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申凤梅在《智收姜维》中的表演艺术(一)
作者:罗云
越调大师申凤梅剧照
《智收姜维》描写诸葛亮平定南中叛变,安定了蜀汉内部之后,请旨兴师北伐中原,在天水关一战收服姜维的故事。当时的形势是,蜀汉人力物力远不如曹魏。诸葛亮认为两国无法持久共存,不伐魏就有灭亡的危险,不如以攻为守,避免坐而待之。尽管诸葛亮对争取全局战争的胜利缺乏信念,但还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对付曹魏的战事上,于公元二二八年春天,亲率主力出兵北攻,连克三城,一时关中大震。申凤梅依据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对人物的深切感受,着力把一个“忘身忧国,力图统一”的老年诸葛亮,发现人才、重视人才,敢于把敌人营垒职位不高的中郎将姜维收服,选拔为蜀汉大业的继承人的远见卓识、高风亮节,以真实的情感和个性化的表演特色将诸葛亮呈现在越调舞台上。
从神到人,由浅入深
长期以来,戏曲舞台上的诸葛亮不仅作为理想的化身和贤明的丞相大加赞颂,而且对那充满神话般的传奇色彩,渲染得无以复加。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火烧博望,白河用水,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木牛流马,巧布八卦阵,空城施计,七擒孟获,五丈原禳星,甚至气死周瑜借吊孝之机“猫哭耗子”用哀杖把周瑜的阴魂捣散。还有那把常年从不离手的羽毛扇,和贯用的锦囊妙计亦是神乎其神,把诸葛亮表现的高深莫测,成为呼风唤雨,未卜先知的“超人”,不知何时,出现在越调舞台上的诸葛亮更是故弄玄虚夸张失真。一身道士装束,脚拖布鞋一步三幌,加上那把神扇,不许翻转扇面朝向观众,只要一摇就能计上心头,完全成了能掐会算的半仙之体。
申凤梅在逐步加深对诸葛亮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后,一扫旧戏舞台上的低俗表演,扬弃封建迷信,确立人性化的塑造方法,让诸葛亮走下神坛还原为人的本色。
首先从人物的外部改穿八卦衣,足登高靴,羽毛扇只作为诸葛亮的心爱之物,赋予人格化的象征意义;而内在注重深层揭示人物的情感色彩,突出性格的刻画和精神世界的展现。在舞台的行动中让观众感受到诸葛亮不是“神算”而是“人谋”,他的才能和智慧,是长期观察、分析汉末兼并战争和政治形势的结果。既有“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矛盾心态,又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大力强化人物的真实性、可信性,创造出有血有肉、可亲可感、活生生的诸葛亮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