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是中国古代城门、宫殿或陵园的一种高等级标志性建筑,因中间有缺口而得名,“阙”字即来源于“缼(缺)”。随着历史的演变,阙由最早的单阙陆续演变为双阙、三出阙,最高等级三出阙为帝王专用。
西周时期,阙只有周王室和鲁国可以使用。春秋战国礼乐崩坏,阙逐渐在各诸侯国普遍出现,成为各国王宫的象征,秦孝公迁都咸阳时,“冀阙”被当作最重要的建筑首先被营建。
秦始皇陵园的三出阙遗址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三出阙。汉代阙的使用非常广泛,不唯天子、诸侯、朝廷,三出阙则仅限于帝王宫室和陵寝前使用,今四川、河南等地还有一些地方或民间的汉代石阙。
南北朝时期,北魏洛阳城宫城正门阊阖门继承了汉魏以来的阙制,又以围墙将双阙和城门连接,形成了凹字形三出阙城门建筑形制。
唐宋时期,宫阙减少,一般只立于宫城南门外,如长安城承天门和洛阳城应天门,陵阙却非常发达,陵制完备的唐代帝陵在四门外和朱雀门(南门)外的乳台、鹊台都有三出阙建筑,一共六组。
元明清三代,阙制式微,仅皇宫正门还在继续使用,但形制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且其原先作为整个皇家宫殿群的标志性建筑的地位也已经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