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杨三喜)2021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895个县全部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开启了我国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新征程。从“学有所教”向“优有所教”转变,从“有学上”到追求“上好学”。办好家门口的每所学校,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实现推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认为,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仍存短板弱项,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仍有差距,均等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应尽快出台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标准。
张志勇建议,一是出台义务教育学校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明确义务教育学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包括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标准、办学条件标准、教师学历标准、教师岗位设置标准、教育管理标准、教育质量标准,等等。
二是,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省际间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差距。国家应把缩小省际间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水平作为新时代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完善中央教育财政经费转移支付机制,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以省级财政支出达到相应强度为前提,达不到相应支出强度的,中央财政不给予转移支付支持。
三是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一体化战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差距。在教育经费投入上,要彻底变“双轨制”为“单轨制”。乡村学校从经费来源上要彻底与乡村财政脱钩,变县乡两级财政投入办学为县级财政投入办学。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变城镇学校不断从乡村学校抽取优秀教师,为城镇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反哺、支持乡村学校。在办学标准上,变城乡学校统一办学条件标准,为乡村学校弱势补偿,在经费、师资、设施配备上进一步向乡镇学校倾斜,用更高的资源配置标准支撑乡村学校的发展。在办学体制上,要变“以城带乡”为“城乡一体”。
四是实施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发展战略,缩小校际之间教育公共服务差距。国家应通过提高义务教育底部学校发展战略,大力缩小县(市区)域内学校间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差距,推进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全域优质教育时代。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大优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深化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均衡配置到域内普通初中的办法,扩大教育公平,创造优质教育机会公平配置新格局。同时,要像当年打造少数优质学校一样,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全面提高底部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尽快让人民群众身边的学校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