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泽 二路 会盟 仪仗 诸侯

十二路诸侯逢泽会盟,魏惠王为何敢摆出天子仪仗,自称夏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30 23:28:06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魏惠王,魏武侯之子,魏国第三代王。父亲死后,魏惠王与弟弟龚仲寿争夺王位。此时,在公孙启的策划下,韩赵联手攻打魏国,在卓泽大败魏军,在军中围困魏惠王。但在如何对付魏国的问题上,韩、赵意见不一。

赵国要魏国割地,而韩国则主张将魏国一分为二。如果魏国一分为二,国力将大大削弱,对韩、赵也不再构成威胁。赵国不同意韩国的提议,韩国不高兴,连夜将大军撤出战场。结果,惠王得以保住他的皇位。

卓泽之败,并未损及魏国元气。次年(公元前368年),魏国对韩、赵发起反攻,“败汉于马陵、赵玉怀”。魏国打败了韩、赵,保持了独立,但三晋联盟破裂了。

后来,由于秦、齐的崛起,韩、赵、魏三大家族再次结盟。魏惠王从安义迁都梁,也称大梁。魏惠王迁都大梁后,便于他统治东方广大地区,同时加强了对东方诸侯的控制,以抵消齐国在淮、泗诸侯中的影响。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开丰泽会议。共有十二个诸侯国参加会议,包括宋、魏、邹、曹、鲁、陈、蔡、许等淮泗地区的小国。而在战国七杰中,秦、赵也在其中。

魏惠王在各路诸侯面前,摆出皇帝的仪仗,效法齐桓公和九个诸侯,自称“夏王”,在诸侯之间下令,试图通过会见丰泽在列国中建立魏国。规则。那么十二诸侯国为何不敢提出异议呢?

展开全文

其实魏国是当时中原的霸主,魏惠王即位是魏国的鼎盛时期。早在魏文侯时期,就以李逵为丞相进行变法,以乐阳、吴起为将富国强兵,开辟了大片地域土地,使魏国成为中原霸主。所以,淮泗地区的小国自然不敢与魏国作对。魏惠王迁都大梁时,鲁、宋、魏三国君主都到魏国去见魏惠王。国王再次成为诸侯的领袖。

在丰泽会议上小国不敢反对在意料之中,那战国七杰赵、秦为什么不反对魏惠王呢?为联系赵国,魏惠王派榆次(今山西榆次)和养仪出使赵国,在漳水与赵军结盟。所以,此时的赵国自然不反对魏国与赵国结盟。

不过,秦国另有打算。

商鞅认为秦国的势力暂时不是魏国的对手,便提出尊魏为王来麻痹魏惠王。公元前344年,商鞅受秦命游说魏惠王,劝他先称王,再图谋齐楚。魏惠王心高气傲。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召开了丰泽大会。丰泽会后,魏国的强大引起了诸侯的恐惧,于是韩国和齐国在共同反对丰泽会的条件下拉近了距离。公元前341年,齐国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歼灭魏军十万。魏军统帅庞涓自刎,太子申被擒。齐、秦、赵三路攻魏。齐国、宋国军队围攻魏国平阳。公元前340年,秦商鞅大败魏军。在这样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下,魏国失去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