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江苏省常州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发展图谱,技能人才是亮眼的高频词。经过5年多的深入推进,全市累计培育试点企业768家、特色产业园区13个,覆盖产业工人44.8万余人。目前,常州市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达40余万名……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通过厚积知识和技能红利,迅速成长为技能人才,为常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底气。
“我愿意发挥好劳模带头作用,带动更多人立足岗位、善作善成。”在2023年首场“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上,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模戎建刚分享了30年来潜心钻研,为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拓荒的故事。
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企业生产、职工创造的全过程,常州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劳动创造幸福”等7个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成立了10个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组建了劳模工匠、思政教师、工会主席等3支理论宣讲队,全年开展宣讲活动200多场。精心打造了“工匠号”地铁专列、全国劳模《榜样的力量》、劳模口述史、劳模工匠云课堂、龙城文艺轻骑兵等宣传阵地和载体,线上线下覆盖超过50万人次。
常州凝心聚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激励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还着重为产业工人赋能增效,打造“立交桥”式的成长体系。
近日,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技能小将”集训队跟岗实践活动,由大国工匠、全国劳模刘云清指导,共同培养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技术的现场工程师,毕业生杨杰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培养,如今已是企业的青年骨干。
技能大师当导师,产业标准进课堂,像这样的产教深度融合为常州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常州已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63家,建设教育部、江苏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6个,开展订单班、冠名班等项目680多个,“1+X”证书试点率达100%,打造了具有常州特色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链条。
职工在哪里,职工教育就办到哪里。常州市总工会坚持打造没有围墙的工会大学校,建立常州工匠学院和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设立校外教学点10个,培训点20个,为广大职工及企业提供包括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素质教育等课程,累计资助1805名职工圆了大学梦,职工技能培训惠及职工15万人次,为500多家企业提供了720多场次的送教上门讲座。
为了畅通产业工人成长通道,常州市总建立了培训、练兵、比武、晋级、激励相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围绕“智改数转”“双碳”战略,聚焦“专精特新”“卡脖子”难题等开展职工创新创业“运动会”,开展“建功‘532’,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劳动竞赛200多场,参与职工3.3万多人。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集智创新、协同攻关作用,累计取得职工科技创新、发明创造成果1.3万多项,专利1186项。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常州还通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让更多产业工人有归属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与企业相生相长和城市发展相互成就。
今年1月,中天钢铁集团发布调薪计划,所有一线职工年平均工资上涨1万元,到“十四五”末期普通员工年薪将达到15万元。
与全市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硕果,是常州推动“产改”最朴实的初衷。
《江苏省集体协商条例》于1月12日由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常州市率先在全国推行的职工技术创新合同被写入《条例》。把获得感“明明白白写在合同纸上”,这一做法让技术创新从原来的“要我做”转变成了“我要做”,在全市182家企业开展并取得成效,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3.03亿元。
从培养人才的“超常力度”到礼遇人才的“无微不至”, 常州工会始终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持之以恒推动为职工办实事项目,打造了“1+7+N”(1个市级、7个辖市区级、近50个镇街道和开发区级)三级职工服务阵地网络和职工大病帮扶、生活救助、子女助学、意外伤害保障四重支撑力量,为职工群众打造了“护城河”式的保障体系。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