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类初评中,苏州姑苏区4项作品入围终评。其中,《基于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及多向寻路控制的服务机器人》项目聚焦为社区老人配送物资,因实用性强、应用领域广泛而备受关注。该项目的创作者是来自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六(1)班的顾祎凡,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希望有更多人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帮助他们晚年生活得更舒适、更便捷。
顾祎凡学习机器人课程已有2年多的时间。谈到自己最初的灵感来源,他介绍说:“现在老年人越来越多,全国7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将近20%,老龄化趋势仍在不断上升。他们中很多人是自己住在小区里的,白天没有人照顾,每天需要很多的物资配送,包括食物、药品等等,如果这些服务都让小区物业来提供的话,物业工作量非常大,同时也会产生安全、卫生、隐私等问题。所以,我想到设计一个智能机器小车来给老年人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萌生了创意之后,从去年11月开始,顾祎凡便在姑苏区少年宫科技老师的指导下,一点点地把想法落地。
记者看到,这台智能小车的箱体是用木板搭建的,打开木门,可以看到里面设置了两层置物架,箱壁安装了一圈紫外线灯,门旁边有一个开关按钮,还有两个传感器,用来扫描二维码和感应人脸识别。“顶部安装了一个视觉传感器,当它行驶的时候检测到前面有行人会停下来,等行人离开后,车子会继续向前行驶,”顾祎凡说,有不少小区内部走廊空间狭窄,为了让小车行驶更顺畅,他在网上查到了一种叫“麦克纳姆轮”的轮组,能够让机器人在狭窄的空间中多向位移。
“摄像头识别到对应住户的二维码后,门会自动打开,老年人拿出物资或者工作人员放进物资后,门会自动关闭,里面的紫外线灯亮起,自动消毒,”顾祎凡告诉记者,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平时完成课业之余,几乎每天都要投入一次“头脑风暴”,反复琢磨如何改进,逐步完善这辆人工智能小车的各项功能配置。最初,顾祎凡设计的是利用酒精消毒,操作后发现酒精不稳定,容易挥发,在箱内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于是他上网查了很多相关资料,修改成了现在的紫外线消毒模式。在顾祎凡看来,目前独自进行程序设计有些难度,所以每到周末假期,只要有空,他便到学校请老师指导和帮助,最后顺利完成了。
作为顾祎凡的科学指导老师,姑苏区少年宫副主任、姑苏区科协兼职副主席杨军介绍道,去年以来,姑苏区聚焦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立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通过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中心,整合学校及社会资源,通过丰富的活动,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孵化科技创新课题,构建青少年科技教育共同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生态圈。
“孵化机器人、科创发明、小发明、科技模型等多个科技活动共同体,通过倍增模式的裂变来完善‘生态圈’,叠加辐射放大效应,”杨军表示,姑苏区每年会举行科技节,推动各个学校积极参与,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创意金点子的征集、评选。科教实践中心就像“创客工坊”一样,在这里,学生和科技老师共同研究,把有价值的想法提炼、完善,最终落地成形。2022年,姑苏区推送的作品获得了江苏省创新大赛总决赛一等奖,代表江苏入围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终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