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面讲的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道家文化的核心就是智慧!
道家文化认为,无论人们遭遇到了什么,人最需要做的,就是用最恰当适宜的方法,来应对眼前所遭遇的一切。
道家文化,不是用信仰来解释眼前的遭遇,也不是依靠信仰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更不是用心灵鸡汤来安抚自己。
道家文化最讲究的,就是如何用最恰当适宜的办法,来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难题。
说白了,道家文化不讲虚的、不玩虚的,不讲空的、不讲没用的,就讲实打实的用最恰当适宜的办法,来把难题解决掉,即使是面对自然灾害,也离不开这条总原则。
那,如何才能找到最恰当适宜的好办法呢?这就需要道家的智慧!
道家文化,只讲智慧,不讲具体的方法,因为世界上的事情有千样百样,所需要的应对方法当然也是各种各样,世界上不存在一个方法就可以应付一切问题,这种一招鲜吃遍天的方法是没有的。
道家文化,并不注重具体的方法,即使有以往的经验方法,也只是仅供参考,因为一个方法只能针对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当实际情况发生改变之后,曾经有用的方法,就不一定继续有用了。
道家唯一注重的就是智慧,只要有了智慧,就能随时随地想出最恰当适宜的方法;有了智慧,就能根据实际情况,想出以前从未想到过的好方法。
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在古老的《老子》、《周易》中,一定隐藏着什么神奇的方法,只要能够学会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了这个方法,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了。
这个想法,无疑是十分错误并荒谬的,因为他们是以求方法的心态来学道,把道当成了术,他们不理解方法都是由智慧想出来的,即术都是来自于道。
他们也不仔细想想,我们今天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有这么多,如果仅靠以前的方法,怎么可能解决我们现在的这么多新问题?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毫无疑问,只有用新的方法才能应对。
那么,新的方法又是如何来的呢?这就是道家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也正是道家的妙用——智慧。
只要有了智慧,就完全可以根据目前的新情况,想出前所未有的新方法来。
那如何才能拥有智慧呢?这一点,老子早就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了。
老子反复告诉我们,要我们做到处下、柔弱、不争等等,从而让自己的心灵也能达到空灵的境界,这样才能让生生不息的道,作用到自己的心灵上,从而让自己产生智慧。
有了智慧,就可以从千头万绪的事物中,看清真相并抓住关键;有了智慧,就可以根据客观的事物,想出最恰适宜的好办法来解决一切问题。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道家文化讲的是道而不是术,处下、柔弱、不争等等,只是为了进入道的境界,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有人认为,处下、柔弱、不争等等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那肯定是不对的!因为用处下、柔弱、不争等方法,是不可能解决像暴雨洪水这样自然灾害的!
另外,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并不是要我们像水一样的去做事情,也不是要我们去效法水的全部特性,而是要让我们的心灵,效法水的“居众人之所恶”这一个特性,就是让自己的心灵甘愿处下、甘愿卑下,也就是用抛开自我来达到虚空的境界。
有些人把“上善若水”理解为水接近于道,所以人要效法水的全部特性,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像暴雨洪水这样的水,怎么能让人效法呢?
当我们,用老子所教的处下、柔弱、不争来抛开自我,从而让自己的心灵达到了空灵的境界之后,生生不息的道就能在自己的心灵上产生作用。
这时候,只要在自己空灵的境界上,把已掌握的客观情况综合考虑分析一下,就能灵光一闪地看出眼前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继续在空灵的境界上,把问题的关键点、自己的客观条件和自己的目标等因素,再综合考虑分析一下,就又可以灵光一闪地想到一个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好办法。
这就是,道家无中生有的功夫!学道之人之所以要学道,就是为了练就这一手无中生有的功夫。
因为道家文化认为,道是先天的,是虚无缥缈的,却又是对万物生生不息的,即道体虚无缥缈、道用生生不息,只要我们能达到道一样的虚无,道的生生不息自然就能作用到我们的心灵上,我们的心灵一旦获得了道的作用,自然也就拥有了这种灵光一闪的智慧。
这种空灵境界中的灵光一闪,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有了灵光一闪的智慧,就能够灵机一动地想到了好办法,如果智慧不到家,就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
好比两名学生,面对一道从未见过的数学题,有智慧的学生,就能够运用老师教过的基本原理把题目解出来,而没有智慧的学生,却想来想去也想不出还有这么一个解题的方法。
所以,道家文化认为,不管我们遭遇了什么,都必须要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要用最恰当适宜的方法;要有恰当适宜的方法,就必须先要有智慧;要有智慧,就必须先要让自己的心灵,达到虚无空灵的境界;要达到空灵的境界,就必须用处下、柔弱、不争来抛开自我,也就是要效法水的“居众人之所恶”,这才是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的真正含义。
因为一个普通人最不愿意做的,就是抛开自我,如果人能够效法水的“居众人之所恶”,从而抛开自我的情绪私欲,抛开自我的面子得失,抛开自我的一切先入之见和主观成见,摘掉自我的有色眼镜,就能够让自己的心灵达到无我空灵的境界。
总的来说,无论我们遇到什么事情,即使是面临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都要用道家无我空灵的境界和无中生有的功夫,再根据现实中的实际情况,从而想出最恰当适宜的办法,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老子以及早期道家思想,《老子》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谢邀应答!
今天看来,《老子》的思想精髓,就是建筑在“人性本善,不善即恶”的人类文化与文明基础之上的。
“无为”作为老子思想核心,其“不敢为天下先”的“无为”之“为”,指的也就是远古“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诸如“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云云,都是在言“中(衷)”。
至于老子思想核心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就更是直接指向了这个结构“丨左为阳,丨右为阴”的汉字“中”,得以使中华传统文化阴阳整体思维观绵延数千年而不绝!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源点、0点、中点的“中”,不仅造就了当今人类文字(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而且就是位于十字空间坐标之上的一切、全部、所有存在的泉源。(物质实在与精神虚在)
与广大网友进一步深入探讨!
儒家思想主张的是什么道家思想主张什么
在历史上,儒道两家各行其道,各立风标,代表着各自的治世准则,为人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主张,克己复礼,忠孝节义,忠君,孝悌,君仁,民顺,天下大平。
而道家則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虚极静笃,自然而然,念止息停,无为而为。
自古以来,儒道两家无时不在两种理念,两种观点,两种治世之道,两种民风教化之间互相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历朝政治都是在儒道争锋中进行着,势同水火,相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