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行合一的感悟

一个人如果悟透了很多哲学和生活的道理,那他是否一定过出高质量的人生?如何理解知行合一是知难还是行难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4 12:54:25 浏览3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一个人如果悟透了很多哲学和生活的道理,那他是否一定过出高质量的人生

回答这问题。 先弄清楚什么是哲学 用通俗的语言表达 就是 人与自然及两者间关系的科学。 它从研究中 得出 一个指导思维的普遍规律。 它不能改造世界 但它能指导人 如何去改造世界 所以 我们的生活道理 只要正确的。都包含哲学 古代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就把学富五车。又能说善辩的人称哲人 也就是说 你悟透了哲字和生活道理 要有丰富的知识基础 你的言行是否得到人们认可 要看两个方面 否则 称不上哲人 也就是生活质量高的人

一你的言行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比如 你在中国闹革命 却照搬外国经验。 无不碰壁 毛泽东思想之所以伟大。就是把列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与左右倾思想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二 你的言行是否符合你所悟透的哲学和生活道理 学一套 想的另一套 知行不能一致 你的生活质量怎能高?

什么叫生活高质量?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必须承认 即 高质量不是自己夸自己的 而是人们公认的 就是古代哲人 当时能言善辩又学识精通的人很多。为什么史书记载的才几个人呢?因为那几个人被当时社会公认的

那么生活髙质量者。应该指 在精神生活上。 其世界观 即思维是唯物还是唯心 其方法论 是辨证 还是形而上学 要不你学得再透 你的言行不符合社会实际 质量就不高

一句话 有正确思想指导你的思维 你又能理论联系实际 言行一致 那么你生活质量就高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是知难还是行难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专门针对朱熹“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这一观点而提出的对立理论,无论是朱熹还是王守仁提出的观点都是围绕“知”与“行”这两个方面,无论是“知”还是“行”二者都很难,虽然难易程度一样,但重要性不同,【十二十页】认为知行合一,贵在行之。

知与行,虽不分难易,但分先后,分轻重——知先行后、知轻行重。既要知道知行合一的概念,还有清楚顺序。顺序不对,努力白费,对于当下来说,十二十页认为行比知更重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的已经够多了,但真正行的人并不多,只知不行,等于徒劳,体现不出自身价值。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在一个晚上看到一个湖,有晚霞,有飞鸟,不会“行”的人会说真好看,会“行”的人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两个人都知道,但就是有人会有,有人不会用,所以只知不行,等于徒劳,知行合一,贵在行之。

知行合一的概念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

通俗易懂的来理解知行合一就是说,知是只眼睛会了,行是脑子会了,正确的做法是,既要让眼睛会,也要让脑子会,这样才不会枉费时间学习。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有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从何而来?十二十页认为,道就是从知与行中来,有了知与行才有一。《淮南子·天文训》也对道进行了解释:“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是宇宙生成论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想迈好这一步,知和行缺一不可,并相互依赖,无法独立,就像鱼和水一样。所以说知行没有难以之分,只是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重要性不同。

只知不行的后果和影响

其实,只知不行,等于徒劳。学习了某种东西,但是不实践,就等于没有学习,甚至比没有学习此项内容的人做的还差。举两个例子:

  • 例子1: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秦国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 例子2:《亮剑》中的李云龙,只在很小的时候,在一所私塾学习了几天,后来他什么书也没读。大别山是个很穷的地方,吃穿都是很大问题,更不用说学习了,但是李云龙把孙子兵法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打赢了楚云飞,攻下了县城,谈判上赢了旅长。

只知不行,只会纸上谈兵,并且赵括还盲目自信,认为又有兵马,又懂兵法,自然能赢,这个自信其实就是从“知”中来,但是这个“知”只是眼睛会了,脑子没会。导致不会举一反三,不会灵活运用,最终全军覆没,损失惨重。

这也是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原因,所谓一就是二者缺一不可,李云龙最终胜利了,但也是因为他没有“知”战后送到了学校去学习深造,但是对于常人来说,鼓励先知后行,知轻行重,毕竟像李云龙这样无师自通的人才少之又少。

知行合一如何做

齐白石学画虾时,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观摩人物神态。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

1、对于如何学习,十二十页有如下建议:

①阅读

学习最快的方法就是看别人的经验,而书籍就是经验的文字版,读书就是在和比你聪明的人交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然而然就学习到了对方身上的东西,取百家之所长,自然长于百家。

除了书籍,在快阅读的时代,也可以利用文章进行学习,书籍可以增加知的“深度”,而文章可以增加知的“宽度”建议每天阅读半小时-1小时,经过时间的沉淀,自然就会无师自通。

②观察

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

不仅交朋友要这样,学习也是如此,观其行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比如小孩跟大人学习,就是最直接的观其行,如果一个爸爸经常跷二郎腿,孩子也会跟着学。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来说,是最简单的知行合一,作为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哦~

2、对于实践,十二十页有如下建议:

①要有勇敢的心

不要怕错,不要怕被指责,不像赵括那样盲目自信,对于后果自己能把控,就可以多实践。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态是做事的第一步,就像写作一样,光读书,不写作,怕写出来的内容遭到批评,如果是这样的心态,永远不会写文章。

②多实践

李云龙的胜利都是靠多次的战斗经验总结出来的,白居易说过:“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实践来说多多益善,量变产生质变。但是每次的实践都需要有总结,没有总结的实践,最后的结果就是踩过的坑还会再踩一遍

【十二十页结语】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亲自到深山采取草药,向药农询问情况;徐霞客为完成游记,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历经许多城市;巴尔扎克为了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品性和毅力,曾亲自到非洲猎狮;托尔斯泰为了刻画逼真的战争场面,曾亲自前去战场观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实践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验证所“闻”所“见”,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义上的“知”。

就像疫情过后的复工,不仅要懂职场防护,还能会做,会做好,甚至还能辅导别人,这也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虽然是位大思想家提出的科学实践理论,但是并不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心态摆正,敢于尝试,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精髓是什么

谢谢邀请。

知行合一的核心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在强调知与行的统一,知是对事情各方面的了解、思考、成熟,只有明白才有开始行动。行是将那些了解清楚、思考明了的事物付诸实施,并能有所成就。其要领在于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方为知行合一之真谛。绝不能知而不行,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知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