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四 迷茫 青春

《大四》谁的青春不迷茫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5-01 14:54:07 浏览2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影片《大四》是由导演远方指导的一部关于青春、毕业季的纪录片,叶荣、高航、张勇、杨德格都是浙江大学的大学生,和我们都一样,面临毕业的他们走到了人生的分岔路口,抉择成为了这一阶段难免的事,导演通过对这一同寝室的四个男生的塑造,还原了当代大学生的毕业季。

1.群像式记录

本篇没有把重心放在某一条直线上,对于四个男生的临毕业生活,导演用了群像式的记录手法变现出来,分别跟拍各自的生活,却又是同一主题下的交集,达到一种形散神聚的凝练效果。

展开全文

杨德格作为出镜最多的角色,导演把重心放在了他的求职之路与和女朋友林群的交集上,作为最能反映当代大学生的角色,导演用了一条完整的线路体现人物的多元性。从大三的不知如何选择,到最后坚定的走上求职之路,从最初面试时的扭捏不安到最后的胜券在握,我们看到了人物在渐渐地成长起来,包括他的感情线路也与大多数学生一样----毕业季即是分手季,面对毕业时的不知去向,恋情也成了一道难题,异地、工作的现实问题充斥着他和林群的恋爱,然而到最后,异地促使他们不得不分开。

而张勇则呈现出与杨德格完全相反的性格特点,张勇从一开始就坚定着出国深造的想法,在询问了老师意见后便开始着手准备,最后也得偿所愿。叶荣是宿舍里唯一一个考研的男生,导演把重心放在了他的求爱之路上,然而后来求爱无果、考研也失败打击着这个男生的信心,在他的身上体现着大学生的情感心理,失恋是青春的必修课,然而双重打击下的叶蓉最终放弃了考研求学,也迈入了工作的行列。

高航也是情节最多的一个角色,他从大三起就坚定了要骑行去西藏的行程,毕业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对梦想的追寻,相比于其他三位男生,高航更像是一个独行侠,孤独的筹划着这个不太被人理解的计划,用了一年的时间制定路线、寻找驴友,最终完成了这个长久以来的梦,在他的身上,似乎也体现着大学生对于梦想的追寻,与现实意义相比,谁不想在毕业之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

求职、出国、考研、旅行,四个男生四条路,最后却又殊途同归,都走向各自的岗位,从这四个男生的身上,呈现出了导演要表达的大学生毕业时的几种不同心理,对四个男生的交集,导演用了一系列镜头变现出来:讨论出国、宿舍深夜打游戏、吃饭喝酒、深夜谈心,这些琐碎画面的背后也是大学生们的趣味性记录。

2、影片的“诗意性”表达

导演用了多种符号性元素及隐喻等手法来表现主题,首先呈现在色彩上,片头的黑白与画外音的结合,这种结合迅速的把观众带入氛围之中,感受到毕业季的迷茫,并且多用蓝色色调、剪影、局部光源来塑造气氛,整部影片在配乐方面多采用纯音乐,如钢琴声,缓慢的钢琴营造出毕业季的忧伤感,并且,影片多采用一些符号性的表达方式,如窗外的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体现着时间的流逝,而最后一次出现树叶时,正值盛夏,翠绿的树叶此时代表着希望的意向,毛泽东像在片中出现了几次,导演用俯拍的方式对其进行拍摄,暗示着大学生心中对前路的热烈渴望与热情。

影片两次出现快节奏的镜头组合,只有背景音乐,没有对白,记录着四个男生一些碎片化的生活片段。求职、吃饭、散步、看书、发呆,以此来表现大学生的生活,并对其中一些场景给予特写镜头,如架上的脸盆、鞋子书等物品。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3.思考式的创作手法

结语

影片毫无疑问是当代大学生处于毕业季时的不同心理、不同选择下的映射,导演没有对不同选择的判断输出,而是通过记录的收发室客观呈现。影片的瑕疵也很明显,镜头语言把握的不十分成熟,造成了思想深度上的不深入,想要对教育制度进行反思,而又未能深入展开,但影片的真实程度充分体现着导演的诚意,谁的青春不迷茫?谁又不曾一次又一次的面临选择?而对面的烟花永远灿烂依旧,不变的只有一直在改变。

一影一话谱人生虚实

俱是覆舟风雨书字可抵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

终南影话电影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