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73岁的李女士买来一条鲳鱼,进行处理后食用。谁知那天中午,李女士开始喉咙痛,第二天喉头严重水肿,呼吸困难,送医抢救一周后不幸离世。
被鱼虾等海鲜扎伤后,由于伤口不大,很多人都不放在心上,但有时小伤口会引来大麻烦。
这种菌
又被称为“食人肉菌”
“是海洋创伤弧菌感染,判断患者(李女士)原本手上有伤口,在处理鲳鱼时感染。患者有基础疾病,感染后进展迅速,最终因器官衰竭离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陆远强2月10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李女士送医前一天早上买来鲳鱼,处理、烹饪后食用,因家属当时都不在家,过程中具体发生了什么不清。午饭后,她感觉喉咙痛,第二天早上加重,伴吞咽困难,被送至院,进急诊没多久就呼吸困难、失去意识。经气管插管抢救,情况暂时稳定,医生诊断为喉头严重水肿引发呼吸困难、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等,检测结果显示感染海洋创伤弧菌。
据浙大一院在其微信号发文介绍,创伤弧菌又被称为“食人肉菌”,这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如果被这种细菌感染,细菌会在人体内快速扩散,50%~70%患者可会在一到两天内出现皮肤肌肉坏死、脓毒血症,进而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很多病人会因此截肢,休克病人死亡率高达50%~75%。
如果接触到被这种细菌污染的海产,如被海洋鱼类、贝类、虾等刺伤,或手上有伤口接触到,或食用生蚝、生鱼片等,可能感染此菌。由于李女士有多年的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在4年前做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此次被创伤弧菌感染后病情凶险并进展迅速,急诊专家团队与“死神”来回拉锯了一周,李女士还是因多器官严重衰竭离世了。
处理海鲜时
一定要注意这些事
再次提醒大家:千万当心这种菌,不要再让悲剧发生。
“创伤弧菌也叫海洋弧菌,它与霍乱弧菌、肠炎弧菌并列为人类感染疾病之三大弧菌之一,这种细菌相对罕见但十分凶险,像海鱼、虾、螃蟹、贝类、海胆等海洋生物都可能会携带,由于毒性太强,又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浙大一院急诊科主任陆远强说。
展开全文
虽然相对罕见,但浙大一院几乎每年都会接诊到相关病例,其中有被海鱼、虾刺伤的,也有吃了生腌梭子蟹的。这种细菌虽然凶险,但其实完全可以预防。
1、戴手套处理海鲜
在处理鱼、虾、蟹等海产品时,戴好手套等防护用品。
2、被扎到及时处理
一旦不小心被扎到,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挤出伤口中的血,等手干了以后用碘伏涂抹消毒,可以外用一些抗生素药膏。
3、伤口明显肿痛马上就医
观察一段时间,如果伤口明显肿起来了,就要马上到医院来。和医生讲,有被鱼、虾、蟹扎到手的经历,以便于快速定位和处置。
4、高温烹煮海鲜
创伤弧菌最适宜的生存温度是30至40摄氏度的海水,高温烹煮可以有效杀死细菌。避免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鲜,尤其是贝类(如牡蛎)。
5、避免伤口接触海水
预防创伤弧菌,还要尽量避免伤口接触海水。
研究显示,存在酒精性肝硬化、基础肝病、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肾衰竭等慢性病或有酗酒习惯的人群,感染风险较常人增高,因此这些高风险人群或免疫力低下的人尤其要注意。
来源: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
流程编辑:TF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