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站·王台街道徐村新村
古韵桃源展新颜
喜鹊山下桃花源,错水河畔文化村。王台街道徐村新村,辖徐村、岳家、大荒、小荒和周家庄5个网格村,这里“绿水青山胜桃源,沃野田畴美如画”,是一片时时都能唤起人们乡愁与梦想的地方。
展开全文
▲错水河畔,美丽宜居的徐村充满生机活力。记者 梁玉鹏 摄
近年来,徐村新村以新村融合为契机,守住文化兴村主线,加快培育文旅融合发展新平台,在产业融合、党建融合、文化融合、民生融合等新村融合发展中当“排头兵”,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以奋斗的姿态追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愿景正一步步化为现实。
文化小院留人才
古村落展现新气质
4月19日,记者走进徐村,行走在徐村宽阔平整的道路上,“徽调”院墙别有韵味,房前屋后花团锦簇,文化小院里春意盎然,来往村民说说笑笑,村庄处处充满生机活力。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几年前,徐村还在为村庄发展道路怎么走而踌躇不前。“徐村有着3000年的文化历史,孕育了独有的禀赋、气质和灵魂。”徐村新村党委书记韩宗祥告诉记者,“新一届新村党委摒弃了‘千村一面’的同质化发展路径,结合徐村特质和实际,经过一番探索和学习,确定了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走文化强村的发展思路。”
▲红色小院。韩加君 摄
跟随韩宗祥的脚步,记者走进位于村西的一处安静小院,院落外观与周边院落差别不大,但大门打开,富有特色的装修、别致的院落景观让这里透露着不一样的气质。“这里是我们村的科普小院,由新区科协拨付6万元专项资金帮助筹建,目标人群以青少年及村民为主,展品以青少年科普和居民健康体质检测为主。”韩宗祥介绍,在徐村,像科普小院这样的特色小院一共有12处,“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需要广纳人才。为此,村干部和村民贡献自家院落打造了溪庐书庄、民俗小院、文学摄影小院、山海相恋影视传情小院、农文农武农家小院等文化小院,通过筑巢引凤吹响文化艺术人才引进的集结号。”韩宗祥说道。
▲农屋穿新衣。记者 梁玉鹏 摄
▲溪庐书庄。记者 梁玉鹏 摄
文化艺术人才入驻村庄,特色小院吸引八方游客,如今徐村的文艺范儿越来越足。特色小院把文化“种”到村民家门口,通过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文明风尚等主题的文艺活动和文学作品,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文明新风尚逐渐深入人心,村民对家园的认同感和满足感、自豪感也与日俱增。“近年来,通过授予荣誉村民的方式,我们着力引进一批外部优秀人才,建立徐村强大的‘外部大脑’。在前期引进12位特色小院主的基础上,又引进青岛各界企业家、名人、专家等51位荣誉村民。这些荣誉村民为徐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韩宗祥说。
▲武举小院。记者 梁玉鹏 摄
▲红十字文化小院。记者 梁玉鹏 摄
桃花笑迎四方客
节庆搭台文旅唱戏
每年四月,徐村新村万亩桃园的桃花渐次绽放。放眼望去,桃花或在枝头怒放,或在枝间含苞,朵朵桃花相映成美,构成春天最美的画卷。
▲桃花渐次绽放,构成春天最美的画卷。韩加君 摄
4月2日,王台街道第五届桃花源艺术节开幕式在徐村举行。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以及赏花、认养桃树、研学等盛事,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魅力徐村再次成为新区文旅融合发展舞台上的耀眼明星。
据悉,本届桃花源艺术节内容丰富,包含“走进王台品发展”观光游、“桃花有约”——高质量发展看王台摄影大赛、“以你之名,果树认养”扶农助农活动、“云上农产品”地头展、“研学”进徐村、“非遗”茂腔展演、见东连体报馆开馆暨连体报展览等系列文旅、农旅活动。
▲“桃源”写生。韩加君 摄
在前四届艺术节的基础上,本届“桃花源”艺术节积极探索办节新模式,通过政府主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联办的节庆运营模式,利用“桃花源”艺术节的品牌效应,全方位聚集社会资源,提升办节水平,扩大影响力,办节成果惠及村庄和街办企业。“通过做大做强赏花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把‘赏花经济’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农业发展提质增效。”韩宗祥告诉记者。
本届“桃花源”艺术节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集体经济增效、乡村旅游品牌增值。徐村新村在节庆期间与青岛西海岸人才生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达成蜜桃认养意向,推广首日便认养桃树200多棵。目前,桃树认养工作还在持续推广中,蜜桃预售也在同步进行。
韩宗祥表示,徐村新村将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紧紧围绕融合发展的时代命题凝聚共识,整合力量,充分依托、挖掘辖区内丰富的乡土和人文资源,不断创新载体,着力打造徐村特色文化品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完善农文旅融合的桃源文化,以乡村游为目标,全力打造“花语果香”品牌,“以花为媒,以节为友”,走出一条节庆搭台、文化唱戏、旅游兴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
免费医疗暖民心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打针吃药不用花钱,十里八村也没听说这种事呀。”村民李淑芹最近不太舒服,在村里的中心卫生室打点滴,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老人家来了劲头。“吃饭有助老大食堂,看戏有剧院,活动有广场,我们这些老人生活在村里非常幸福。”李淑芹高兴地说。
▲足不出村看大戏。记者 梁玉鹏 摄
近年来,为了方便居民生活,村里持续加大民生项目建设力度,通过开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徐村中心卫生室及剧院等,着力改善民生福祉。
▲家门口有“医”靠。韩加君 摄
“徐村原卫生室只有一名年龄较大的村医,而村里人口多,老百姓看病就医不方便。”韩宗祥告诉记者,2019年,该村建成300平方米中心卫生室,覆盖周边8000余名村民,住院报销比例达90%。2020年,徐村中心卫生室升级扩建,住院床位达到30张,黄山卫生院每天下沉10名专业医务人员到村服务。“为了减轻村民看病负担,我们实行居民医保补充报销试点,由村集体为每名村民每年缴纳50元,凡本村村民在村卫生室住院均全额免费,让乡亲们尽享‘小病不出门,大病不出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合作医疗’的优质服务。”韩宗祥介绍。
走进徐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各种特色功能室一应俱全。“2018年村里建成新区第一家村级助老大食堂,2020年升级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仅可为老人提供方便、价廉、低营利性午餐,还可以提供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乐等六助服务项目。”韩宗祥说。
走进徐村幼儿园,映入眼帘的是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宽敞明亮的两层教学楼。据了解,徐村幼儿园是一所公立幼儿园,始建于1986年,改建于2012年。2022年,王台街道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集中办园,将徐村幼儿园改造提升为“教学设施先进,园容园貌美丽,幼师资源一流”的乡村幼儿园。改造后的徐村幼儿园,在园所环境、办学条件、保教质量方面实现华丽蜕变。
▲村歌文化墙。记者 梁玉鹏 摄
此外,新村打通5个网格村之间的联系,东17路和56路公交车先后进村,村民出行更加便捷。同时,新建1000多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广场和300平方米的徐村剧院,各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新村发展劲头足
全面融合加速振兴
从村庄东头进村,远远就能看见一栋五层的新建楼房,这便是新投入使用的26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兼具多种功能于一体,设有便民服务大厅、乡村记忆馆、乡贤之家等。现在村民只要有事,能在线上解决就通过村微信群找网格员,不能在线上解决就到服务中心寻求帮助,每月15日的主题党日及村民议事会也成为村民问事、说事、解事的“具体日”,沟通渠道打通了,村干部与村民的心贴得更紧了。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也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结束了过去需要跑10多里路到街道办理养老保险等事宜的历史,村民在家门口便可以享受到便捷周到的政务和生活等方面的服务。
在徐村新村,过去其他网格蜜桃有品质、无品牌、没出路,徐村党委为此成立了桃花源销售合作社,共享岳家蜜桃品牌,进一步打开市场,为村民每亩增收4000多元,集体增收5万多元。单单靠发展农业是不够的,于是徐村党委发展多元业态,建成1000平方米厂房1个、30多个商业网点,为集体年增收30万元。新村强化抱团发展,打造利益共同体,出资将岳家网格村闲置集体用房改建成1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出租后年增收10多万元。为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去年6月份,注册成立徐村新村共富公司——王台东聚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带动60多人就业,年增收40多万元。
▲收录机怀旧屋。记者 梁玉鹏 摄
近年来,徐村成功入选“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徐村党委获评“2021-2022年度青岛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一个个荣誉,承载的是徐村大步向前的坚实步伐。“接下来,徐村新村将继续坚持‘一家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起拼、一起赢’的理念,在新村融合发展试点工作中,把盘活网格村资源与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机融合、深度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以项目建设为产业发展的重点,通过项目招引和建设,实现‘融村融心,共谋发展’,全力以赴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韩宗祥说。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
记者:梁玉鹏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本条内容侵害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 ↓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