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 生长 小区

昆明老旧小区逆生长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5-01 01:04:02 浏览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区改造后增设幸福食堂。记者王恩国摄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车辆停放整齐。新闻里社区供图

展开全文

老旧小区改造后,增设儿童游乐设施。记者王恩国摄  近年来,昆明下足功夫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靓“面子”,更重“里子”。 本报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改造,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关乎百姓家门口的“小事”,也是一份基层社会治理的“大考卷”。如何写好老旧小区改造“大文章”,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昆明下足功夫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靓“面子”,更重“里子”。一个个老小区华丽变身,一栋栋老居民楼换了新颜,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了城市面貌,补齐了城市化进程的短板。

旧貌换新颜,老旧小区焕发新春,让“老”居民享受新生活。2023年昆明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昆明有488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今年,昆明计划改造641个老旧小区,共涉及3205栋楼,改造面积达634.98万平方米,惠及82219户居民。

改彻底、改美丽,昆明老旧小区改造仍在不断“迭代升级”。

广听民意巧解难题

“一院一策”改出的“半米蜕变”

一大早,家住昆明篆塘路6号院的江自桥就来到小区楼下的休憩亭,和邻居一起练太极拳。“住在这里20多年了,一直舍不得搬走。现在,小区‘微改造’后,生活环境更是越来越好,老小区也有满满的幸福感。”看着整齐停放的车辆、修缮一新的道路、新配备的健身器材,70多岁的江自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改造前,地面凹凸不平、绿化带红土裸露;改造后,路面干净整洁、车辆停放规范。颇为“神奇”的是,小区道路在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停车位从50个增至76个。对于路面狭窄的篆塘路6号院来说,这好似在变魔术。五华区大观街道新闻里社区党委书记李艳玲揭晓了“魔术”背后的奥秘:“在改造过程中,我们降低了居民楼下花坛的高度,将停车位向内移了0.5米,并且改为斜线停放。这不仅增加了停车位,多出来的0.5米还让消防通道更畅通。”道路宽了、绿化美了、停车位多了,最终实现“一举三得”的良好效果。

就是这0.5米的距离,改出了居民的满意度。

“五华区是昆明市拥有老旧小区数量最多的城区,而且每个小区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在改造时更注重引导居民参与,因地制宜调整规划。”五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列入改造计划的小区,五华区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突出“一拆五改三增加”,统筹“城区、街区、社区”规划衔接,采用“一征二议”工作法,广泛征求辖区居民意见,最终形成“一院一策”的综合改造方案。

改造要改在人民“心坎上”。群众需要改什么,小区改造就做什么。

云南电视机厂小区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乱停乱放问题曾一度影响居民日常出行。盘龙区拓东街道白塔社区以“民生小实事”改造项目为契机,通过“五步工作法”化解居民矛盾,鼓励居民从自筹资金、监督施工到验收全过程参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如今,小区车位就近分配、收费合理,得到居民一致点赞。

居民积极参与的前提,是知晓、理解和支持。昆明从动员居民共建、改造项目生成、改造资金由政府与居民合理共担、存量资源整合利用、小区长效管理等工作着手,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运行机制,积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把“自己小区自己管、自己事情自己办”的理念渗透到居民日常生活中,深入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实现了群众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生活便利住得舒心

老旧小区改造的“2.0版本”

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怎么管?怎么样?从最初的改造开始,“改造五问”就贯穿老旧小区改造始终。

“为什么这个角落原来是垃圾房,现在改造完还要放垃圾桶?”“我希望这个位置能增设遮雨棚,也有个休息唠家常的地方。”……居民诉求不一,不过也正因如此,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就更显重要。

如果细心一点的话,不少居民会注意到,仅一街之隔的丰宁小区南区1号院和2号院,几乎是两种不同的改造风格:1号院有老年人幸福食堂、儿童游乐区等多个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区域;2号院更多的则是时尚的玻璃顶和墙体彩绘。五华区丰宁街道丰宁社区党委书记管延龙介绍,在前期调研中,社区注意到1号院的老人和孩子比较多,而2号院居住的年轻人较多,因而两个小区的改造产生相应差异,更贴近不同人群的需求。

先民生,后提升。如果说之前的改造重点是推动基础类改造,那现在的改造方向则偏重于打造绿美社区、康养社区、海绵社区、完整社区、智慧社区,同步推动有条件的小区构建养老、托育、便民市场,打造“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

这就是老旧小区改造的“2.0版本”。

改造在环境,也在人心。官渡区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采用EPC(施工设计一体化)模式,充分尊重民意,制定改造方案,弱化“穿衣戴帽”等面子工程,使改造资金发挥最大效用,既精简流程又提高效率,将单纯的改造工程变成有爱心、有温度的民生工程。这让居民的参与感、积极性和满意度都得到提升。盘龙区金辰街道天祥社区在连片老旧小区改造中,创新实施“先尝后买”+“全链条式”运营模式,成功引入品牌物业企业,而居民也对物业公司进驻后的小区变化赞不绝口。

外修“颜值”,还要内修“气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到现在,我们也在积极借助新技术、新手段,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助力老旧小区改造,让老旧小区更有‘智慧范儿’。”丰宁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何亮平介绍,街道正尝试探索引入有意向的社会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小区智慧管理平台,接入视频系统、门禁系统等数据信息,构建立体化、可视化的社区综合治理体系。

以民为本凝心聚力

扎实写好改造的“后半篇文章”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要完善“硬设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还得优化“软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因此,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后续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就尤显重要。

2020年,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的《关于加强老旧小区改造管理工作的通知》,将庭院雨污分流、路面平整、屋顶防水作为昆明市老旧小区改造必改内容,要求各地有条件的要结合新基建要求开展5G网络建设和智能充电系统建设;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续管理与引入物业服务工作相互结合,切实建立长效机制。

在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昆明积极培育老旧小区改造规模化实施运营主体,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挖掘运营社区服务等收益点;引导专业经营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多方共同参与机制,合力推进相关管线设施设备的改造提升及维护更新管理;鼓励支持规范各类企业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开展设施建设和改造,共同破解资金瓶颈和后续管理难题。

在老旧小区改造之后,昆明市各县(市)区探索建立后续物业管理长效机制,维护老旧小区改造成果。五华区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等多主体参与的小区管理联席会议机制,协商确定小区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居民议事规则,按照规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实行物业管理。盘龙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统筹居委会、业委会(物委会)、物业公司(物业自治小组),并协同社会组织、社区商户等多个主体,搭建起“1+3+N”多方共建联席会议机制,并整合多部门涉及老旧小区整治的项目及资金,助力老旧小区改造长效化。官渡区出台《关于老旧小区引入物业服务企业提升居住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健全基层社区组织框架,打造“红色物业”,把老旧小区改造与物业管理结合起来,坚决杜绝先改后乱。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一头连着民生、一头关乎城市发展。日前,昆明下发2023年纳入中央补助资金支持改造计划项目的老旧小区名单,涉及641个小区3205栋楼,所有工程计划于2023年8月底前全部开工,2024年6月底前全部完工。接下来,昆明将围绕基础设施完善、生活品质提高等要求,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真正解决小区居民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升城区环境品质,助力“绿美春城”建设,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昆明日报 记者王恩国 吴染熙)

今年昆明改造老旧小区641个,共3205栋楼,住宅建筑面积634.9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82219户,所有工程计划于2023年8月底前全部开工,2024年6月底前全部完工。

五华区计划改造217个小区

盘龙区计划改造30个小区

官渡区计划改造119个小区

西山区计划改造101个小区

东川区计划改造30个小区

安宁市计划改造17个小区

晋宁区计划改造4个小区

阳宗海计划改造5个小区

富民县计划改造11个小区

宜良县计划改造68个小区

嵩明县计划改造18个小区

石林县计划改造6个小区

禄劝县计划改造15个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