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 (记者 屠瑜)昨天,46岁的村民张梅手捧一本杨家村村民家谱,走进金山区山阳镇杨家村村史馆。她找到村党总支书记陈春花和工作人员黄婉娟,希望能够加上她三位姑姑的名字。“虽然我的阿孃(金山话)都嫁出去了,但是我们家庭关系特别好,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们都全力帮我。”
图说:村民拿到家谱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就在上周六,杨家村双喜临门,村里举行了杨家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分红10周年暨《杨家村村民家谱》发放仪式。杨家村10年累计分红达到1795万元,而且年年增长。比分红更让村民高兴的是,他们每家每户都拿到了一本家谱,这也是金山区首批由村牵头编制的家谱。
杨家村是典型的“都市里的村庄”。全村户籍人口近2900人,大部分村民都搬进了镇上的动迁小区。
人在外,情不断。建党百年时,杨家村新建了村史馆,有两户村民捐出了自家家谱。村里经常组织村民回来参观,村民们看到家谱时,都会表现得特别羡慕。
“我们就想给村民们做点事,以前只有条件好的人家会做家谱,普通人家多数是没有的。”谈到制作家谱的初衷,陈春花说,“虽然多数村民都搬走了,但我们这个村还在,我们还是一家人。希望全体村民都团结起来,让每个家庭更加和谐。”
去年年初,杨家村成立了家谱工作小组,组织党员志愿者、村民小组长、乡贤等分头包干,深入村民家中,统一收集、整理、核对、制作,历时整整一年。最终,全村共制作了339本家谱,并按照村民实际情况,印制了767份。另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以金山农民画为封面,汇编了9本家谱,统一存放在村史馆中。
杨家村2组李圆是一个“00后”。他说自己是独生子女, 很多长辈、亲戚都不认识,现在看看家谱,听听家人讲解,对自己的家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4组村民陶金林说,我的阿哥陶九根和阿姐陶芬芳都在八九岁夭折了。但他们来过这世上,来过我们这个家,记在家谱上也是对他们的怀念。
“我们在编制的过程中,也深受感动。家谱不只是一张纸,这是家,是家人,凝聚了大家对家的情感。”黄婉娟说,“这些天,村民们陆续来村里要求修改、增印,虽然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但是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大家的喜爱和认可,体现了制作家谱的意义。”
展开全文
金山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叶文娣很支持这项工作,她说,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村民通过家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家族的渊源和历史,增进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感情。这有助于弘扬乡风文明,让村民留住乡愁,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村民向上向善。
记者手记:家谱的意义
清明,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日子。在今年清明前夕,金山区杨家村的村民收到了第十年的集体经济分红和村里统一制作的家谱,可谓物质和精神“双丰收”,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听闻杨家村的好消息后,我一直在思考,杨家村制作家谱的意义是什么?第一,杨家村村民家谱是金山区村域内的首部家谱,对金山区来说,是挺有意义的。第二,能为“消失的村庄”留存历史,留住乡愁,激发共情,赋能乡村振兴。没错,也是一种意义。但我总觉得,还没有完全找到答案。
于是,我来到杨家村,发现虽然它叫村,但一点也不农村。金山万达、金山医院,甚至是金山区委、区政府都在杨家村村域里。在杨家村村史馆,我了解到,“踏实奋进、勤俭富民”的杨家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代杨家村人奋发图强。“我们不仅要经济富民,还要精神富民,两手都要抓。”村党总支书记陈春花说。
我看到了两位村民之前捐出的自发编的家谱。陈春花告诉我,村史馆刚建成时每周六会组织村民参观,大家看到家谱流露出羡慕表情,村里就想给老百姓做点事情,也不知道家谱做出来后大家会不会喜欢。没想到,村民们拿到家谱后都很激动,反响强烈。这时,所有的工作小组成员都感到,一切付出都值了。
始于百姓,终于百姓。我想,这就是制作家谱的最大意义吧。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