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仁堂 感恩 去世 举动 绝望

父亲突然去世,十岁男孩绝望,同仁堂一个举动,让他感恩一辈子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5-01 21:45:02 浏览1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乾隆十八年(1753年),前门(正阳门)外同仁堂药铺走水(失火)。这场火灾让同仁堂药铺换了主人,由乐姓(乐尊育创立)改为了张姓(张世基,乐尊育孙子乐礼妻子的父亲,当时清宫御膳房的领班),那一年同仁堂已经创立了八十多年,历经三代。所以,在清朝中期到清末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同仁堂都在张家的手里。乐家人一直都忘不了同仁堂这一招牌,但真正能让这一招牌再重新回到乐家人手里又是何其的难。

直到道光年间,乐家一个叫乐平泉的出现,让奇迹发生了。21岁的乐平泉成为同仁堂“铺东”(每天可从同仁堂领取“字号银”五吊外,对同仁堂没有任何支配权)。只做所谓的“铺东”,乐平泉自然心有不甘。但一没资金,二没人脉的乐平泉,可以说举步维艰。直到,他在前门丞相胡同的伏魔寺,经过老僧的指点,才恍然大悟。

当时的京师拥有上千座寺庙,并且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主攻“专业”。有的寺庙主攻“音乐”(乐曲),有的寺庙主攻经书,有的寺庙以制药出名(因为寺庙中制造的药相当有效而出名),而伏魔寺中的医药就在当时的京师相当有名。这就是为何乐平泉常去伏魔寺的原因之一。老僧知道乐平泉拥有乐家祖传的制药秘方,并有重振乐家同仁堂的雄心。他告诉乐平泉要想重振乐家,最重要的就是懂得舍药。既要舍给京师中的老百姓,又要主动向宣武门外的各省会馆舍药。尤其大考之年,各地举子齐聚京师,那时一定要舍药给他们。那样不仅为乐家做了宣传,还能让他们知道乐家中药的神奇疗效。

展开全文

乐平泉心领神会,按照老僧的指点去做。果然,此种方法不仅让京师百姓看好乐家,更在文人之间传开了。文人士子的传播速度相当之快。打开了局面之后,乐平泉凭借祖上的制药秘方,开了一家“广仁堂”。自从广仁堂开了之后,同仁堂的生意却每况愈下。最终,同仁堂的老板不得不请求和乐平泉按照分成合作。乐平泉知道这是收回同仁堂的第一步,不仅没有拒绝,还把原来的广仁堂关闭了。乐平泉将自己配制的药拿到同仁堂代卖,卖出的钱按比例分成。仅仅用了四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乐平泉配制的药已经占据了同仁堂中药的大部分。此时,同仁堂的老板也自知能力有限,便找乐平泉商量,要把同仁堂药铺归还给乐家自行掌管。这一年,同仁堂再次回到乐家人的手里。乐家为收回同仁堂用了一百多年。

乐家管理的同仁堂始终坚持着“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精神和“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制药操守。之后,乐家后代子孙在全国各地开办药铺,像乐仁堂、宏仁堂、颐龄堂、永仁堂、怀仁堂、沛仁堂、济仁堂、乐舜记、宏济堂等等。因为乐氏祖上曾规定乐氏子孙在全国开设的药铺都不能与京师同仁堂同名。所以,乐氏子孙在京师以外的地方开设药房都避免使用同仁堂,但也有违背这一规定的,却遭到其他人群起而攻之。(后来,因为一段特殊时期,在其他地方也出现同仁堂药房)

晚清,京师上至皇帝,下到黎民百姓,可以说无人不吃同仁堂的药。王公大臣,富豪巨贾,自然能吃得起同仁堂的药,而京师的老百姓同样可以吃到同仁堂的药。因为,每个月的十五号,同仁堂都会向京师百姓施舍药。那些身体不舒服,得了小病的百姓,一般在吃到同仁堂施舍的药后,都能痊愈。这让当时京师的百姓对同仁堂感恩戴德。乐家人知道没有京师百姓的支持,同仁堂也很难发展壮大。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前门大栅栏,同仁堂损失惨重,但他们依然没有忘记百姓。在当时“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京师,乐家人为了路上行人方便,制作了大量的灯,并在上面写上名字,这样既方便了行人,又做到了宣传,一举两得。

清朝灭亡后,京师一度混乱不已,各地军阀混战不休,百姓苦不堪言。很多人衣食无着,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有病的老人孩子更是不计其数。此时,同仁堂乐家人不仅坚持每月向百姓舍药,更是建立了粥厂,让饥饿的人能吃上饭。冬天,饥寒交迫的百姓更是悲惨至极,这时同仁堂不仅舍粥还大量的施舍棉衣。当时,同仁堂乐家人到底救了多少无法生活的百姓,已经无从统计,但乐家人尽全力让饥寒的百姓吃得上穿得上。

七十年后,一位叫周铁生的老人回忆,他这一辈子难以忘记同仁堂乐家人的恩情。那是1927年,当时十岁的周铁山与父亲在京师前门大街上卖鱼。他记得一个巡警模样的人到鱼摊买鱼。因为价钱不合适,父亲不想卖给他。那人却拿起鱼就要走,父亲眼疾手快,迅速抢下他手中的鱼。当时那位巡警并没有说什么就走了。然而,到了晚上,那个人和很多人就冲到了他家里,不由分说就把父亲带走了。他们把父亲带到巡警局,诬陷父亲偷了东西,不由分说就暴打父亲。

父亲被带走后,母亲着急,拿着两条鲫鱼找了当时同仁堂里有名望的一位老人一起去巡警家中道歉。巡警看在老人的面子,不久就把父亲放了。但被暴打后的父亲回家后就因恐惧而抽搐,经过医生治疗,花尽家里的钱,最终还是丢了命。当时家里为给医治父亲的病,早已一贫如洗,连吃饭都紧张,更别说买一口棺材了。(当时的京师人死后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口像样的棺材,有的人甚至在生前早已为自己备好了棺材,平常还进棺材里躺一躺,感受感受。)

就在小男孩和母亲绝望时,邻居过来告诉了娘俩:“同仁堂那边舍棺材,你们赶快去,先把尸体装殓了。”娘俩虽然悲伤至极,但为了让死者有个好的“归宿”。娘俩到了大栅门前的同仁堂,只看见他们施舍粥,施舍衣服,而并没有邻居所说的施舍棺材。娘俩半信半疑地走进去,询问一位伙计是否舍棺材。其实,当伙计看到娘俩一身孝服就知道他们的来意。伙计很利索地答道:“就是这里舍棺材。”娘俩把家里的情况仔细地说了一遍,伙计让他们先稍微等一等。之后,只见伙计拿出一张写有字的纸条交给娘俩,并告诉他们“拿着这张纸条,到附近棺材铺就可以领一口合适的棺材。”

娘俩也没有来得急答谢,就急急忙忙地到了棺材铺领了一口棺材。之后,男孩与母亲把父亲装殓后,简单办了丧事,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在西直门大坑李家买了“坑口”(墓地),下葬了父亲。

此事过去六十年后,同仁堂也不再姓乐,当年十岁的周铁生也已是古稀老人。六十年中,老人始终记得同仁堂乐家人的恩情,一直怀念当初的那个乐家同仁堂。在那个年代,同仁堂乐家舍药、建粥厂、舍棉衣、建义学、舍棺材,让当时的穷苦人有了生活下去的一线生机。到底同仁堂乐家拯救了多少穷人,已经无法统计,周铁生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