融入基层多元协同自治治理的主要机制

社区参与艺术所融入的社区营造方式偏向“柔性”,意味着它往往发力于直接行政干预手段所难以触及的情感、记忆、地方认知与自我重塑方面。它所激发的社区自治能量更偏向于有关情感表达、心灵自省等难以直接量化的部分,但可以通过居民与作品的互动呈现出社区的改变。苏坡街道社区参与艺术主要通过如下方式融入基层治理。

01

|通过对记忆遗产的

再现或重构强化社区认同感

社区共享的记忆遗产是社区认同感建立的重要基石。记忆遗产包括社区中传承已久,有关其历史渊源的传说、实践性风俗如节日、仪式、庙会,以及承载记忆的街巷、建筑、集市等空间实体。使用艺术手段重新描绘或建构这些记忆遗产,能够使其承载媒介更具多元性,有效加强其传播力,并拓展其阐释空间。

艺术家普耘的作品《赶场启示录》,针对苏坡市集这一社区内的核心场域,通过与自己云南家乡的赶集记忆作对比,展现出旧式农贸市场的食物生产、运输、售卖链条,以及人群在市场中的互动方式,在现代食品工业冲击之下如何日益边缘化,却仍具生命力。这种呈现不是简单怀旧,而是展现出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以及相关社会、文化生态在现代都市语境下所包含的内在韧性。

“苏坡亭”与传说中本地地名的出处有关。艺术家陈嘉宁的作品《一个“苏坡亭”装置的研究过程》,基于一系列有关此处古建的口述历史与图像史料的调研,使用从本地居民处收集来的旧物件为木料,用手工制作一个苏坡亭的模型。古建本体已不复存在,根据传说和老照片等记忆遗产所手工复制的模型,其建筑物料本身来自于社区居民的馈赠,又将以礼物的形式使其作为一种包蕴丰富情感的,具象承载地方记忆的物质载体,回赠居民。

陈嘉宁,《一个“苏坡亭”装置的研究过程》,2022年

重思场景#3“社区秘境”项目

记忆遗产同样可以由社区居民所共享或互通的生命经历所构成。《27》是苏坡街道艺术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组艺术家与社区居民的合作共创项目。27岁被建构为一个里程碑式的生命节点。艺术家和社区居民对此节点,由不同的生命体验出发共同瞩目,前瞻或者回顾,去探讨这一节点所辐射出的生命意义。27岁这一人生标记由此构成了想像与记忆的孵化器,也是让迥然不同的生命体验由此碰撞、交织的汇合点,激发出对社区成员人生经验的影像化铺陈。清波社区的民间社团“光影清波”组织里的多位居民年龄相近,经历相仿,通过纪录片拍摄与展陈、放映,回溯过往人生历程,以作品的形式完成了对个人生命史、家族史的记述,同时在“共同回顾”这一行动之下,赋予个体记忆以群体意味。

02

|建立社区内部的有机情感联结

艺术家柏海洋、薛雨璇的儿童戏剧工作坊、儿童涂鸦工作坊,围绕社区当中具有活跃参与度的儿童群体展开,激发出对社区公共空间的丰富想像。儿童群体是联结社区的有效群体,也往往是社区参与艺术项目在设计时所重点关注的人群,一方面是因为儿童的想像力和情感性具有独特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与儿童一起工作,也使得外来艺术家更容易建立与本地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儿童因此是艺术家进入社区的引路人和情感大使,他们所参与的共创活动,也更易在潜移默化中将艺术家希望传递的观念和价值导入社区,有效地融入到社区治理当中。

薛雨璇,《儿童涂鸦工作坊》,2022年

重思场景#2“生成合作”项目

艺术家对苏坡场艺术空间的开放式使用,包括一系列的“工作坊”活动,以及日托班的形式,甚至完全脱离具体形式的日常开放,使得越来越多的附近居民被吸引到这一具有磁吸效应的场域中。留守儿童、智力障碍者、或者附近的小贩,都被引入到这一空间中共同开发其社区内的空间功能。

03

|激发社区“能人”效应

在社区活动中,不同类型的居民参与程度与可见度有很大差别。居民自身的专业技能,或通过业余爱好所培养的技能具有发挥更大公共效用的潜质,但往往并不为人所知。社区艺术活动具有非正式的,自下而上的动员特性。借助社区中的展陈活动,更容易使得具有独特技能的平凡人为人所知,也更易激发起他们自身成就感,从而通过对社区活动的进一步深度参与,为社区做出贡献。苏坡街道项目与“光影清波”社团所做的合作,调动起居民的积极性,并将诸如“策展”、“当代艺术”等新概念引入到社区,拉近了社区居民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并使得“策展”这一形式融入到社区文化生态。“光影清波”社团本身既包含张兰这样的社区活跃分子,也有马德建这样相对低调但却具不凡才华的居民。在与艺术家合作过程中,他们自身的潜能与带领效应被进一步发掘,成为众多社区活动和公共参与的能量源泉。

04

|通过调研

发现社区内部问题和居民需求

社区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调研往往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艺术家创作观念的基石。艺术家为使其创作具有更好的在地性,通过调研理解本地居民所处的社会语境、生活状况以及社区内部的问题。普耘的创作《赶场启示录》,黄森威的创作《菜市场的小门》以及许文卿的创作《场•域》都围绕着苏坡街道最具代表性的空间苏坡农贸市场展开调研,核心问题是理解这一业态相对陈旧的贸易空间当下的使用状况,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背景的消费者对农贸集市的使用方式。柏海洋的作品《屋顶上的气球》,围绕留守儿童家庭的生存状况与亲子教育展开调研,并将访谈中的发现提炼成问题,转换为卡牌游戏,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灵疗育作用。薛雨璇的作品《苏坡24时》以及后续的《再见摊车计划》,通过与社会学家刘滢的合作,招募志愿者,对社区居民展开访谈式调研,以理解其对社区的诉求。她们的创作除了关注社区常住居民之外,也持续关注社区治理中因易被“问题化”而声音和诉求反而被忽视的流动摊贩,以及其他非正式经济从业者。

普耘,《“赶场启示录”工作坊》,2022年

重思场景#3“社区秘境”项目

艺术家的调研未必遵循严格的社会科学范式,但可以从一个独特的切面入手,用细腻独特的观察视角发现问题,并转化为富于创造性的展陈形式,获得社区成员的关注。面向社区的调研和展览,也是一种在社区内部发起对话的形式,可以使社区居民通过视觉形象的唤起,更多参与到对社区公共议题的思考与讨论中。

PART III

工作方法模式的

总结和反思

苏坡街道艺术项目的实践以爱有戏的社区治理项目为入口,以青羊区和仲发展治理中心为枢纽平台,尝试一种新的艺术介入社区的模式。以往的社区艺术项目,多凭借艺术家或艺术团体个体力量,通过长期驻守的方式与社区互动。其优势在于可以循序渐进地了解社区情况,与本地社区建立相对较为紧密的个人联系,但同时存在着时间成本极高,且与社区接触面较窄的问题。苏坡街道艺术项目通过艺术家与爱有戏社会组织以及社区、街道合作的方式,可以较为快速地深入了解社区状况,并获得在社区工作的相应行政支持。同时社区与公益组织均不对艺术家创作过多干涉,为创作留出较大空间,此为这一“社区-公益组织-艺术家”三方协作模式的主要亮点。同时过去两年间的磨合,也为后续项目的持续进展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01

|更广泛的社区参与面

社区艺术的合作性参与有赖于艺术家与本地居民的深入了解,互建信任。优秀的社区参与艺术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沟通成本,因此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铺开至较大的居民覆盖范围。苏坡街道艺术项目的多位艺术家在两年时间内尽可能地与多个群体产生互动,包括留守儿童、退休老人、智力残障人士、民间社团组织等等,已属难能可贵。在后期持续工作中,艺术家自身也希望能够使创作活动达致社会背景更加广泛多元的社区人群,将他们的故事、情感表达与生活诉求融入到社区艺术共创活动当中。

02

|更清楚的艺术家工作指南

以及合作方的沟通机制

苏坡街道的社区治理者给社区艺术项目留下了较大的自主创作空间,这对艺术家充分展开其创作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基层社区组织对艺术家的创作所发挥的社区治理效能的实现有所期待,也是合理的诉求。因此社区治理方与艺术家保持有规律的沟通机制,可以更清楚地将社区的期待与诉求传递给艺术家。

和仲艺术小站,2023年

重思场景#3“社区秘境”项目

社区内部对实体空间的属性,以及管理和使用方式,由于历史原因,本身存在复杂性。而艺术家的创作,往往又需要突破空间藩篱,改变空间属性,这也是其创造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对空间的合理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潜在张力。与艺术家合作的社区管理者可以制定更加清楚的有关空间使用方式的指南,一定程度上规避对实体空间的越界使用造成的麻烦。

03

|更具长效性的社区艺术介入机制

社区艺术在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显现。艺术介入的社区工作不一定要产生快速显赫的规模效应,但应考虑在社区中持续保留有可供艺术家活动的空间,并使其工作得以在社区中持续可见、持续发酵。

人类学中有“不浪费的人类学”的概念,意谓田野调查的发现可以转化为除学术发表之外的其他形式的观念表达,如纪录片、绘画、文学创作等。同样,也可以设想一种“不浪费的社区艺术”-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做的调研,通过深入的在地观察所获得的素材,都应系统归档,并作为了解社区的一手材料保管。这些素材不仅有助于后续艺术家的驻地创作,也可以作为制定、开展社区治理方案的有效支持。同时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对社区存在问题具有独特的观察视角,他(她)们的发现不应被治理方忽略。如何可能在基层治理环节设计固定的长效机制,让艺术家更有效参与到艺术活动之外的社区实际治理当中,也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关于作者|

张晖,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与文化研究博士,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人类学、视觉人类学。研究项目重点关注与视觉及身体表演场域相交叠的遗产保护、社区更新和地方治理问题。

关于艺术与社会创新实验室

艺术与社会创新实验室,由成都5A社会组织「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成立于2016年12月。作为机构的发展中社区实验平台,其核心是以社会组织深耕的城市社区为研究与实践基础,致力于艺术推进城市实践、社区文化发展、社区与社群之间关系的新方法。

关于驻地计划

驻地计划,由艺术与社会创新实验室设立的驻地计划,旨在为艺术家提供一个与社区,社会组织,小规模教育,社区机构和街区经济共同合作的平台。每年受邀的艺术家、研究者将在创新和研究之下,贡献视角,艺术思维,以及新社区形式的实验。

驻地计划管理|田德全 陈姗

生产与技术协调|柏海洋 张蒙

图片|艺术家提供

排版|柏海洋

审核|陈姗

主办|成都市青羊区苏坡街道办事处

承办|成都高新区爱有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支持|清波社区 清江社区 清源社区 百仁社区

中坝社区 培风路社区 爱有戏·艺术与社会创新实验室

回顾及系列活动|成都·苏坡“社区秘境”创艺生活节

生成合作——来自苏坡社区的艺术实践报告

关于艺术与社会创新实验室

艺术与社会创新实验室,由成都5A社会组织「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成立于2016年12月。作为机构的发展中社区实验平台,其核心是以社会组织深耕的城市社区为研究与实践基础,致力于艺术推进城市实践、社区文化发展、社区与社群之间关系的新方法。

转载:艺术与社会创新实验室

协力构建更具幸福感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