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谭嗣同

永远的谭嗣同(戊戌变法后,谭嗣同明明可以选择不死,为什么却执意将生死抛在一边)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3 21:49:31 浏览20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戊戌变法后,谭嗣同明明可以选择不死,为什么却执意将生死抛在一边

戊戌变法期间,谭嗣同准备说服袁世凯发动兵变,不料袁世凯权衡利弊后,向慈禧太后告密,导致戊戌六君子被捕入狱,不日问斩。

在此期间,谭嗣同是大有机会逃脱的,风声紧的时候,其父的门生故旧皆劝他一走了之。入狱后其友大刀王五也示意可以救他出狱。但谭嗣同不为所动,慷慨赴死,这是为什么呢?

有书君认为,这可以从谭嗣同的个性、抱负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来探讨一番。

一、谭嗣同仗义赴死的侠客情结。

谭嗣同好谈兵法,善于剑术,作风血性义气,敬重草莽英雄,平素喜欢结交豪侠。

当时的京城名侠王五和胡七就是其中的两位,谭嗣同师从两位侠士学了昆仑派的武术,如果他不参与政事,或许会成为一个仗剑江湖的侠客。

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傲然宣称,中国因变法而流血者,自嗣同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种侠肝义胆给了他从容赴死的豪气。

二,身赴国难的历史担当。

谭嗣同是一个有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1895年春天,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民族危机。

谭嗣同正是有感于这一悲惨的国土沦丧的事件,怀着悲愤填膺彷徨无助的心情和满腹爱国救民的忧伤,挥毫写下了:“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还是个崇尚实干的革命家,1895年后,他办实业、推新政、创新学,投身变法运动;1898年9月5日,光绪帝诏其进京,满腔热情参与新政;慈禧发动政变,谭嗣同为变法舍命,将爱国之豪情化为另外一种历史担当,自己选择走上断头台。

三、唤醒同胞的麻木不仁。

晚清内外交困,民生凋敝。但民众犹不自知。正如鲁迅先生在《药》中所描述的那样:国人正在受到奴役和迫害,但民众并未醒悟。甚至有同胞被列强杀害都无动于衷!

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得谭嗣同决心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同胞的自救自强意识。

因此,当康、梁都避往国外的时候,满腔豪情与热血的谭嗣同选择了断头台:以血荐轩辕。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谭嗣同被杀时,作为湖广总督的父亲为何见死不救

谭嗣同被杀时,他的父亲,时任湖广总督的谭继洵却选择见死不救。其实并不是谭继洵想要明哲保身,而是面对这一切,根本无能为力。因为这次慈禧太后处决戊戌六君子的态度十分坚决且手段残忍,让侩子手使用的刀都是没有刀刃的,可见她内心是有多么痛恨变法。

此外湖广总督这个职位,在满清的官僚体系中算得上是顶级的封疆大吏,即便是朝廷也应该礼让三分,给他几分薄面。但谭继洵面对儿子入狱,始终并未向朝廷求情,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求情了,可能整个家族都得跟着陪葬。

迫使谭继洵最终如此做的原因有两个:

一、父子二人,道不同

谭继洵,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学习的是八股文,走的是传统的科举入仕道路。他幼时家道中落,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在他的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是儒家的“三纲五常”。儿子的激进行为,让这个官场沉浮几十年、走的中庸之道的老臣胆战心惊。

父亲墨守成规的从政,儿子大刀阔斧的维新变法,父子的立场截然不同,导致父子关系闹得很僵。在谭继洵的眼中,只要顺从当权者的思维,那能够安安稳稳地熬下去,等到自己告老还乡的时候也就安全了。做官求稳,从不冒险,在个人思想上也毫不保留地体现出其保守化倾向。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他当官的第一要领。

或许谭继洵以其多年混迹官场的经验,早已敏锐感知到,面对变法慈禧太后不会坐视不管,因为这个变法已经动了保守派的蛋糕。或许他也曾经竭力阻止儿子,无奈谭嗣同接受西方文化程度较深,一腔热血为国为民,一双脚其实已经迈进了深渊,谭继洵也无力回天。

当谭继洵作为局外人,凝望着变法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回眸凝望着他,仿佛是一种嘲笑。最终,谭继洵的担忧成真了,慈禧太后反对变法意图明显,光绪帝铤而走险,密旨袁世凯,想要囚禁慈禧,结果反被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星夜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逮捕维新派人士。

这个时候谭继洵更多的是无奈,因为他不能自私地只考虑儿子的个人安危,他还要考虑到身后的整个家族。此外所有人都知道谭嗣同所做的事,并非一般的犯罪,这相当于欺君犯上,秘谋逆反的大罪,岂能是简简单单凭借着看似同父亲的关系就摆平的呢?为了自己的安稳,为了一家老小,慈禧杀谭嗣同的时候他也不敢发声,只求掌权者不要殃及池鱼。

二、谭继洵官职听上去很高,但实则并没有权力

从湖广总督的任命上来看,谭继洵只做了两年的湖广总督,而前后时间都是由晚清四大臣之一的张之洞把持,因此谭继洵虽然看起来名头很响,但这个职位对他而言,却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名头而已,他并没有掌握多大的权力。从历史文献上来看,大刀阔斧改革,发展洋务运动的人里面,朝廷的核心人物也并没有他,所以湖广总督的实际掌权人其实是张之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谭继洵是张之洞的下属也不为过。

慈禧太后连同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张之洞的得意门生,即便在张之洞为学生求情的情况下都毫不留情给斩了,更何况谭继洵还是张之洞的下属呢?所以他也清楚就算自己进行营救,也并没有什么用,自己在慈禧太后眼里,或许上不了台面。

不过,谭继洵的愿望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实现。尽管谭继洵在儿子被抓后,保持非常低调及克制,。但最终他还是因谭嗣同事件的牵连,被贬为庶民,不久之后就因病去世了。

即便如此,谭继洵给谭嗣同写的挽联上,还是表达了儿子的思念及无奈:“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或许最痛苦的还是他,眼睁睁的看着儿子赴死,作为朝廷命官的他却只能默默承受,这种令他心如刀绞的无用感。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的死有什么意义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每每读到这句荡气回肠的诗句,相信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都是谭嗣同那张写满了视死如归的脸。作为“戊戌六公子”之一的谭嗣同,在戊戌变法之后本可以像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一样逃到国外去避免杀身之祸。可他并没有,他说:“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于是,谭嗣同选择了英勇地奔赴刑场,接受死亡的审判。那么,谭嗣同这样毅然决然地赴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谭嗣同生于同治四年(1865),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目睹了清王朝是如何的腐朽无能,列强是如何的野蛮强横,百姓又是如何的饱受压榨、痛苦不堪。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心中有着一个无比坚定的声音:救中国,救人民。于是他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变法图强的主张。光绪二十四年(1898),谭嗣同等人的变法主张打动了光绪皇帝,于是光绪正式下诏参与变法。然而好景不长,变法遭受到了慈禧太后为首的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随后慈禧太后将光绪囚禁,变法也随之宣告失败。

此时,一些变法的领军人物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选择了流亡海外,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谭嗣同也本可以这样选择,可他却选择从容赴死。这样的行为笔者认为是有其一定的意义的。

谭嗣同的死,有一点重要意义便是告诉后人革命是一定要流血的,和平实现政体演变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谭嗣同等进步人士在面对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国家危急存亡之时,选择了依托皇权、和平改革的方式来实现变法。可他们高估了光绪皇帝此时的能对变法起到的推动作用,也忽视了群众的力量。失败便要付出代价,谭嗣同及其他戊戌五君子的代价便是被斩首示众,为变法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同时也通过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向后人传达,依托皇权实现和平变法之路是万万行不通的。

有人曾说:“中国的变革,是从谭嗣同他们开始的,而谭嗣同的选择,就是中国变革的精神、方式、代价的全面呈现,到今天也没有丝毫差错。这个精神是——舍我;这个方式是——由民撼君;这个代价是——头颅。至今如此,没有丝毫变化。谁要不相信,就可以再来试试,看代价会不会有到来的一刻。”

还有一点,便在于对后人的激励与警醒作用。生命的消逝,对旁人的震撼毕竟也算得上是很大的,尤其当生命以一种极为悲壮的方式消逝的时候,这种震撼更大。谭嗣同便是想通过自己慷慨赴死这样的方式,震撼世人,警醒世人,希望又更多有识之士来实施变革,从而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视死如归的精神,对后世的激励作用还是很大的。

最后一点,便是对谭嗣同自己来说,他的死其实是对他自己内心道义的一种成全。道义便是一个人心中的道德和正义,自古以来,那些捐躯报国之士,若他们心中没有道义,何以投身救国?救国虽然受阻,但他从容赴死,以死明志。我们历数华夏千百年历史可以观得,在国家危难之际总是会有人挺身而出,他们心存道义,为挽救民族危亡抛头颅、洒热血,谭嗣同又何尝不是如此。

虽然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收场,谭嗣同也成了戊戌变法失败的牺牲品。但他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为后世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是值得后人敬仰的。

谭嗣同在临终前写下了“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两昆仑”究竟说的是谁有何为证

1898年9月,光绪皇帝苦心经营的新政,被戊戌政变付之东流。康有为、梁启超东渡日本避难,谭嗣同等6人被押上菜市口刑场,不经审讯即被处死;其中最为慷慨自若的,是被梁启超誉为晚清思想界彗星的谭嗣同。

谭嗣同在临死前夕,于囚狱里用炭渣在墙上题过一首七绝诗,这就是脍炙人口、传颂不绝的《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借讽喻东汉党锢之祸,谴责顽固派罗织成罪的卑鄙行为,在表现自己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时,寄莫大希望于来者。

由于这首绝诗最后一句提到的“两昆仑”是比拟还是专称,引起了当时和后来研究者的诸多推测和猜疑,它究竟是指谁呢?

谭嗣同即将赴死,想起了与他一起变法的人们,有的走为上,有的来不及走,心中一酸挥笔写下绝命诗,缅怀那些留下来和去了的在变法过程中做过贡献的人们。留下的洒血唤民心,去了的遍地播火种,他们都是巍巍昆仑。以谭嗣同的品德而论昆仑决不单指某个人,生死面前谭嗣同选择赴义,其大公无私彰显的是品德的崇高,人们推崇谭嗣同也都是为了那从容赴死一刹那的道德感动。去了的人那个不是昆仑,都是在变法中奉献的人,都配得起昆仑。诗的精采处在于,两字在中间担起去和留,去的也昆仑,留的也昆仑。




千古智慧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出自哪里怎么理解呢

《道德经》四十四章写道:“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理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自己想要什么,二是给自己准确定位。还是以昨天的例子来说,三十多年前,我们家乡坐火车到省城,只要五毛钱的火车票。那时,老百姓生活拮据,他们首先考虑的是生存,所以为了生存,财富与名声相比,他们会舍名声而取五毛钱。五毛钱,今天的人很难相信其价值几何?在三十多年前,可以买十个鸡蛋。十个鸡蛋,在当时看来是很值钱的。当时送礼,能送十个鸡蛋就是很重的礼。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家乡坐火车到省城,19元钱的火车票。因为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十个鸡蛋,19元钱,在老百姓看来已不是什么贵重的礼品了,所以宁愿花19元钱买票,也不愿查出来被罚,他们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是珍惜自己的名声,而且是以买票为荣,以不买票为耻。孔圣人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老百姓首先追求的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只要能太平过日子,吃穿不愁,就心满意足,就会顾及廉耻,“仓廪足,知荣辱”,这是没法教会的,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西方心理学家也是这么说的,人的心理有四个追求层次,首先是物质的,其次是精神的。人连活下去的条件都没有谁还顾及名誉?当然西方心理学家的理论相对于东方人讲,只说对了一半。大多数人是物质第一,但相对中国的君子、士人却不尽然。

中国的君子、士人,为了“弘毅”,他们是能忍受贫穷的。

谭嗣同是君子,是士人,他追求的是理想、是“弘毅”。在生命与理想的追求中,为了理想他舍弃了生命。所以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不能轻易地下结论。为了生命的长久,谭嗣同是失败的,为了“死而不亡者寿”,追求精神永恒,谭嗣同是成功的。

再如刘备,在“江山”与“义气”的比较中,他宁可要义气,而放弃了江山。刘备为了朋友义气,为了一句“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兄弟承诺,为了兄弟情谊,而舍弃一生为之追求的江山,不仅仅是一诺千金,而是一诺倾国,令无数人为之惋惜,而实际上这正是刘备的可歌可泣之处。“桃园三结义”千古传颂,成为绝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使刘备“死而不亡”,虽死但朋友义气,仁义品德与日月长存,时至今日,我们还在津津乐道“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还在传承“桃园三结义”的遗风。有几个皇帝能与刘备相比呢?

孔圣人年轻力壮时带着学生四处游说自己的治国主张,却很少有人采纳,四处碰壁。后而转身,开坛讲学,致力于教育事业,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培养人才,培养传人,才成就了孔圣人千古圣人的美誉。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看自己要什么,其次是准确定位。准确定位要考虑两个因素,社会大背景和个人能力。孔子最初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政治家,孔子认为自己的治国理念是最先进的,也就是说,他作为政治家是合格的。但社会大环境不允许,他的理念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国王们不接受他的那一套。实际上借用足球场上的规则来说,就是跑步越位了,越位了,就会吃“黄牌”。在现实和挫折面前,孔子晚年终于醒悟,他放弃了政治家的追求,如果,孔子不知足,不知止,一条道上走到黑,也许就没有流传千古的孔圣人了。

戊戌变法六君子,谭嗣同和康有为是一路人吗康有为说谭嗣同无将相之相是不是妒忌

回答之前说明一下,康有为不是戊戌六君子之一。

戊戌六君子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动政变,逮捕并杀害的六位维新志士,分别是: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而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前听到风声躲过逮捕,最后逃往国外。

谭嗣同与康有为绝非一路人。

首先,二人的出发点不同。

康有为早期科考不顺,“大肆力于群书”,久而渐厌之,对传统的文化学术发生怀疑,开始接触西学,并致力于传播自己所学;甲午海战中方失败后,举国上下处在怨声之中,康有为乘机上书要求变法,救国图强;其目的是在挽救清王朝的同时实现自己跻身社会上层的愿望。

谭嗣同早期受王夫之思想影响,就有民贵君轻、仁人济世救国的情怀,并游历祖国山川,结识大刀王五等底层豪杰,对中国国情有深刻认识;谭嗣同的变法目的可不单是维护光绪皇帝的统治,而是借变法改变中国之败局。

其次,二人的做法不同。

谭嗣同一边宣扬新学,一边把《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含有民族主义意识的书籍发给学生,向他们灌输革命意识;明显比康有为更具有革命性,没有康有为那种忠君思想束缚。

换句话说,谭嗣同是革命派,康有为才是真正维新派。章士钊曾说“谭氏北上的用意,绝非效忠清廷”,而是“先为北京之行,意覆其首都以号召天下。

最终面对变法失败,康有为、谭嗣同二人的选择不同也说明一切。康有为对清王朝还没有失去信心,才会选择逃亡日本,希望重新被满清起用。谭嗣同对满清没有丝毫的幻想,才希望通过自己的流血唤醒国人对此王朝的幻想。

面对生死,文天祥与谭嗣同面临选择时的区别有哪些

谢谢您的邀请,

面对生死抉择,文天祥与谭嗣同,一样的慷慨悲歌,一样的豪情万丈。但他俩的舍生取义又有所区别。

文天祥是身为大宋官员,抗击元军失败被俘。面对敌人威逼利诱,他视死如归。国仇家恨,感慨万千,誓死不做亡国奴,以死明志,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看到了晚清政府腐败,想以“变法”化腐朽为神奇。但清政府反对派却不领情,一刀绝杀了他“维新”的念头。临刑前,他狱中唱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歌。

他想以鲜血警醒危亡的满清统治者,让后来人踏着他的足迹,继续历经图治,救国民于垒卵。

一个死于敌人的屠刀,一个殁于自己人的绞杀。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名扬四海,光茫永远。(班门弄斧,知识有限,见笑????)

武功高强,曾积极营救谭嗣同的大刀王五,最终的结局如何

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谊,河北沧州人,善使一柄大长刀,且刀法娴熟,武艺高强,一生救死扶伤,行侠仗义,可以称得上是德艺双馨,因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所以,人们称赞他为“大刀王五”。

至于营救谭嗣同失败后,他的结局如何?且听读史三悟一一分析。

谭嗣同死后,大刀王五为他做了三件事,每一件都称得上是惊天动地。

1.冒险收尸,让谭嗣同得到了安息。谭嗣同在菜市场临行前,王五曾率领侠义之士劫法场救人,但是,清军戒备森严,人多势众,王五等人无从下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好朋友死去,这种滋味令人十分痛苦。谭嗣同倒下去了之后,周围的朋友没有人敢为他收尸,总担心会连累到自己,被清军视为同党。

只有王五冒着巨大的风险,给谭嗣同收尸,并在自己家中密设灵堂,祭奠了7天,然后护送谭嗣同的灵柩至湖南浏阳,也就是谭嗣同的老家,安葬了他,让他得到了安息,此举,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戊戌时,谭嗣同之受刑也,人无敢问者。侠客伏尸大哭,涤其血殓之。道路目者,皆曰:此参政剑师王五公也。” ----《柏岩文存》赵炳麟

2.冒险给谭嗣同的夫人李闰寄信。李闰从小就很聪明,长大后博览群书,擅长吟诗作赋,是湖南知名才女。嫁给谭嗣同后,夫妻二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妻关系十分融洽。谭嗣同将毕生精力放在了维新变法上,李闰也非常支持自己的丈夫,多次帮助丈夫宣传新理论。

谭嗣同死前给妻子写了最后一封信,大致意思是安慰妻子不要伤心,不要难过,言语之间透露着眷恋之情。这封信交给了王五,王五将信从北京寄到了湖南谭家人手中,完成了谭嗣同交给他的最后使命。

3.组织人马,为谭嗣同报仇雪恨。王五在当时是京城武林名侠,平时仗义疏财,助人为乐,结交了许多武林中的侠义之士,像什么义和团、小刀会、红灯照都与王五有过深厚交往。谭嗣同死后,王五悲痛欲绝,组织了数百名义士,为谭报仇,但是,此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不在国内,王五自己带领这些义士对荣禄、载漪等朝廷官员展开了刺杀活动,都无果而终,无奈之下,报仇一事暂时告一段落,但是,谭嗣同的遗志一直埋藏在王五心中,从未遗忘。

这三件事,仅凭其中任何一件,就足以让清政府杀他的头,问他得罪,夷他的族,风险巨大,王五敢于出面办理,也算是对得起泉下有知的谭嗣同了。

参加义和团,组建大刀队,可惜没有战胜洋人的洋枪洋炮。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兴起,势头渐盛。义和团的大师兄叫张德成,非常仰慕王五的能力和为人,亲自去北京拜访王五,恳请他出山加入义和团,王五便赶往天津,参加了义和团运动。起初,他担任义和团的武术教练,负责整训民团队伍,后来,帮助义和团成立了大刀队,在天津的老龙头火车站、北仓等地,与八国联军展开了血战,王五率领大刀队冲锋在前,刀劈了很多洋鬼子,可惜,刀光剑影再快也快不过子弹,最终,这次运动败在了洋枪洋炮之下。

返回京城,不幸遇难

天津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王五再次返回京城,本想远走塞上,另谋发展,企图再次变革。可是,京城的许多朋友前来投奔王五,住在了他的源顺镖局,这些人有老人,有孩子,行动多有不便,没有办法跟随王五远走塞上。

王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觉着自己不能丢下他们不管,于是,自己冒着巨大风险留了下来。

由于王五曾经组织人员刺杀过荣禄和载漪,还参加过义和团运动,清政府一直想将他捉拿归案。1900年10月,清政府得知王五在家,便派军包围了王五的源顺镖局,为了不连累镖局内的朋友,王五出来自首,被清军捉了去。

可是,清政府又将他交给了八国联军,八国联军毫不手软,将他在北京前门枪杀了,这一年,王五56岁。

王五死后,清政府将他的头颅挂在了城门上,家人没有办法取回,也就不能为他安葬入殓。好在王五生前的好友霍元甲,趁月黑风高,爬上城楼,取下了王五的头颅,帮助王家人安葬了王五。

王五一生以侠义著称,但是,结局未免不令人唏嘘,不过也得到了后人的称赞,这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读者朋友,您感觉王五的结局残酷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谭嗣同临终写下“去留肝胆两昆仑”,“两昆仑”究竟说的是谁

正巧我写过一篇《谭嗣同狱中题壁诗解》,说过这个事。

简单说,这首诗是谭嗣同在狱中,想起了“离去”(逃命)的维新同道,和“留下”(殉道)的自己,感叹无论“去”的还是“留”的,都是肝胆相照顶天立地的英雄。

谭嗣同狱中题壁诗解: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去,就是离开。本来在这里,现在离开了,叫“去”。这个不要混淆成现代汉语的概念。

留,就是不离开,留下来。

理解这两个字的本义非常重要,下面我们一句句看:

第一句,写的是张俭故事(具体可网查)。望门投止,是仓促逃亡的代名词,张俭因弹劾宦官受迫害,不得不仓促逃亡。。但人们知道他的品行,都愿意收留保护他。。总之张俭是个好人,但迫于危机的形势,不得不逃亡,是“去“(离开)的。

这第一句写的是“去”,去的事,去的人。谭嗣同在狱中想起他那些逃亡的维新派战友,内心也希望他们也能像张俭一样,望门投止,能受人保护。因为他有这个愿望,所以他“思张俭”。

第二句写杜根故事,细节不说了,总之杜根没有第一时间逃亡,而是被太后抓起来准备处死。坐视自己死亡,眼睁睁地对待自己的死亡,这叫“忍死”。这句话的意思是:不逃亡,留下来,眼睁睁看着自己片刻间死亡,这样的事,得等待杜根这样的人来完成。

这第二句,讲的是“留”,留的人,留的事。也是谭嗣同说给自己听的:像杜根这样的做法,这样的事,也是需要有人来完成的。

第三句,是谭嗣同英雄主义的宣言:我的选择,是横刀向天笑,选择留,选择死亡,选择笑对死亡。。。每次看到这一句,我要流泪。。

第四句,是写谭嗣同对“去”、“留”两种情况的看法:无论去,还是留,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肝胆,是指战友关系紧密,昆仑,犹言顶天立地大英雄。

所以,“去留”两字所指,是非常清楚的,就是指他的那些逃亡的维新同道,和他这样留下来赴死的人。全诗讲的就是这两个字,这不应该有任何歧义的。

有些人说什么大刀王五啊,“去”就是去赴死啊什么的,都是想多了,现代诗看多了,没有理解这首诗前两句典故的意义。

这是一首有份量的诗,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无论这些先贤的主义如何,道路怎样,理念誰何,他们都是为了中华民族图生存而前仆后继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你认为谭嗣同的言行,反映了维新人士怎样的精神风貌

谭嗣同,是戌戍变化的先驱人士,有強烈的爱国热情,与浓烈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精神。他的哲学思想,是现代杨荣国编箸的一部哲学,介绍了他的经济、和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