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如约而至。近年来,涉医疗行业的乱象屡被提及,今年“3·15”晚会,据第二个节目《“打脸”化妆品》报道,打着化妆品旗号的美容针剂源源不断地流向市场,由没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操作,对使用者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而上游新闻经过梳理发现,在近十年被曝光涉及医疗的行业中,美容及医疗垃圾均被曝光过两次,美容针剂相关的问题更是在去年就被曝光过。
2023年:美容针剂以化妆品名号流向市场
据今年“3·15”晚会第二个节目《“打脸”化妆品》介绍,2022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按照最严格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妆字号”的日用化妆品只能外用于皮肤表面,不可以被用来注射。
而据调查发现,一批批打着化妆品旗号的美容针剂源源不断地流向市场,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类医美、化妆品展会上,批发给形形色色的美容机构,最终被注射到消费者的脸上。而在一些展会上,有些面部美容针剂注射产品甚至连化妆品备案都没有。
据了解,这类以化妆品名义销售的美容针剂因为价格不透明,利润可以高达10倍,从业者趋之若鹜。生产厂家的工作人员坦承,生产这类打着化妆品旗号、实则用于脸部注射的美容针剂的厂家很多都没有生产许可证件。
2022年:揭开医美速成班乱象
在去年“3·15”晚会曝光的案例中,90后姑娘小雪因为一次医美事故,左眼永久失明。原来,一位服装店店主自称会注射玻尿酸,能帮她填充额头,在一家酒店里,以1000元一针的价格,给她注射了6针玻尿酸。本应该在表皮注射的玻尿酸,被该店主注射到了血管里,造成小雪中央动脉阻塞。经过医院抢救,命保住了,但小雪左眼失明,大面积脑梗。
触目惊心的案例还有不少:80后网络主播小红,在一个朋友家里,花费1500元,接受了鼻翼两侧注射干细胞填充泪沟,脸肿得就跟蜜蜂蛰了一样。王女士在家里接受了一位朋友的美容针剂注射,花费近20万元,注射了20多针玻尿酸,结果面目全非……
这些行为背后的从业者,大多数并不是医生,他们只是经过了一些短期培训,就在美容院、个人工作室,甚至是酒店、小区住户家里实施着各种医疗行为。
展开全文
不少违规从业者所参加的短期医美培训班,号称能做到“0基础学员7-10天包教包会”,收费在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他们声称学员后期既能自己从业,还能加盟开店。
2021年:360、UC浏览器涉虚假医药广告
据2021年“3·15”晚会报道,在UC浏览器上搜索“减肥”“降血糖”等关键词,搜索结果的前几条都是网友分享治好疾病经历,而在最下方被标注着广告字样。
广告中,一位网友自称9年里被高血糖折磨得生不如死,自从认识某老师,按照老师给的方子服用后,血糖恢复稳定,胰岛素都停用了。这篇自述文章中,网友不断地推荐这位老师,并且多次醒目地标红了老师的微信号。
记者添加微信号后,这位老师推荐了“白背三七诺丽果粉”,称连续服用四个月左右,就可以停针停药、稳定血糖。经查这只是一款普通食品。在360搜索上也有不少类似的广告。
2019年:变成塑料玩具的医疗垃圾
据2019年“3·15”晚会报道,河南、山东、陕西等地的农村存在“黑医疗废物加工点”。这些没有任何资质的处理点正在将输液管、血包等塑料制成破碎料,每吨破碎料能换取千元收益。这些破碎料被做成塑料再生料。然后变成日用品、玩具进入市场。
按照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相关规定,输液瓶、输液袋必须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才能回收处理。输液管、一次性注射器等属于医疗废物,必须交由有相关资质的单位集中焚烧等无害化处置,不能重复再利用。但是这些“黑医疗废物加工点”没有相关资质。
除了输液管,这些废料中还有注射器、血包等多种医疗废物。这些本应该被集中无害化处置的医疗废物,在这里,却同样被加工成了破碎料等待出售,负责人告诉记者,附近村子里有好几家在加工输液管破碎料,每月加工量二、三十吨,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医疗机构每月产生的废旧输液管总量。
2017年:角膜塑形镜虚假宣传现象严重
据2017年“3·15”晚会报道,一支由科视视光公司等组织的无资质、无医学背景、无认证的“三无体检队”,进入郑州等城市几百所中小学校进行体检,并将学生引入其公司,向孩子销售、配戴公司销售的“欧几里德”角膜塑形镜。
江苏省消协通报,在当地对相关配镜机构,以及对包括欧几里德、麦迪格等在内的几大品牌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品牌均存在为高度近视患者超范围配镜的行为。其中,欧几里德、E&E、麦迪格三个品牌在媒体广告宣称可矫正1000度近视,虚假宣传现象严重。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我国获批上市的角膜塑形镜的矫正屈光度最高为600度。
2016年:义齿产业黑幕:废钢制作、不消毒
据2016年“3·15”晚会报道,我国正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的社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会损坏和脱落,许多人会选择换一口假牙。这副假牙会伴随着我们的日常饮食,与我们产生密切的联系。
但是义齿制作产业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使用质量非常差的“碎钢”来制作义齿支架,只因为价格便宜成本低;义齿制作完成后没有任何的消毒程序,仅仅依靠工人用自己用过的旧牙刷清洗等等。这样的假牙不仅仅使用寿命短,甚至有害金属超标,长时间在消费者口腔中,易引发重金属中毒。
2012年:“三无玩具”来自医疗垃圾
据2012年“3·15”晚会曝光,一些被孩子放在嘴里的“三无玩具”,其原料竟来自垃圾场,有些甚至是医疗垃圾。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一家垃圾回收站里,堆满了回收来的饮料瓶、洗发水瓶、密封胶瓶,甚至还有很多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药瓶等医疗垃圾。另一条街上,两名男子正在把地上堆放的塑料垃圾装进包装袋。回收站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垃圾主要是用来做玩具的。
调查发现,大多数回收人员都会使用一种自制的粉碎机,将废塑料粉碎后直接变成“二料”。一位“二料”供应商表示,这样简单粉碎后的“二料”就可以直接上机做成玩具了。
在一些玩具厂里,用多次回收的“二料”生产出来的玩具,都有股刺鼻味道。凤新工业区一家玩具厂的工人介绍说,这是甲醛的味道。玩具业内人士透露,供应大超市的产品,一般会使用新料和质量好一点的“二料”。而那些“三无”玩具,通常会使用比较差的“二料”,这些“二料”“有的就是用医疗垃圾来做的。”
上游新闻综合自 澎湃新闻 央视网 北京青年报 人民网等 图片来源见水印
编辑:徐远哲
责编:李洋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