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在成都的一家中医医院里,医院的副院长来到一位医生的诊室。诊室里一位黑人穿着白大褂正在为病人看病,这位黑人叫迪亚拉。他看到副院长来了并未立即与副院长交流,而是细心地给病人做针灸。在为病人扎完针后他才找到副院长听副院长有什么安排。
副院长开门见山的对迪亚拉说道:“迪亚拉医生,这医院里就数你接待的病人最多,你可以给病人开一开‘其他’的药,你的工资也会高一些。”
副院长要求他开“其他”的药,其实就是要让他开贵的药给病人,而在当时医生的工资跟他开给病人药的价格是相关的。
迪亚拉知道副院长的意思,他回答道:“我会考虑的。”
副院长没有得到他的明确回答,于是又说道:“你看你隔壁的医生每个月都好几千的提成,你才172块,你开的那些药太便宜了。”
迪亚拉说道:“行行,我知道了,没什么事我还要接待病人呢?”说完就回自己的诊室了。
为何一个黑人会用中医给他人看病?他又为何只有172块的提成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黑人医生迪亚拉。
迪亚拉,来自非洲马里共和国。1964年,迪亚拉出生在一个医药世家,爷爷是当地的草医,父亲是个西医还是马尔卡拉医院的院长。
展开全文
迪亚拉自小时候就与医生、病人接触,他也十分崇拜父亲这样治病救人的医生,梦想着长大后要成为父亲一样治病救人的医生。
1979年6月,迪亚拉参加高考,以全对的成绩考入了马里医学院,而当年高考全对的考生只有两人。进入大学之后,迪亚拉疯狂地学习着医学知识,5年的大学生涯很快就过去了。可迪亚拉却觉得自己对医学了解得不够深刻,恰好这时,中国对非援助项目里有到中国留学的名额。
迪亚拉抓住这次机会,以考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拿到了一个名额。在1984年,迪亚拉跨越大半个地球,来到了中国北京医科大学继续深造西医技术。
迪亚拉在中国学习医术的过程中,自然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中国瑰宝——中医。他对这种与西医治疗理念完全不同的治疗手段十分感兴趣,可以说他被中医吸引了,这让他感觉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迪亚拉要求转学,他要放弃西医学中医,他说来到中国不学中医,那就是在荒废学业。于是在1986年初,迪亚拉转学到了广州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学习中医。不过要学中医,那就必须要看得懂中医书籍。
这对中国的普通人来说都不容易,更何况是不会中文的外国人了。迪亚拉遇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难题,不会中文就学不了中医。可迪亚拉并不愿放弃,既然选择了中医,那就要坚持下去。
于是,迪亚拉开始学习中文,用康熙字典来琢磨《黄帝内经》、《本草纲目》里每一个字的意思。他会抓住每一个机会学习中文,甚至用蹩脚的中文与同学交流。
虽然迪亚拉十分的努力,可是中文并不是那么容易学的,所以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迪亚拉只考了40分。从小到大都是第一名的迪亚拉竟然不及格,他也明白了学中医,对他这个外国人来说是多么艰巨的挑战。
不过迪亚拉不想放弃,他开始以更加严苛的条件来约束自己,他也更加努力地学习中文,他手中那本康熙字典都已经被他翻烂了,《黄帝内经》上密密麻麻都是他写下的注解。就是这样,迪亚拉用了5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中医本科学习。
完成本科学习后,迪亚拉决定继续进修。而在8年之后,迪亚拉比别人付出一倍的时间才完成了中医硕士学位。此时的他已经算是学有所成了,而且,他来到中国也已经14年了,他的父亲想让他回国接替父亲的职责。
这一次,迪亚拉陷入了犹豫,虽然已经取得了中医硕士学位,可他仍认为自己的中医技术还很青涩。一边是父亲的要求,一边是对学习的渴望,迪亚拉思考了很久,最终他还是下定决心,留在中国继续学习中医。
1991年,迪亚拉进入成都中医药大学杨介宾教授的博士班读博,这让杨教授也有些意外,毕竟还没有外国人要读中医的博士,所以这也让杨教授更加关注迪亚拉。
而迪亚拉也确实用心学习,杨教授的一手绝学——针灸疗法,让他学到了精髓。3年之后,迪亚拉以优异的成就出师,完成了博士学位,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中医博士学位的外国人,这件事在当时可是轰动一时。
博士毕业后,迪亚拉来到成都的一所中医医院任职。刚开始坐诊的时候,前两天都没有一个病人来看病,直到第3天,才来了一个病人。可那个病人一进诊室,看见一个黑人医生,他赶紧跑了出去,还说道:“我来看中医的,怎么还有个黑人给人看病?”
迪亚拉连忙追出去解释道:“我就是中医,我给你看病。”
可那个病人依旧不相信,不愿意让迪亚拉看病。
迪亚拉对那位病人说道:“你要相信我,没有效果不收你钱免费治疗,我给你打包票。”
听到迪亚拉这样说了,那位病人才稳定下来,表示愿意让这个黑人医生看一看。
就这样,迪亚拉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病人。在诊断了病人的病情后,迪亚拉给这位病人扎上了针灸,之后又开了一些药,还细心地叮嘱药怎么吃,注意哪些事情。
一周过去后,那位病人前来复诊,跟随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朋友,那位病人直夸赞这位黑人医生的医术高超。从此,迪亚拉的名气开始传了出去,前来找他看病的病人也开始增多。
在他的这些病人里,他遇到了一个姑娘名叫杨梅。两人经过几次的问诊后逐渐熟悉,关系也开始升温,两人在1997年8月2日,正式结为了夫妻。
迪亚拉每天接待很多的病人,医院对这种情况也是比较高兴的,病人多也意味着卖的药多,赚的钱多。然而到了月底盘点的时候,却发现迪亚拉虽然接待的病人最多,可从他这里开的药却最便宜,根本没有多少利润。
于是,医院的副院长才找到他,要求他开贵的药给病人,而且医生的工资也跟开出的药相关,开的药越贵,提成就越高。相比于其他医生的几千块钱提成,迪亚拉的这172块钱提成简直是一股清流。
副院长让他开贵的药的要求,对他来说是一个职业考验。面对这个考验,迪亚拉坚守住自己的内心,不愿给病人开贵的药,他也因此不能在这家医院工作了,于是,毅然选择了辞职。
没了工作的他,也在家歇了好几个月。对于他的选择,后来他解释道:“当初不愿意给病人开贵的药,是因为自己接受的医德教育和自己内心的良知,并不允许开贵的药给病人,我一直为我这个决定感到自豪。”
1997年,正在家中歇业的迪亚拉,遇到了大学时期的同学比尔,比尔正在无国界医生组织工作,他得知迪亚拉还没有工作,就介绍他去无国界医生组织当医生。
迪亚拉了解到这个组织是为那些偏远山区穷苦人民提供免费治疗的组织,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这个组织,开始来到中国云南的山区地带,为这里的村民免费看病。那些偏远地区的村民因为迪亚拉的到来,再也不用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去城里看病了。
迪亚拉在免费为山区人民治病的过程中,他来到一个村子,发现这个村子正在爆发麻风病,许多村民因为缺乏医疗条件,浑身长满脓疮,病情严重的已经到了生死边缘。
迪亚拉看到这种情况,便在这个村子住下了,他一边为麻风病人治疗,一边向其他的村民传播如何预防治理麻风病。在经过迪亚拉不放弃的治疗,这个村子的麻风病被他彻底治好了,许多人都被他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迪亚拉这位黑人医生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黑求恩”,从这件事中,迪亚拉也看到偏远地区人民不仅缺少医疗条件,更缺少乡村医生为他们提供最基础的医疗。所以迪亚拉开始培养乡村医生,他每到一处地区就在此地呆一段时间,以此培养乡村医生,直到他们还可以为村民提供基础的医治能力后,才去下一处地区继续培养乡村医生。
在2001年时,在红河州政府的邀请下,迪亚拉来到红河州开展麻风病援助以及乡村医生培训事务,并且为前来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免费提供费用,再送他们一套医疗器械。只为了这些医生学成之后,回到乡村能更好地为村民治病。
到了2013年,迪亚拉下乡上山40余次为村民治病,他接待的病人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而他培养的乡村医生已经超过了3000人。在云南红河州,超过九成的偏远地区都有迪亚拉培养的乡村医生。
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让他成为了2013年度慈善人物,他也真正走入了中国人的心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了众人奉献的人,他也有自己心中的痛。
在2003年8月时,迪亚拉的第二个孩子才刚出生不久,不过此时的他正在乡下义诊。而就是这段时间,他的孩子得了病,任凭医院如何治疗,他的孩子还是夭折了。
治病救人者却救不了自己的孩子,他十分地悲痛,不过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为乡村医疗的信念,他不想让自己的悲剧在别人的家庭重现。这也是他一直以来能坚持下去的最大的动力。
从1994年,迪亚拉开始行医,至此他已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行医二十多年。在2020年,世界疫情爆发时,他积极地向自己的祖国马里介绍中医,并推行中国的抗疫做法,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并认识到中医。
迪亚拉更是成为了中非“鲁班工坊”的推广大使,吸引了更多的外国人以及马里青年来到中国学习中医,为他的祖国送去了中医的种子,而那些学生学成之后,回到祖国结合当地医疗治疗当地的百姓。
迪亚拉也正如他当初从医院辞职时说的那样,遵照自己的人生信条治病救人,他正如人们称他为“黑求恩”那样,给予了他最高的评价。或许在以后,他的名字迪亚拉也会如白求恩一样,在中国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