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瑞 华泰 养老金 长线 入市

华泰柏瑞柳军:迎接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入市 国内ETF市场前景广阔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5-02 00:04:03 浏览3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整理

过去三十年,指数投资以其透明、高效、低成本、标准化等特点,在海内外迅猛发展,成为资本市场的主流投资方式之一;以ETF为代表的场内产品更是在规模和数量方面持续增长,市场占比不断提升。未来,ETF发展还有哪些空间和机遇值得关注?

4月26日下午,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3资产管理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成功举行。在下午的中国指数量化投资高峰论坛上,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助理柳军发表了题为《他山之石 中国实践》的主题演讲。

他在演讲中梳理了ETF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的发展脉络,同时展望国内ETF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表示,随着市场逐渐成熟,获取超额收益难度加大,被动管理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最近几年,ETF在国内外市场快速发展并进入行业爆发期。未来,随着养老金等长期资金不断入市,国内ETF发展前景广阔。华泰柏瑞基金将在ETF领域持续推进,不断加大业务创新,拓展ETF品类,给投资人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资工具。

以下是主题演讲原文:

大家好!我是华泰柏瑞基金柳军,非常感谢中国基金报邀请我参加此次论坛。

2004年,国内首只ETF基金成立,华泰柏瑞基金于2006年开始布局ETF产品,可以说是国内首批布局ETF产品的基金公司之一。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个人认为,ETF产品想要取得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过往大家更多强调的是“天时”,是指基金公司需要领先于其他公司,率先布局该只产品,抢先布局也成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各家基金公司在ETF布局上的主要工作。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ETF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显现,部分产品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在没有抢占天时的情况下,基金公司若是想持续将产品做大,就需要强调“地利与人和”这两个因素。

所谓“地利”,是指基金公司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努力将ETF的规模、客户数量以及跟踪误差等方面都保持在行业靠前的水平,以此实现差异化定位。今年大家也明显感受到基金公司花费很多精力做持续营销,就是出于“地利”因素的考量

展开全文

在“天时、地利”因素之外,ETF产品最终想要取得成功还要依靠“人和”,基金管理人要服务好客户,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人和”是指需要从各个维度给客户提供丰富的资产组合建议。

总而言之,ETF在不同发展阶段,决定产品成功的因素并不一样,最早是靠抢占“天时”,现在更多强调“地利与人和”。

为什么今天的主题演讲取了“他山之石,中国实践”这个标题,前面的嘉宾之前也提到了ETF在1993年率先诞生于海外市场,国内基金市场在2004年也成功发行了首只产品,两地ETF市场发展间隔时间并不是特别长。可以说,在ETF领域,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紧跟全球市场发展趋势,这也是“他山之石”这一寓意的由来。

标题后半句中提到了“中国实践”,其实我本来想表述为“中国特色”,从全球ETF市场发展来看,每个市场的ETF运作模式都不一样,中国在2004年推出ETF产品时,本身在产品运作上就有很大创新。所谓的“中国特色”,主要是指ETF的发展路径,海外ETF市场中,股票型ETF占比大致达到80%,在这部分股票ETF中,80%又是由宽基ETF构成。相比之下,国内ETF目前发展路径是宽基及行业ETF各占一半,这也与国内市场目前的客户结构、资金久期有很大关系(数据来源:Bloomberg)。

未来,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实施,个股选择难度越来越大,市场资金可能会向头部公司集中,宽基指数有望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再度超车。

我今天演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他山之石

被动投资占比提升或是大势所趋

我曾做过一个总结,指数基金每一次取得跨越式发展都与市场危机的出现密不可分,资本市场经过每一轮危机之后,大家就会高度重视风险,意识到控制风险的重要性。

而指数投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分散风险,无论是在海外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大家都能明显感受到,每次市场风险释放的过程中,ETF规模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相对而言,海外市场的有效性较高,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难度相对较大,这是ETF过去几年在海外市场发展更加迅猛的主要原因。

从竞争格局来看,我此前一直谈到,海外市场ETF存在三个80%定律,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80%之外,另外一个80%是指前三大巨头占据80%市场份额。

海外ETF市场呈现出了“不进则退”的竞争格局,在这种竞争格局中,相对齐全的产品线以及较高的市场份额构成了行业领军者维持其行业地位的“护城河”。

此外,海外公募基金在养老金的投资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美国养老金也是公募基金的主要持有来源。截至2021年,除去货币基金,美国公募基金管理的资产有54%的资金来源为养老金计划。而贝莱德的机构投资者中,养老金的占比高达65%。私人养老金账户在指数型基金中占比稳定在40-50%。

具体到养老金,目前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是养老FOF,ETF最大的优势就是风险收益特征最为明晰,海外养老FOF中,绝大多数底层资产标的都是ETF产品,特别是规模较大、产品数量相对齐全的公司,大概率都是以自家ETF产品作为底层产品。

目前国内养老金市场才刚刚起步,未来,随着国内养老金市场的发展,ETF或许也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最后,用四句话总结一下第一部分内容,随着资本市场逐渐成熟,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在市场中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市场有效性提升,投资者选股难度越来越大,相对于主动投资,被动投资有望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选择。ETF作为被动投资的代表性产品,有望乘着注册制改革之风继续做大规模。

其次,ETF是同质化竞争的品种,最终或形成相对比较稳固的寡头垄断格局,目前国内市场格局未定,大家都会继续投入更多资源抢占市场份额,未来一旦竞争格局形成,或导致事倍功半,难以翻盘。

第三,齐全的产品线可以满足客户多元配置需求,也是成为ETF行业巨头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四,养老金的久期很长,能够支撑ETF持续做大规模,也是未来各家机构争夺的重要资金来源。

总结来说,ETF是一项综合性业务,在ETF市场上最终产生的巨头一定是拥有大而全产品线的基金管理人。华泰柏瑞基金未来一定会加大投入,力争形成规模优势及集群效应,推动ETF业务持续走向正向循环。

第二部分:中国实践

宽基与行业ETF并驾齐驱 总规模突破万亿

作为距离海外ETF推出时间最短的基金品种,ETF在过去这些年经历过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2004年是ETF发展导入期,当时只有四家基金公司布局这类产品,华泰柏瑞也参与了2004-2006年第一批ETF产品布局。

2012年之前,大家普遍认为买主动基金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实践下来也的确如此,主动投资在资本市场上占据上风。在2004年推出首只产品到2006年推出首批ETF这段时间里,ETF只能算一类相对边缘化的产品,因此,这段时间只能称为导入期。

ETF第一次爆发的时间点是2012年,这一轮爆发期的主角之一就是华泰柏瑞基金。当时,华泰柏瑞于2012年推出全市场首批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一直以来也是全市场规模居首的沪深300ETF。

2012年之前,基金市场上只有单市场ETF,跨市场产品的难度非常高,当时大家都不敢想象做跨市场的ETF产品。华泰柏瑞从2008年拿到指数授权,到2012年成功发行沪深300ETF(510300),差不多经历了4-5年时间。沪深300ETF成功发行之后,也为后面的中证500ETF和行业ETF打下很好的基础。

2012年对于国内ETF市场而言,最大亮点之一就是跨市场ETF的推出。

跨过2012年这个拐点,ETF市场又进入一个新的平台期,大家在这段时间印象最深的就是分级基金,分级基金也一度抢占了ETF的风头。

ETF发展的第二个爆发期是2019年,为什么2019年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从过往历史来看,ETF每一轮大爆发都与市场风险释放有很大关系。2018年股票市场进入熊市期, 投资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分散风险,相比个股,ETF可以说是分散风险的最佳投资标的,因此在2019年包括之后的3年时间里,ETF得到飞速发展,换个时髦的词汇,2019-2012这四年可谓中国ETF发展的狂飙期。

过去几年,ETF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不仅宽基ETF继续往细分方向发展,各类型跨境ETF、行业ETF也不断涌现。截止2023年一季度末,沪深两市共有745只ETF,总规模达到1.4万亿,增势迅猛。随着ETF市场的大发展,管理人与投资者加速涌入ETF市场,2023年一季度末,ETF管理人数量已达到57家,几乎较2018年翻倍;ETF持有人总户数超过1500万,达2018年末的6倍。当然,相对于股票账户数,1500万的ETF账户数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也是基金管理人未来努力的方向(数据来源:wind)。

不过,在经过“狂飙”期之后,2022年至今,ETF不仅IPO首发数量及规模明显下滑,赛道也越来越拥挤,竞争特别激烈。可以说,基金管理人想要在2022年及2023年ETF市场上占据“天时”优势,难度非常大,基金管理人只能尽力做好“地利和人和”。

第三部分:华泰柏瑞指数投资

加速ETF产品布局 开启千亿新征程

华泰柏瑞于2006年开始布局ETF产品,尽管华泰柏瑞是国内公募中型基金公司,但经过这些年发展,在ETF领域已经进入行业前三,这与我们在ETF领域中不断创新有很大关系。

回顾ETF发展历史,华泰柏瑞基金布局了行业中很多首只或首批创新产品,这些产品也为华泰柏瑞ETF整体管理规模贡献了非常大的份额。

比如,华泰柏瑞于2006年推出了国内市场上首只Smart Beta概念ETF,也就是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事实上,红利ETF推出初期,投资者认可度没有那么高,但当时在全行业都在布局宽基ETF的浪潮中,逆市推出红利ETF,也最终修成了正果。最近几年,红利ETF客户数量和规模爆发式增长,规模从2015年末的6.44亿增长至去年年末的142亿,客户数量接近60万(数据来源:产品定期报告;截至2022年报)。

我们还布局了全市场首只光伏ETF、首只稀土ETF,同时也是首批科创板ETF、首批增强ETF产品的管理人。从首批增强型ETF将近一年的运作情况来看,华泰柏瑞中证500增强ETF(561550)在同批产品中表现尤为突出。根据产品23年一季报,该ETF成立以来取得了5.92%的超额收益,充分体现了华泰柏瑞在量化和ETF领域的双重优势。除此之外,华泰柏瑞还推出全市场首只沪港互挂ETF——恒生科技ETF,目前该基金规模也已经超过百亿(规模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截至20230331)。

ETF主要分为四大类:宽基、跨境、SmartBeta、行业主题。华泰柏瑞是市场上唯一一家在这四个领域都有超百亿规模的产品。尤其是SmartBetaETF,不少公司在这一领域存在短板,而华泰柏瑞不仅拥有接近150亿的红利ETF。同时,还布局了红利低波ETF、港股通红利ETF等产品,目前,央企红利ETF也已经获批等待发行,这一产品未来或也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经过过去十多年在ETF市场上的深耕,截止去年年末,华泰柏瑞拥有33只ETF产品,总规模突破1200亿,单个产品平均规模接近40亿,可以说,我们追求的是有质量的ETF产品。

大家可能对ETF期权也比较关注,上交所于2009年推出首只ETF期权——上证50ETF期权,时隔多年推出沪深300ETF期权,

2019年12月23日,沪深300期权同时在上交所、深交所和中金所上市。其中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唯一跟踪标的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仅用26个交易日便成为全市场最活跃的期权标的之一。

沪深300指数本就是市场上最核心的宽基指数,沪深300ETF期权的推出,使得沪深300ETF的工具意义进一步提升,联动了现货、期货、期权市场,可以更好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很多ETF管理人为什么要去争取ETF期权?一方面是ETF期权的推出有望带动ETF标的规模增加;另一方面也与ETF期权两个功能有关,一是定价效率,沪深300ETF份额和基差几乎呈现正相关的官宣,这就是它的定价效率;二是价值发现,ETF期权净持仓和ETF净值走势可以相互印证,期权推出之后,其定价效率也会大幅提升。

随着沪深300ETF期权的正式上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三年来稳步上台阶,成为全市场最大的权益型ETF,持有人数量也出现跃升,从原来的10万客户数增长至目前近50万客户数,数量是推出前的4倍(持有人户数来源:产品年报;截至20221231)。进一步巩固了市场核心工具产品地位。

展望未来,尽管国内ETF市场在过去19年取得长足发展,但目前ETF渗透率相对较低,个人养老金制度才刚刚起步,长久期资金入市才刚刚开始形成。目前相对于接近50万亿的沪深300市值而言,全市场沪深300ETF合计仅1000多亿规模,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华泰柏瑞也希望在ETF领域继续推进,将ETF业务持续做大做强。

谢谢大家!

备注:1、红利ETF成立于20061117;沪深300ETF成立于20120504;科创板ETF成立于20200928;光伏ETF成立于20201207;恒生科技ETF成立于20210524;500增强ETF成立于20211202。

2、华泰柏瑞中证500增强策略ETF 成立以来收益为-6.91%;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 500 指数收益率,同期收益为-12.83%;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30331。华泰柏瑞中证500增强策略ETF成立于20211202,2022年收益为-14.57%。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 500 指数收益率,同期收益为-20.31%,历任基金经理:田汉卿(20211202至今)、柳军(20211202至今)。数据来源:产品定期报告。

3、除特殊说明外,其余数据来源均来自于wind;截至20230331

风险提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增强策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还包括增强策略失效的风险、潜在抢先交易的风险。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编制和计算,其所有权归属中证。中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

编辑: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