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汇·2017年浙江工匠
精彩瞬间:多刃钢板钻的诞生
该工具是一种金属切削刀具,可对钢结构材料进行钻孔,无须再进行任何加工,就能直接用于大型工程、轨道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精度误差不超过一根头发丝的1/5。该产品被国家五部委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先后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创新基金”等项目。
一个三人的小作坊能走到多远?海盐县浙江欣兴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红飞的亲身经历给了我们答案。从一个缺少资金、设备和专业技术的乡村作坊,通过自主研发,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达到国际质量水平的高效钻孔刀具——多刃钢板钻,成功揽下美国新海湾大桥钻孔服务,实现了从乡村走向世界。而姚红飞,正是这把刀的“磨刀人”。
姚红飞在车间一线操作设备。
很难想象,如今的世界级“刀客”在30年前却是一个“门外汉”。1992年,19岁的姚红飞加入了六里北桥工具厂(浙江欣兴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说是工厂,其实包括厂长在内只有3个人。“对于我而言,那30平方米的出租屋和几台低端的二手机床就是我成长的基石。”姚红飞回忆,最初的几年里,他们就和机器人一样,机械地接着订单,做着与别人一样的产品,依靠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在各家大厂的夹缝中生存。
“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如果离开了研发,企业长远发展就是空谈。”1995年,姚红飞凭借着三年来的操作经验和生产工艺,着手开发新产品高效钻孔刀具,而这就又触碰到了一个必须攻克的新难题——热处理工艺。他没有退缩,夜以继日地翻阅专业书籍、请教专家,并大胆放弃传统热处理工艺,尝试技术资料中的新工艺。“热处理工艺一旦开炉,中间是不能停止的。由于需要频繁地确认情况,每次开炉后我都要几天几夜一直守在炉旁,记录下每一次的观测结果。”姚红飞说,经过两年多的攻坚,他终于破解了刀具研发中的热处理难题,为多刃钢板钻研发奠定了基础。
多刃钢板钻的成功并没有让姚红飞停下脚步。30年来,他先后主持研发了110多项国家专利产品,主导了数十项省级新产品研发,起草了《钢板钻》和《内冷却可换刀片式铲钻》行业标准……随着一项项科技创新的不断涌现,姚红飞也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行业技术领域的带头人,先后获得了“浙江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据浙江工人日报 记者金钧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