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湖 如海 燕山 武功 何谓

何谓“燕山运动”?浩瀚如海的“洞庭湖”,到底如何自废武功,把自己玩成“一条河”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30 04:34:06 浏览11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

首衔西山麓,尾挂东海岸。

——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燕山》

燕山在哪里

在中国版图上,燕山处在真正意义上的咽喉要道,是中国最广袤的两片平原之间最显著的界标。

燕山的地理范围和文化内涵也在不停地扩展,以至于“何处是燕山”成为了一个值得首先梳理的问题。

广义的燕山山脉可以用“以貌取山”,通过地貌特征,用排除法来确定。 它是中国大地貌第三阶梯上的一个显著凸起,以此为据:

将属于第二阶梯的坝上高原、阴山、太行山脉排除在外;然后排除第三阶梯上的两片大平原——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处于这些淘汰者包围之下的一系列山地、丘陵,都可以归入广义的燕山范畴。

而狭义的燕山,是以“北京以北、承德以南、近东西走向”的山脉。可以将燕山想象为一条横卧京北的巨龙:

龙尾甩在山海关,张开的龙嘴正好包住延庆—怀来盆地的南北两翼——上颌向西延伸至北京与河北交界处的白河堡水库,下颌向西南方向延伸至关沟,与西山分野。

展开全文

北京古北口长城

站在关沟的南口(也即所谓“北京湾”的拐点),伸出双臂作环抱北京之状,沿左臂向前延伸的山脉(风水学中所谓“左青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燕山(“右白虎”则是太行山脉)。

沿山脊线蜿蜒的内外两列明长城,成为燕山走向的最佳标志物。

燕山运动

真正令燕山声名鹊起的还是上世纪20年代被发现的“燕山运动”和“热河动物群”。这是中国第一批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们早期的研究成果。

1926年,翁文灏出席日本东京第三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时提出以“燕山运动”来定义中生代(距今约2.5亿年—6500万年)中国东部广泛发生的造山运动。

延庆国家地质公园所在的位置曾是距今约18.5亿至8亿年之间的滨海和浅海,在那个时间内,这里沉积了厚达数千米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沉积岩层。这些巨厚的岩层在燕山运动时期被掀起、发生断裂、变形和扭转(如图中远处陡立起来的沉积岩层) 摄影/杨孝

由于当时国际学界的主流观点是中生代为一个构造活动平静期,所以此言一出,当即引起轰动;经过会上和会后的讨论、研究,他的观点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并在环太平洋地带的许多其他地区得到了印证.

“燕山运动”由此成为中国地质学家在国际舞台上递出的第一张名片。

燕山地区多矿藏。就在牛河梁遗址不远处的低山丘陵区,辽宁省建平县早已开始了对地层中稀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摄影/李光

而古燕山北麓的一系列盆地(如北京延庆、承德滦平、赤峰宁城、朝阳北票)中保存至今的化石,就是我们今天所知的“热河生物群”(Jehol Biota)。

民国时的热河省辖有现今的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和辽宁朝阳,基本处在“大燕山”的范围之内;这里大量出土了距今1亿多年的原始鸟类(孔子鸟)、哺乳类(热河兽)动物和被子植物(辽宁古果)化石,填补了生物进化链条上的一系列空白,震惊了世界。

延庆国家地质公园中的恐龙脚印化石。摄影/杨孝

今天的燕山境内,遍布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大专院校地学、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密度之大,全国罕有。燕山运动的重要性,更在于它对中国东部现代地质基础和地貌格局的深远影响。

农牧交错带

尽管相比许多著名的山脉,燕山的长度、宽度、高度都不算特别,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东西延伸的特点,却决定了它自古以来就被赋予突出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京怀柔黄花城,像锯子一样,明长城在燕山山脊上凌厉地划过,给望见它的人们以宣言般的拒绝。摄影/李少白

切穿山脉的众多峡谷,特别是潮河、白河及滦河谷地,是沟通南北的必经要道;几千年来,围绕这里的山川、沟谷、关隘所发生了无数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故事。

中国的季风气候,决定了降水量大致自东南而西北的递减趋势;当年降水量减少到400毫米,适宜开展农耕的气候条件临界点到来,自此向北,便只能从事牧业。

在6000年前的全新世大暖期,燕山曾经是一个温暖潮湿的所在,史前农业文明一度在这里十分兴旺;但随着3500年前暖期的结束,气候转冷,冬季风势力增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南退至燕山境内,这里便成为中国北方一条著名的带状区域——农牧交错带的组成部分。

燕山山脉漫上内蒙古高原的过程中,山峦变得起伏和缓了,变得充满祥瑞之气。摄影/周玉奇

“时农时牧、半农半牧”的特征,雄踞华北平原北方的屏障意义,令燕山成为历史时期内地农业社会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反复争夺的焦点。只要看到那遍布燕山境内各地、时间跨度长达2000年的历代长城遗址,就不难想象燕山对双方而言意味着什么。

不同时期长城的位置变动,指示了南北势力的此消彼长。今天我们在燕山境内能看到的最为显著的一条分界线,是在五百多年前形成的,这就是明长城。

龙庆峡,燕山水系众多。穿过条条峡谷,都是战斗突袭的好地方。摄影/杨孝

随着小冰期到来,农牧界线向南退缩,来自游牧民族的威胁加剧,中原王朝被迫放弃了包括承德在内的燕山大部地区,沿南部山脊走向筑城,重点扼守燕山众多谷地的南部出口,形成一系列以“口”命名的要塞,如南口、古北口、喜峰口、冷口……

防线的收缩并不能给防守一方带来足够的安全感:条条峡谷使入侵者们可以从容地选择攻击路线。

1629年冬,皇太极绕过袁崇焕苦心经营的关(山海关)锦(锦州)防线,急行军渡过滦河、柳河,沿着人迹罕至的狭道穿越燕山,破关直入京畿,是为导致袁崇焕被杀的“己巳之变”,成为明亡清兴的重要转折点。

承德小布达拉宫。在皇都的不远处,就可以体验狩猎的乐趣、体验到高原清迈的感受 摄影/衣志坚

清朝建立后,1681—1820年的一百多年间,清朝康熙、乾隆、嘉庆三代皇帝,为“抚绥蒙古”起见,他们上百次地离开京城,取道古北口或喜峰口以北的谷地前往承德,接见使节、处理政事、举行联欢(即“木兰秋狝”典礼)。

今天,当我们来到燕山,站在某个“口”上,凝视脚下的流水和山头的雄关,远方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回想当年修建关城时民夫的沉重喘息、皇帝北巡时车驾的轻快銮铃、女真骑兵卷地而来的滚滚马蹄、29军大刀队夜袭日寇的慷慨喊杀……

恍惚之间,穿越了千年尘烟。

关于燕山地质的相关知识:

燕山山脉,山势陡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缓南陡,沟谷狭窄,地表破碎,雨裂冲沟众多。以潮河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多低山丘陵,海拔一般 1000米以下,植被茂盛,灌木、杂草丛生,森林面积广阔。西段为中低山地,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植被稀疏,间有灌丛和草地。山脉间有承德、怀柔、延庆、宣化等盆地。沿山脊筑有长城,形势险要。喜峰口、古北口、黄花城、居庸关、东方口、独石口、张家口是燕山长城重要关隘,自古以来是由燕山以北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孔道。有北京-承德、北京-通辽、北京-包头铁路和公路通过。

燕山地质结构异常复杂,具备典型喀斯特钟乳岩地层,更有石灰岩层和石英岩、千页岩、板岩、海蚀岩、沉积岩等,赏石资源非常丰富。燕山所产的石种甚多,有几十类,包括瓦井石、黄蜡石、上万石、雾云石等,也有的将其统称为燕山石。各类赏石多见有灰青、褐色、褚红夹青、纯白、青灰夹黄等,纹理逼真,富有变化,质感古朴,光泽凝重,其形态极为丰富,以象形状物者较为多见。

燕山山脉(广义)属内蒙古台背斜和燕山沉陷带。北部稳定上升,南部大量沉降。燕山沉陷带震旦纪地层极发育,沉积中心的蓟县、遵化一带厚度达万米以上。中生代末发生强烈构造运动,褶皱成山,故称此期造山运动为"燕山运动"。

燕山为侵蚀剥蚀中山,山体呈东西走向,海拔500~1500米,北高南低,向南降到500以下,成为低山丘陵。有云雾山、雾灵山、都山、军都山等,主峰雾灵山,海拔2118米。山地中多盆地和谷地, 如承德、平泉、滦平、兴隆、宽城等谷地,遵化、迁西等盆地,是燕山山脉中主要农耕地区。

燕山运动初步奠定了中国东部的现代地貌。李四光提出的新华夏构造体系包括三条隆起带和三条沉降带,除了其中的第一沉降带和第二沉降带外,都在燕山期开始发育。比如,作为第二隆起带南段的东南丘陵就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发育的,当时是比高得多的山地。作为第三隆起带的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等分隔开中国大陆地貌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近南北向的山地也开始发育。

只要提到洞庭湖,首先想到的一定是 范仲淹《 岳阳楼记》。读书时那可是人人都要反复背诵的,“衔远山,呑 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这两句话,即使过了几十年,仍然铭刻在心。

民间一直传说洞庭湖方圆800里,说明它大,大得像海一样。除了《岳阳楼记》的诗句可证明, 唐朝诗人 孟浩然也被它的气势吓倒,在《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留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一千古绝句。

岳阳楼与洞庭湖

可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玩来玩去,洞庭湖竟然自废武功,差点把自己的命玩丢。到了现在,它似乎已经不再好意思说自己是湖,反而将要变成一条河。

那么,曾经浩瀚如海的洞庭湖,究竟是如何自废武功,把自己玩成一条河的呢?这就必须从头说起。

一,远古时代洞庭湖是“ 南海”的一部分

远古时代是指人类社会进入有文字记载之前的时代。当时的 江汉平原,除了周边山区和丘陵地带,还全部泡在深水中。

长江、 汉水、 澧县、 沅水、 资水、湘水等河流,在冲出山地后,全部汇聚在一个巨大谷盆中,形成一个地跨湖北、湖南两省的巨海,甚至向东伸展到江西湖口一带。

这么大的一片水域,用“湖”来相称并不合适,只有用“海”来命名,才更符合它的体量。那时人们应该称这里为“南海”。如果深挖古籍,还是可找到有关“南海”的些许记载。

二,先秦时期洞庭湖是“ 云梦泽”的一部分

先秦时期,指的是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

在与商、周两朝历史有关的史料中,我们总是时不时发现,会有“ 云梦”和“云梦泽”这些泛地名的出现。许多人总把它们混为一谈,但我认为两者之间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它们应该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时代。

前者应该是“南海”萎缩后,又进一步被分割、解体的产物,后者是河水携带泥沙进一步沉淀后的产物。

有证据表明,“云梦”现在虽然被合称在一起,但其实分指两个不同的区域。就像现在许多大型湖泊一样,虽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但不同区域又有不同的名称。

也就是说,当时的“云”和“梦”,虽然分别指代不同的区域,但两者之间又是连接在一起的。

“云”的范围,很有可能在现在的江汉平原北部地区,“梦”很有可能在现在江汉平原的南部。也就是说,后来出现的“洞庭湖”,应该就是在古代“梦”的所属区域。

由“云梦”演变成“云梦泽”,非一日之功,当然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是到底是在什么时候成为“云梦泽”的,现在已经难以确考。

先秦时期的洞庭湖

三,从云梦泽到洞庭湖

有人说,云梦泽指长江以北地区,并不包括现在长江以南地区的洞庭湖。为了加强说服力,他们甚至列举了这样的证据:《史记·货殖列传》“江陵故 郢都……东有云梦之饶”,《河渠书》“于楚,则西方通渠汉水云梦之野”。

这些记载不容置疑,但并不能成为否定“云梦泽”应该包括长江以南地区的证据。

写文章时人们总是信手拈来,根据自己上下文的需要来描述或记载,难道没提到其他的,就要被否认吗?

洞庭湖的出现,应该是在“云梦泽”进一步萎缩后的产物。随着泥沙进一步沉淀,许多地方陆续露出水面成为沼泽,那些早已出现的沼泽,也开始慢慢成为陆地。

随着“云梦泽”进一步解体,规模进一步缩小,于是原本连接在一起的“云”和“梦”开始挥手告别。长江以北地区仍以“云梦泽”相称,已经被摔出原来主体的长江以南地区的湖泊,开始出现新的名称,它就是“洞庭湖”。

云梦泽与洞庭湖示意图

“洞庭湖”这个名称,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估计没有人能够说清。但是最晚至 战国中期,它已经存在。爱国诗人 屈原在写《 九歌·湘夫人》这首诗时,就已经开始提到它:“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由于地势的北高南低,“云梦泽”进一步沼泽化,上游地区涌来的大量的河流,难以抵达云梦泽,只好主动向南部的“洞庭湖”一带求生存。

在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下,小湖变大湖,大湖又不断膨胀,最后就慢慢变成“ 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

四、 西汉时期洞庭湖进一步扩大

两汉时期,江汉平原的地形地貌,继续在发生变化。变化的推动力仍然只有一个:长江、 汉江的泥沙淤积。

于是现在的 荆江北岸,与汉江南部的三角洲,由伸手想牵,到逐渐合抱到一体。能够最直观反应这种变化的,就是在现在的 监利县境内,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章华台”那里,政府新设置了“ 华容县”。

之所以要设立“华容县”,就是因为这里已经开始成为鱼米之乡,许多人涌向这里,政府要想将他们纳入有效管辖范围,当然得建立行政机构。

东汉时期的洞庭湖

五、 东晋时期洞庭湖扩张到“五百里”

还是那个原因,泥沙越积越多,这里的 三角洲不断向东、向南方向伸出长长的手臂。

沼泽不断出现,陆地不断膨胀,早已走上衰退不归路的“云梦泽”,继续萎缩,锐减近半。源源不断涌来的长江、汉水,继续向南寻找新的分水道。

到了东晋永和年间,长江不仅分出沧水,而且冲入“洞庭湖”周边的平原地区,用无情之手把它们淹没,最终与已经出现的“洞庭波”合并。

也就是说,洞庭湖的规模仍然在扩张。大量的来水,帮它吞食了周边地区原有的陆地。此时的洞庭湖,虽然还没有扩张到“八百里”,但也大约拥水“五六百里”。

南北朝时期的洞庭湖

六、唐宋时期洞庭湖面积达到峰值

唐宋时期,南方的经济活力超过北方,古人对治理长江愈发重视,而荆江两岸成了长江防汛的重中之重。

随着大堤防坝的出现,以及不断的修筑加固,长江的江面受到束狭,导致泄洪不畅,水位开始抬升,洪灾反而来的更多更猛。

人们只好继续抬高大堤,一旦出现五十年一遇或者百年一遇的大水,溃堤决口的惨烈程度反而更大。这是人类在与自然搏斗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现象。

虽然看起来有点恶性循环的味道,但随着人口的增殖,也是不得而为的事情。随后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现象。在溃堤和人为引流作用下,整个 荆江大堤一段,开始形成了所谓“九穴十三口”的格局。

其中“北岸凡五穴六口,南岸凡四穴七口”。当然“九穴十三品”的说法,只是一种概述,荆江两岸的穴口远不止这些。

人们要分流长江洪水,不可能将其导入已经淤积成陆的原“云梦泽”地区,只能将洪水导入南岸的洞庭湖地区。于是,在人力干预的情况下,洞庭湖再度呈现扩涨趋势。

随着洞庭湖的湖盆不断向西、向南伸展,它又相续吞并了已经出现的“青草”、“赤沙”等湖群。

诸多湖泊连成一片,整个湖水面积骤然扩张,于是“八百里洞庭”真正出现。于是,人们在诗文之中,开始使用“八百里洞庭”一词。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写于此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 岳阳城。”

这个时候,就是洞庭湖的巅峰时刻。

北宋时期的洞庭湖

七、明清时期洞庭湖开始萎缩

明清时期,长江含沙量增长,荆江已然变成了地上河。从 明代嘉靖年间开始,明政府应该是采取“舍南救北”的方针,将长江北岸的穴口全部堵住,仅在南岸保留地区保留了太平、调弦两个河口。

通过这两口,将洪水引入洞庭湖。清代仍然延续了明代的老办法。但是,也有许多意外发生。

因为溃堤,长江南岸又突然出现了两个新的河口:“ 松滋”、“藕池”。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于是,长江南岸出现了四口并存分流的局面。

明朝时期的洞庭湖

洪水仍然带来大量泥沙,湖床越淤越高。一遇洪水袭击,洞庭湖一定会出现泛滥四溢的场景。伴随着这种局面的不断循环,湖面继续以猛力,不断向四周扩张。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长江南岸勇敢挥舞,所向披靡,自然在地表下留下伟大作品。

于是,这里出现了“西洞庭湖”与ll 南洞庭湖”并存的局面。到了 清朝的道光帝时期,鬼斧神工仍在肆意表演,洞庭湖的面积一度达到8000平方公里。这是自先秦以来的最高峰。

清朝时期的洞庭湖

然而,一切都在不经意外逆转。湖泊河流与人类相似,也有生老病死之时。

到了近代,洞庭湖在渡过一段时期的“湖生”拐点期后,逐步进入由盛转衰时期。

不久后,这里又突然进入有史记载以来演变最为剧烈的阶段。有专家指出,在100多年时间里,洞庭湖的水域面积,由鼎盛时期的8000平方公里,迅速萎缩到现在的2691平方公里。

这标志着洞庭湖进入到了加速萎缩期。具体的演化过程,可以参照下表。

1852年到1934年洞庭湖湖区变化

有些事看起来不应该发生,但却是真的。

根据历史记载,在咸丰二年(1852年),公安的藕池发生溃口。由于朝政腐败、财政拮据,竟然未能及时修复。

又过了8年,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这里再次发生特大洪水,不仅把原先的藕池溃口面进一步冲大,而且洪流还冲出了一条新的河流,它就是现在的 藕池河。

又过了10年,也就是 同治九年(1870年),湖北松滋发生了溃口事件。由于偷工减料,缺口修堵不牢,结果只过了三年,也就是同治十三年(1873年),这里再次闹出笑话。因为在原地又发生了一次溃口事件,洪水又在这里冲出了一条新的河流,它就是 松滋河。

你们说清朝腐败不腐败?难怪后来被人们推翻。

从此,荆江四口分流入洞庭湖的局面开始形成。这种情况让这里的江湖关系,再次发生巨大变化。

洞庭湖“四口、四水”水系格局

四口之水,夺流改道,不仅淹没了湘、资、沅、澧四水之间己有的三角洲,而且还用蛮力迫使四水改变流向。

四水和四口,在这里相互打闹,相互干扰,彻底打乱了原有的水系格局。

水系格局的彻底改变,使得泥沙更加难以排出,不得不大量淤积在湖内。与此同时,由四口携带来的长江泥沙,又在洞庭湖的西北方向淤积成堆,进而形成新的三角洲,并迅速向东、向南方向推进。

此外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人们不得不围垦湖地,这里开始出现人进湖退的局面。

经过这番折腾,到了民国时期的1935年,洞庭湖的面积已经大规模萎缩、分解?原本一体的水域,竟然被分割成注滋口、岳临、 大通湖、苍梧台、飘尾等五个区块,总计在268万亩。

枯水期的洞庭湖看起来像一条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相当重视洞庭湖及周边地区的治理。但是洞庭湖已经进入分解和淤积的不归路,它的衰老已经无法挽回。

到了2000年,曾经浩浩荡荡的800里 洞庭,仅仅剩下300里。

于是,只要到了枯水期,这里时不时就会出现一条条的身影。它曾经是浩瀚无垠的洞庭湖,但它看起来却又似乎只是一条河。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