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中期,费孝通等老一辈社会学家,以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及“魁阁”为基地,在战时的云南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活动。在这些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如今均已成为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文献,影响深远。“魁阁”的学者们在“魁阁”中工作时都尚处青年,较为年长的费孝通才30多岁,田汝康、张之毅、李有义、谷苞等都是二十几岁的青年。八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迈入数字社会,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数字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当代的中国青年社会学者会有何种回应?为赓续魁阁精神,回应当代社会的数字变革。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主题为“面向数字社会:中国青年社会学者的回应”的首届“魁阁”青年学者论坛于2023年4月22日在昆明云安会都酒店召开。本次论坛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云南大学社会学系、《魁阁学刊》编辑部承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群学出版分社协办;中国社会学学会提供学术指导;社会学之思、社会学吧、人类学之滇提供媒体技术支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大学、深圳大学、《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1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余位学者、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会议。
本次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共计100多篇,历经初选、复审、而后邀请北京几位著名的社会学学者,包括张翼研究员、刘世定教授在内7~8位社会学界的专家,进行了最后的终审,产生11篇入选论文。论坛根据时间安排,设置为五个部分,由开幕式和四个单元构成。每一部分分别设1~2位主持人,报告文章由作者进行引谈,引谈结束后由1位老师评议,然后进入问答环节。与谈人就论文及发言给出建设性意见,引谈人可在与谈人发言结束后做回应讨论,在场所有人都可参与讨论提问。此种讨论形式意在让每一位学者都成为主角,有针对性地讨论论文优缺点,相互启发,以促改进。
展开全文
论坛开幕式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特聘教授谢寿光教授主持,云南大学副校长廖炼忠进行校领导致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中国社会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培林研究员进行嘉宾致辞。随后,谢寿光教授宣布首届魁阁青年学者论坛暨社会学人类学写作工作坊正式开幕,论坛进入议题发言与讨论环节。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议题由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周大鸣老师主持,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陈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陈昱、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副教授陈曦进行论文汇报,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王天夫教授、全国人大社会学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研究员和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兴骥与谈。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陈雯和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小星合作的研究以《元宇宙视域下的宗教体验研究》为题。探讨元宇宙对宗教经验的影响,并着重考察元宇宙语境下神迹见证、技术崇拜、神秘体验三个方面的超验性宗教情感。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硕士生陈昱和副教授方芗合作的研究以《青年网络直播消费:一个科技、消费与社会交织的分析视角》为题,讨论网络直播带货这种新技术和新业态下青年人的新型消费模式。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副教授陈曦和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合作研究以《前沿者的后知觉:网络时代青年基层劳动者的成长困境》为题,聚焦青年基层劳动者,运用“春江水暖鸭先知”来说明当前智能化发展与劳动力转型升级的节奏存在失调,具有危及青年基层劳动者生存的潜在风险。
三位引谈人汇报结束之后,三位与谈老师对文章进行了评议。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议题由《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副主任李桃老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王誉梓硕士研究生和南京大学王海亮博士研究生进行论文汇报,云南大学游天龙老师和北京大学周飞舟老师与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王誉梓和吉首大学商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邓雅梦的合作研究以《空间叙事与网络圈层化:Z世代“剧本杀”社群景观及其建构逻辑》为题,主要关注Z世代为主体的社群娱乐“剧本杀”,引入德波的景观理论视角提出了“社群景观”概念。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王海亮的研究以《看见动物:数字社会中动物与人类的共生——以对大清河盐场鸟类救助站鸟人的民族志考察为参照》为题,对大清河盐场鸟类救助站鸟人的民族志考察为参照,阐述了从传统动物观测(实地考察观测、鸟类环志、纸质照片墙)到数字化动物观测(监控实录、GPS跟踪、野生动物接收凭据)的技术变革。
两位引谈人汇报结束之后,二位与谈老师对文章进行了评议。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议题由中国社会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童根兴主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曹栩豪、中山大学本科生戴楚娴、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讲师周璇、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冠群和深圳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懿璇进行论文汇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世定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李春玲教授和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游天龙与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曹栩豪、陈丽、夏璐、席德璐的合作研究以《回到高效:数字时代的“科层制”——外卖骑手组织研究》为题,通过科层制组织为切入点,在外卖骑手组织中,原本由组织面对的不确定性难题被置于个体面前,数字技术“刚性”与生产现场不确定性的紧张关系成为个体理性的原动力。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学院本科生戴楚娴、宋培林、陈世丽、陈佳莹的合作研究以《基于公地的同侪生产:字幕组合作性生产的动力及其机制》为题,在文化全球化、互联网勃兴的数字社会语境下,通过对字幕组这一合作性生产行为的动力、机制、维系和影响等进行了较为立体化的研究。
湖北经济学院周璇老师以《吃播:对一种自我损害式劳动的初探与析解——以三位女性吃播的发展历程为例》为题通过对暴食吃播长达六年的网络民族志观察,深描吃播的整个数字劳动历程,展现吃播“自我损害”式身体实践背后的社会状况和行动逻辑。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徐冠群的文章以《媒介·社会·文化勾连视域下乡村儿童的数字成长路径——基于山东潍坊Z村的实践考察》为题,以媒介·社会·文化勾连为分析框架,采用田野调查方法,基于一个村庄中的数字媒介实践展现新媒介技术与乡村儿童日常生活的有机勾连,探讨数字媒介在乡村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懿璇与硕士研究生朱家瑜的合作研究以《展演狂欢与乡村想象:传受视角下土味视频的生产与消费研究》为题,通过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对抖音、快手两个平台的相关土味视频账号进行研究,并对土味视频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
论文汇报完毕后,三位老师分别对文章进行了评议。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作为会议结尾,与其他三个单元不同,主要包含“面对数字社会(特别是chatgpt等),社会学可以做什么?”,以及2023年魁阁学刊的主题发布两块内容。主持人由云南大学社会学系马雪峰副教授担任,其中,第一部分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讲师王立秋老师做引言,第二部分由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游天龙副教授、社会学学会秘书长谢寿光教授发言。
(一)面对数字社会(特别是chatgpt等),社会学可以做些什么?
哈尔滨工程大学王立秋老师,对数字社会学的研究做了充分的文献梳理,他指出,技术研究在我国社会学领域长期被忽视,并进一步指出,数字社会学需要关注到数字技术对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社会结构的重塑,以及将数字的逻辑贯彻在其中。随后,由各位学者轮流发言讨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世定老师站在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面对数字社会,传统社会学面临着方法论的挑战,即传统如“密涅瓦猫头鹰”式的研究很难跟上社会的变化,需要转向未来学的研究,并且要注重模型的建立。其次,他认为,chatGPT会融入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影响到人的行为模式。最后,他在对chatGPT进行详细的技术介绍后,指出chatGPT的发展速度过于迅猛,但GPT的发展需要依赖人类知识作为养料的“喂入”,所以在此基础上可以“喂入”社会伦理学的知识,社会学的任务就体现于此。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老师与刘世定老师观点不同,他认为思维与计算的物质基础是模糊的,并且人类的知识会呈现“飞跃式”的变化,而关于这一点也是模糊的,所以他认为,人类对自身的思维逻辑认识都是模糊的,而自己建立的模型(GPT)则不可能超越人类。其次,他引用潘光旦《童子操刀》这篇文章提出,人类总是不断的强化对“它”的控制,但是却难以控制自己,所以某项新的技术使用不当也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系李春玲老师站在社会分层的角度指出,chatGPT虽说需要不断与人互动以此得到“喂养”,但有学者实验发现,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都是由开发者提前设定好的,“喂养”无法改变GPT的知识体系,因此她认为在未来社会中,掌握技术的人将拥有极大的权力。其次,她引用一个幻想小说,提出在AI革命下,未来的社会中产阶级工作会被淘汰,并进一步的拉开两极分化。
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张乐天老师以社会学的理性化为引入点,指出GPT对社会学理性化的侵蚀,以及对研究方法的冲击,即理性化越高,越容易被GPT所取代,所以张乐天老师强调社会学学者作为经验材料收集者的重要性,强调田野中,研究者所获得的第一手经验,弱化对理论的套用。其次,他指出,中国文化中的人,缺乏自主性、强调依附性,因此在GPT的影响下,少数技术精英可能会控制大多数人,并且大多数人会变成“数字奴隶”,进一步带来各种精神问题。最后,张乐天老师认为应该加强对人的关注。
(二)2023年魁阁学刊的主题发布
2023年魁阁学刊的主题发布包括两期主题,由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游天龙老师和云南大学社会学系马雪峰老师分别介绍。
游天龙老师的主题延续关于数字社会和chatGPT的讨论,他提出四个板块,即围绕数字社会的讨论、AI与社会学的讨论、AI技术的应用性文章、关于数字社会理论性文章的翻译。其中,关于AI技术的应用性文章,他要聚焦于实际的操作层面,而非学术性的文章,并以此助力AI对学术生产力的作用,提高学术生产效率。
马雪峰老师的主题基于我国的基本传统与现实,即建构“乡土重建”的知识基础:从魁阁、清华国情普查研究所到乡村社会大调查,以这一期为平台去回顾和展望从魁阁和清华研究所,一直到现在这样一种乡村社会大调查,有关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特别是方法的回顾和展望。
最后,由谢寿光老师总结,他提出本刊物的的要点在于培养和发展一批年轻学者。针对GPT,他认为,虽然GPT在数据、算力、算法上全面超越社会学学者,但是GPT缺乏来自人的鲜活眼光与认识,即人对一手经验材料的感知与认识,这是机器无法取代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