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气 满满 运动 科学 学生

科学运动让学生元气满满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5-01 05:54:03 浏览1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运动能力现状,探索如何在不同训练手段干预下发展学生优势运动能力、改善劣势运动能力,课题组从关注学生自身运动能力的视角,开展了学生运动能力不平衡性及身体素质变化方面的应用研究,通过评价各子能力之间存在的补偿效应,研究了不同地域、不同年级学生运动能力之间存在的发展规律、各种运动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各地域之间存在的差异等,以期为学生选择参与体育活动方式提供参考。

研究采用实验测试、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西安、石家庄、成都市的小学、初中、高中进行抽样,每个地市抽取3所小学、3所初中、3所高中,每所学校1个年级随机抽取4个班,每个班抽取20名男生,20名女生,共采集18406名学生(9302名男生,9104名女生)的数据。

测试动作包括深蹲、分腿蹲、肩部柔韧、直膝抬腿、俯卧撑和体旋,以及根据不同运动能力的要求,延伸出的5米三向、平衡、反应、双手拍球、非对称手拍脚、沙包投准等,共计14项基本运动能力。

调查显示,中小学男生运动能力表现出明显的非衡性特征,其中俯卧撑、直膝抬腿、体旋、5米三向、神经反应等动作反映的能力属优势能力,深蹲、过栏架步、分腿蹲、非对称手拍脚、双手拍球、沙包投准、YBT左右平衡等动作反映的运动能力属劣势能力。女生各项运动能力也存在明显的非衡性特征,其中深蹲、过栏架步、分腿蹲、肩部柔韧、直膝抬腿、体旋、俯卧撑功能性动作反映的能力属优势能力,手眼和手脚协调、物体精准控制能力及下肢的平衡稳定能力属于劣势能力。

笔者建议,在体育课程中男生应注重增加髋、膝等关节的力量和稳定性的练习,多采用手臂前伸蹲起、两头起等动作练习手段。多采用转向跳、单腿跳、跳绳等动作对协调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将这些练习手段融入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下肢的平衡稳定能力多采用闭眼单腿站立、站蹲撑等动作进行练习。

针对男生运动能力发展表现出来的特征,建议重点关注低年级阶段运动能力的发展,在初二阶段注意避免运动能力下降幅度过大,在高中阶段进一步提高各项运动能力,避免高二年级下降幅度过大。应该避免每个学龄段的中间年级运动能力严重下滑情况,小学四年级、初二和高二年级,这段时间体育课安排的强度或者运动量不足,不能满足青少年运动能力发展的需求。

针对女生各项运动能力存在的非衡性特征,建议在体育课程中给女生适当地增加跳皮筋、跳绳、跳跃转向、侧向交叉步、侧跳等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针对物体精准控制能力缺失,采用增加肩关节力量及上下肢之间的协同用力等练习手段进行提高,也可以在体育课程中采用游戏的形式穿插进行。针对下肢平衡稳定能力欠缺的问题,建议通过提高下肢和身体核心部位的力量,增强身体控制肢体的稳定能力,达到提高下肢稳定性的效果。

女生运动能力发展的起点高,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阶段,是运动能力发展的敏感时期,不但比男生时机早,起点水平也高。进入初中阶段后出现了明显下降,初三是运动能力发展的波谷时期,应该注意初中阶段运动能力的保持水平,在进入高中后基本维持了前期的发展水平,在高二年级出现了明显下降情况,在高三阶段又有一定程度回升,整体发展趋势和男生相差不大。课题组建议注意女生运动能力发展的保持水平,特别是进入初高中阶段后,需要针对运动能力中存在的非衡性特征及不足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劣势能力的发展水平。

综合来看,中小学生各项运动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非衡性特征,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需在灵敏、协调、反应、稳定等运动能力相关内容的安排上进一步加强,针对男、女生每个年龄段存在的劣势能力,通过在体育课程中增加游戏的手段,提高劣势能力,使学生运动能力达到全面发展。

(董海军、刘彦单位系河北体育学院,马相华单位系西安体育学院。本文系2018年度全国教育规划课题“我国中小学生体育运动能力非衡性特征及影响机制的研究”资助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LA180217)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14日第9版

作者:董海军 刘彦 马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