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景帝 处决 考量 高官 背后

汉景帝为什么处决两名“正国级”高官?背后存在哪些政治考量?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5-01 20:56:10 浏览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汉景帝刘启,在位只有短短的十六年,却直接或间接处决了两位至关重要的政坛大佬。

第一位是他的恩师、智囊、左膀右臂,当时中国政坛排名前三的御史大夫晁错;还有一位,是开国元勋周勃的儿子,曾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周亚夫。

“最是无情帝王家”,汉景帝连苦心教育自己、辅佐自己的老师都不放过,即使做到了“三公”这样的高官,“正国级”干部,仍然有可能一夜之间身首异处,最后连善终都成为一种奢望,可谓“世事无常,兴尽悲来”。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死他们呢?背后有着哪些政治考虑?

中央、地方斗争的牺牲品晁错

晁错被杀,直接原因是他的削藩策。汉朝建立以后,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大肆分封诸侯王,每位王爷拥有一定数量的地盘和士兵。老刘本意是给朝廷增加帮手,一旦天子有难,各地诸侯可以出兵勤王;天子没难,老实在封地待着,为大汉镇守一方,繁荣封国经济。然而,诸侯国的军力也对中央构成了威胁。

晁错认为,应该拿走刘姓王爷们的部分地盘,收归朝廷,凭借此举,中央的实力得以提升,诸侯王的威胁随之减弱。但此举直接损害了吴国、楚国、赵国等诸侯国的利益,土地是一个政权的根本,失去土地,人口、财富也随之丧失,因此起兵造反。他们不敢直接说反叛皇帝,却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宣称是为了帮助汉景帝清除身边的奸臣。面对七国军队的来势汹汹,晁错给汉景帝出了两个主意,第一个是皇帝御驾亲征,他自己留守京城,理由是将领们不值得信任;第二个是吴国还没有攻下的部分城池,可以送给他们,体现朝廷以土地换和平的诚意。

展开全文

在此背景下,大臣袁盎秘密劝说汉景帝,将“罪魁祸首”晁错处决,再赦免吴楚等国罪行,他们必然退兵,因为造反的理由就是清君侧。袁盎提这些建议,并非完全是为朝廷,也是为了自己,因为晁、袁两人一向不和,此次吴王造反,晁错正想借机除掉袁盎,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吴国的国相,找罪名比较容易。袁盎深知晁错的图谋,只有先下手为强,才能保全性命。

刘启经过一番思考,制曰:可,同意处死晁错。首先,他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此次七国之乱,仅仅吴楚两国加起来,就有二十多万军队。自惠帝以来,汉帝国内部几十年没有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战乱,要说汉景帝心里不慌,那是不可能的。他希望晁错之死能够给诸侯王们一个台阶,使他们主动罢兵、退回封地。后来一个叫邓公的校尉从前线回来,汉景帝就迫不及待地问他:“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对叛乱者明显抱有幻想。

其次,朝廷诛杀晁错,说明对原来的削藩策产生了悔意,此举能够稳住暂时没有参与叛乱的诸侯王,防止他们因为同样的理由倒向叛军。杀晁错,就是在向这批人喊话:朝廷知错了,不会动你们的奶酪,你们也不要走上歧途。

第三,七国之乱声势浩大,朝廷自下而上都压力山大,急需有个人站出来担责,承受全部的怒火。平心而论,汉景帝是最理想的人选,没有他的拍板,削藩策不可能推行。然而,他是皇帝,刑不上天子,此时,晁错就变成最合适的人了。就像街亭之败,诸葛亮“戮谡以谢众”,之前对马谡委以重任,本来就有很多人不服,结果他违背丞相部署,导致北伐功败垂成,触犯众怒。诸葛亮身为统帅,也有用人不当的领导责任。面对舆论压力,孔明只能挥泪斩马谡,再自贬三级,以安人心。

最后,晁错与朝廷重臣的关系不佳。之前,丞相申屠嘉由于没能整死晁错,竟然气的发病而亡。现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魏其侯窦婴,都对晁错不满,认为晁错之前提出的两个建议非常荒谬,什么让皇帝御驾亲征,身处险地,自己反而在后方留守,高枕无忧。理由是不信任将领,这明显属于挑拨离间;还建议把部分城池交给吴国,岂非助纣为虐,显得朝廷畏惧叛逆。汉景帝平乱需要依赖这些重臣,晁错的平叛主张明显不靠谱,为了团结核心权力层,使大家一致对外,刘启只能对恩师痛下杀手。

事实证明,晁错之死并不能让七国罢兵,当袁盎带着消息与吴王和谈,刘濞笑笑说:"我已为东帝,尚谁拜!"清君侧只是借口,他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地盘,争夺天下,再不济也得和汉景帝平起平坐。

邓公对刘启说:“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拑口不敢复言矣。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刘濞想谋反绝非一日两日,而是蓄谋已久,当年刘邦就曾察觉出他有反相。

站在中央的角度,晁错削藩是正确的,现在因为一点困难就处死,以后哪个忠臣还敢提建议,吴楚等国的气焰也因此变得更加嚣张。汉景帝听后喟然叹息,说自己也有点后悔。但朝廷在舆论上取得了优势,叛军口口声声说起兵是为了诛晁错,如今晁错已死,他们非但没有退兵,反而继续西进,看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天下臣民认清了刘濞等诸侯王的真实面目,他们已师出无名。

晁错遇害时,仍然穿着官服,堂堂朝廷大员,“正国级”干部,就这样急不可耐的被杀,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人来人往的闹市区。对于这样的结局,晁错的老父亲早有预料,七国造反前,晁父专门从老家颍川赶来,质问晁错为什么要向皇帝建议削藩?为什么要得罪这么多人?晁错回答说:如果不这样做,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听罢,晁父感慨道:刘家的江山是安稳了,我们晁家算是完蛋了,干脆服毒而亡,担心有朝一日身首异处。如今晁错被杀,老父一语成谶。在许多汉墓的画像砖中,也会通过艺术手段描绘这段往事,通常以冤案视之。晁错的确是被冤杀的,替人受过,他只是提建议的人,并不是最终拍板的人,却为此付出了生命。工与谋国,拙于谋身,是晁大夫的真实写照。

因储位之争被杀的周亚夫

汉景帝处死老师,发生在上台初期。等到职业生涯末年,他又对另一位“正国级”干部周亚夫痛下杀手。论出身,论能力,论功劳,周亚夫都无法挑剔。他是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典型的汉二代,高干子弟,根正苗红,如果那个年代有政审,周家在政治上绝对没问题。

周亚夫的治军打仗能力也很出色,当年汉文帝外出劳军,发现霸上、棘门的部队一塌糊涂,简直就是儿戏,唯有驻扎细柳的周亚夫部是真正有战斗力的,当月就提拔他为中尉。临终时,文帝对太子说:“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景帝即位后,七国之乱爆发,刘启想到父皇遗言,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统帅汉军出征,仅仅只用了三个月,就将叛乱彻底平息。对于这样一位得力干将,汉景帝十分器重,任命为丞相,周亚夫达到了仕途的顶峰。

然而,谁又会想到,功勋卓著的周丞相,竟然会在廷尉的监狱里被活活逼死,幕后凶手正是提拔他、重用他的汉景帝。为什么呢?因为周亚夫当了丞相之后,太不听话了,屡屡和最高统治者对着干。刘启想要废黜太子刘荣,征求丞相的意见时,丞相坚决反对,立太子就应该立嫡立长,现在没有皇后,那就应该立皇长子刘荣,皇帝凭什么把他给废了,立自己喜欢的儿子?

后来王娡当了皇后,窦太后想要封皇后的兄弟王信为侯,又遭到丞相的反对,理由同样让人无法辩驳,当初高祖杀白马盟誓,没有功劳的人不能封侯,王信无尺寸之功,仅仅因为裙带关系就封爵,天下岂能信服?皇帝这是带头违背祖制,跟高皇帝对着干。这一下,把皇后、皇太后全得罪了。

汉景帝最不能容忍的,还是周亚夫在储君问题上的不合作,新太子刘彻连十六岁都不到,周亚夫有背景、有能力、有军功,还这么不听话,刘启百年之后,新帝恐怕镇不住他,留着必然是个隐患,“非少主臣也”,短短五个字,暗藏了杀机,足以让人脊背发凉。当皇帝认为一个重臣在政治上有问题,不忠于自己时,能力、功劳反而成为了负担,能力越强,背景越深厚,威胁反而越大,就越想除掉他,如果周亚夫是个无能之辈,汉景帝反而不用担心了。

总体来看,晁错和周亚夫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前者是由于中央和诸侯王的利益冲突,后者是由于立储人选的矛盾,汉景帝杀晁错是有些犹豫、后悔的,杀周亚夫倒是毅然决然。因为晁错是帮助皇帝、维护皇帝,触犯了众怒,被皇帝拿出来担责;周亚夫是借祖制反对皇帝,跟皇帝对着干,属于绊脚石。最终的结局殊途同归,都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