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通州梨园,北杨洼小区,北京第一起小产权纠纷案。事情发生在20年前了,也就是2002-2003年。当时的影响并不大,我要不是去通州的话也不会注意到这件事儿。
事情很简单,就是有个市区的拆迁户来通州买房,也不是怎么就看上北杨洼小区了,于是花十多万就买了套小房子,每平米2000块钱吧,不算贵。小产权的手续很省事儿,去村委会办个登记就行,当时可能也就千把块钱。然后两家就做了交接,各过各的日子。
但转眼到了第二年,也就是2003年非典之后,买房的这家反悔了。以不能办理大产权过户手续为理由,把原房主告上了法庭,要求退房。
法院也挺麻利的,很快就判了,驳回全部诉求。因为合同上根本就没写办理大产权的事儿,只写了去村委会办手续,那人家卖家既然做到了,买家就没道理再反悔。
估计很多人看到这儿会觉得奇怪,法院怎么能支持小产权交易呢?但这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的,在当年还真就未必合适。因为在2003年之前的房地产行情并不火爆,也没有太明确的大小产权之分。确实有很多手续不全的房子,但人家要是补齐了手续呢,也就成为正规产权了。
所以当时法院的判决并没有错,就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做出的结论。毕竟没人能说这小区以后也不能办手续,只是现在还不能办理而已。那既然你是知道这种情况的,还非得买,那就是自己的事儿了。所以法院判决不仅合法,还合乎公序良俗。
当时我不理解的是,这拆迁户为什么要买北杨洼的啊?明知道是小产权,还没便宜多少钱,那图什么啊?要知道那是2002年,通州的均价都不到3000,周边的大产权也不过就是2000多点儿。几乎没贵出什么,也就是房子老点儿而已。
但当地的中介说了,人家图的就是房龄新呗,反正差不多的价格,那干嘛不买新房子啊。这说明这拆迁户是真的没想过什么投资,就是买了房子自己住,也就根本不在乎什么产权了。
但这估计只是他2002年的想法,转过年到了2003年就不同了。非典结束之后,北京楼市突然启动行情,不能说房价飞涨吧,至少也比2002年高了,而且还好卖多了,甚至一些热门小区出现了排队抢房的情况。
展开全文
而且,任何东西只要是一涨价,那人们就自然的想到了投资赚钱。这是一种共识,未必是自己真的相信,但就是有人要赚相信房价上涨人群的钱。
所以估计这拆迁户醒过梦儿来了,眼看着商品房的价格在明着涨,经适房的在暗着涨,而自己的小产权呢,没有合法的交易,也就不知道涨不涨。大概率是没涨,因为这种房就是新房时最好卖,入住后就说不太好了。那估计这人就越想越别扭呗,也就想起找借口退房了。
怎么说呢,这人反应过来的不算晚,毕竟2003年只是房子好卖了,但价格并没涨多少。北京的楼市行情真正启动要到2005年了,在此之前的都不算晚。
但2003年的楼市氛围已经起来了,主要是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温州等南方城市涨的猛,再加上温州炒房团的烘托,不少人意识到房子确实能升值了。
但这人的运气不好呗,赶上了好时代却选错了标的物,那就只能是自认倒霉了。不过这也没什么,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能自住到今天也合适,刚才问了问北杨洼小区的价格,虽然还是小产权,但也2万多一平了,十倍于当年。
不过这也比商品房涨的少了点儿,像梨园东里的老房,当年同样价格,现在4万多了。还有旁边的当代名筑,当年也不过3000块钱,现在5万起。市区的就更多了,2003年的双井富力城才6200,现在11万+;望京的那会儿均价4000左右,现在7-8万都买不到什么了。
今天之所以想起这事儿,是有人来问小产权投资,让我没法回答,只能说不合法的事儿最好别干,弄不好就赚不到钱还惹一堆麻烦……
关注“章哥说买房”微信公众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