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 新会 广中 陈皮 记载

深度调研:《本草纲目》记载陈皮“广中为胜”,其实不是指“新会”?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9 21:43:05 浏览10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最近有读者朋友留言,说很多官方媒体和自媒体在关于新会陈皮的报道中,常引用明代著名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柑橘皮时提及的观点“广中来者为胜”,又因这位读者热衷于研究古籍,在对比了众多资料后发现李时珍提出的“广中”,其实并不是“新会”,而是泛指“广东中部地区”。

读者朋友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

无独有偶,最近老李在整理相关记录新会陈皮的古籍材料,发现了一些广为流传的新会陈皮故事与历史时间点之间出现了矛盾或疑点,于是以如下文字去记录和去捋顺一下新会陈皮的历史时间线。

要说明的是,本文章内容不针对前人口述或者族谱记录等故事的真伪进行验证,只是提出疑点、观点、论点等。文章中老李先放下观点的对错,只就证据而言,希望能激发更多陈皮爱好的思考和对史料的挖掘,以便完善关于新会陈皮的历史脉络,填补发展历史的空白。

老李更认为,只有清晰地了解过去的历史,才能更好地发展新会陈皮的未来。

(温情提示:正文字数为6800字左右,阅读时长约15分钟,如不想详细阅读,可直接跳到最后一段看结论)

本草纲目系列书籍(@晒柑皮 供图)

展开全文

一、《本草纲目》指出柑橘皮“广中来者为胜”,其“广中”就是“新会”吗?

目前争议比较多的是关于《本草纲目》中柑橘皮的描述,是这么记载的——

橘皮,纹细色红而薄,内多筋脉,其味苦辛;柑皮,纹粗色黄而浓,内多白膜,其味辛甘;柚皮,最浓而虚,纹更粗,色黄,内多膜无筋,其味甘多辛少。但以此别之,即不差矣。橘皮性温,柑、柚皮性冷,不可不知。今天下多以广中来者为胜,江西者次之。然亦多以柑皮杂之。柑皮犹可用,柚皮则悬绝矣。

李时珍《本草纲目》(@晒柑皮 供图)

从文学层面去解读上述文字,可以理解为几个意思——

老李认为这句话意思就很明白了:“广中”对应是“江西”,而可查在明朝时“江西”又称江西布政使司,疆域大致与今天江西省相当。

这里科普一下,在近代史上,“江西”和“广东”都是南方柑橘大省。

以广东地区的梅县、平远县、紫金县、潮汕地区、怀集、河源、阳东、阳西、恩平、肇庆、龙门县、阳春都是比较有名的广东柑橘产地,有肇庆皇帝柑、四会砂糖桔、廉江红橙、新会大红柑等等。

而江西盛产的柑橘品种有温州蜜柑、脐橙、南丰蜜桔、朱红桔、金柑等,其中赣南脐橙是江西赣州的一大名产,也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显然,从“广中”对应“江西”者,就不是“新会县”这个小范围。

但那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虽然“广中”对标“江西”,其就是代表“新会”呢?

根据《新会县志》记载,晋末就设有“新会郡”

先看看《新会县志》的记载,在晋末就明确了“新会郡”的称呼。

再看看当时的文献“元代《经世大典》”有记载:李恒入据广州,坐等张弘范军至。闰十一月十四日,宋降卒戴宝报告行朝动向说:“益王死冈洲(州),广王屯新会县之崖山,缚草架木为宫殿,凡千余楹,有船七百艘,军士尚众,山海道渡,两昼夜可抵其所,舍舟莫能往也”。

翻译过来就是:“元军李恒进驻广州,在十一月时候有降元的宋兵来汇报,说南宋益王在冈州死了,而广王驻军守在新会崖山,开山砍树建宫殿,拥有千百艘船和大量士兵,从水路去崖山需要两日,因陆路不通,要去崖山须走水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明朝以前的史料文献记录,在提及到“新会”时也用到了“冈州”(新会在古时也被称为“冈州”),因此李时珍如果要明确表示“新会”,应该会用“冈州”、“新会”等,而不是“广中”。

《新会风物》刊物中关于《本草纲目》里涉及陈皮观点的解读

同时,老李也采访了新会本土历史研究者“@晒柑皮”,其认为首先将“广中产为胜”翻译为“新会产为胜”,是在一本由江门市民间文艺协会出版的刊物《新会风物》文章中提出的(见上述图片),此后该观点被多次引用和传播,才有了今天的“广中就是新会”一说。

老李认为,我国地大物博,有产柑橘的地方,就有“陈皮”。

到这里为止,老李认为李时珍说的“广中来者更胜”,并不是明确特指“新会”的陈皮,而是“广东中部地区出产的陈皮”,即广东中部地区产的柑橘皮制成的陈皮,即包括“新会”在内的临近多个柑橘市县产区,即下图中的粉色区域所示,皆为“广中”。

1952年的粤中行政区图,也就是广东省的中心区域,目前“粤中”则多对应粤西、粤东、粤北时使用,少单独提及

二、南宋灭亡前的最后一个元宵节,宋人在新会崖山举办“海上传柑”

新会自宋元时期就属于广南地区(广东南部),宋《鸡肋编》记载:“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可见宋元时期新会所在的广南已盛产柑橘。

另外,也有诗歌记载,对于崖山时代宋室已经吃用到新会当地柑橘,如宋末元初诗人刘辰翁在凭吊崖山之战时就写道:“天涯客鬓愁成缕。海上传柑梦中去。今夜上元何处度。乱山茅屋,寒炉败壁,渔火青荧处。”

诗中提到的“海上传柑”,是指宋朝元宵时节的习俗“传柑”活动,大文豪苏轼曾在诗里记述了自己在元宵参加宣德楼御宴后的场景:“归来一点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将宫廷的“柑”作为礼物,带给在家中等候的妻子。

“海上”即新会崖山所面对的银洲湖水域,也就是指南宋的临安被愿君占领,赵昺遁湖、广等地逃亡,后至新会“崖山”屋山临海,立朝第二年时正月十五,南宋元宵有“传柑”的活动,而“海上传柑”当指在新会崖山地区举办。

正好崖山之战发生当年元宵节后的二十天左右,而此时的新会还没有被元军侵占,因此老李推测,其诗句中所用“柑”就是来源于新会地区的“柑”了。

在新会崖门镇“崖山海战”遗址纪念馆展示的地图

三、历时40年的宋元战争,直接推动了岭南地区的农业发展

以崖山海战为结局的灭宋战争,历时40余年的战争,虽然实现了统一,但战争过程中元军的残暴与对人民的杀戮,激起了南宋广大官兵、士人、各族民众的强烈反抗,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就是这一历史时期涌现的抗元民族英雄。

同时,残酷的战争也引起了南宋人民大规模南迁,他们或啸聚山林进行武装反抗,或“抗节遁世”隐姓埋名,或举家南迁,开辟田野,或迁徙海外。南迁之民带来了江南的先进生产技术,先进文化,对岭南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岭南地区除了广州、潮州等地早已开发外,总的来说还是山少平原多田少未垦地多,而布满河流水网,南迁的宋民带来了江南和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当地的土著居民结合起来,共同耕恳开发那广阔而又有良好自然条件的荒地,逐少改变瘴地为适宜丰产的农业地区,具体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临安沦陷后,南宋朝廷开始南下逃亡

第一,宋民南迁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陈乐素先生据黄慈博先生所著《珠现巷民族南迁记》,宋时先后从南雄南迁的合计有七十多姓,加上同姓而异宗的,达到近一百姓人家,分布于岭南各地和珠江三角洲其他各地,为开发地广人稀的“南方烟瘴”之地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

第二,宋民南迁兴修水利,扩大农用,带来先进生产技术。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女真人乌古孙泽任广西两江道宣慰副使金都元帅府事,“两江荒远瘴病,与百吏接”,他在左右两江“募民优健者四千六百余户置雷留那扶十屯,列营堡以守之。破水垦田,筑八竭以节泄,得稻田若干亩,岁收谷若干石为军储,边民赖之。”

第三,宋民南下逃亡的路上,把农业新品种移入岭南地区。岭南地区盛产热带水果,如荔枝、菠萝之类,但不产西瓜,至宋末元初北宋人南下后始广泛种植西瓜。《大德南海志》记录载:“按《五代史》云胡峤为萧翰掌书记,随翰入契丹,得契丹破回绝时种,以牛粪覆棚而种之,大如中国冬瓜,其味甘,因名。广东自至元归附后,方有此种······今岭南有之,遂为土产。”这里说的宋人把西瓜种带入岭南,使之成为了南方的土产,这是移民入粤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真实写照。

综合来看,据《新会县志》等地方史的记录,新会茶枝柑的最早记述,是宋代时期在新会圭峰山、牛牯岭、古兜山等山林中发现的。新会茶枝柑从野生桔树品种移植到新会平原区后驯化而来的,其野生种群多分布于古兜山脉、牛牯岭和圭峰山脉河谷地带。而宋人南下,为新会本地的柑橘种植技术带来了许多更新,包括原本种源于古兜山、圭峰山等山地种植的新会柑,改良为“水田”种植的新会柑,提高了产量。

中国历朝代的气温变化

四、明清“小冰期”对柑橘等农作物的影响,引发南方地区柑橘产业的崛起

据研究,中国古代的平均气温出现了几次大波动。从隋朝到北宋时期,中国处于中世纪温暖期。当时的农业带已经向北移动到了辽东、敦煌一带,而从唐末的公元880年开始,气温开始逐渐下降。

到南宋时期,中国再次进入了寒冷时期,如历史文献中出现了太湖出现了结冰现象,福建的荔枝被冻死等记载。此后,中国的平均气温就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这种气温下降的趋势一直持续到了明清时期,也就出现了“小冰期”。

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而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而明清小冰期就主要从这两方面在影响中国。在温暖时期,农业区得到了扩展,粮食作物的成长速度得以增加,粮食的单产量得以提高,中原王朝的经济实力加强,为中原王朝的强盛奠定了物质上的基础。例如中国历史上强盛的西汉、唐朝都处于温暖时期,而东晋、南宋则处于寒冷期。

以宋代的新会为例,当时并不是宋代的经济发达之地(当时广东地区是宋朝的南蛮之地,如苏轼等人屡次被贬,都是流放南粤,可见其在北方统治者心中的“荒芜”),也比不上苏杭的鱼米之乡。

但到了明清时期的气候变冷(特别是北方严寒的持续时间变长),则加速了南方热带区域的减少,许多“瘴气”未开的地区变成了可以耕种的农田,特别唐、宋时期尚未开发的云贵高原、珠江流域以及福建山区,都在明清时期被开发,使得全国的耕地面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全球性的大气候变化背后,也是明清时期经济的进一步南移,如过去两宋时期是“苏湖熟,天下足”,到明清时期已经是“湖广熟,天下足”。

特别在明朝末年,北方出现了“赤地千里”的局面,流民失所,但是南方依然是风调雨顺,歌舞升平,可见南北差距之大。

这样的大背景下,对比寒冷的北方,温润的南方就更适合农作物,特别是柑橘产业的发展了。

南方一年四季温度偏高,低温时期几乎没有,而柑橘最佳的生长环境温度在15摄氏度以上,这也为柑橘更好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先天因素,因此明清以后关于柑皮、橘皮的文献记录比宋元以前要多,也是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南方大量种植柑橘有关。

清朝《本草备要》中关于陈皮的记载

五、关于历史文献中“广陈皮”和“新会陈皮”的记录,两者并不对等存在

关于新会陈皮广为流传的故事,莫过于南宋官员黄广汉和夫人米氏奉诏前往临安,用柑皮熬制汤药为杨太后服治愈乳疾的典故。故事中杨太后问起这种中药材时,米氏便为药材取名“广陈皮”。因为“广”的繁体字头下一“黄”字,取“廣”字为名,寓意广东产柑,黄家所创。

但老李认为,黄大人和米氏的献药是“族谱事迹”记录,其中是否文学创作的成分,老李不得而知,但如此事当真发生,后必有“广陈皮”之名声传世,可惜目前除了族谱记录外并无其他古文献记录(如有文献古籍等,欢迎读者朋友们提供佐证)。

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丹溪手镜》是目前可查最早出现“陈皮”字样的古籍,此前均以橘皮、柑皮等名称出现

虽然橘皮柑皮等记载自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便有,但直到元代由其最著名的医学家朱丹溪所著的《丹溪手镜》中才出现了“陈皮”字样,此前的医书典籍均以橘皮、柑皮等名称出现。

而关于直接表明区域属性的表述“广中”、“粤中”等有明显地区属性的陈皮记载,都是自“明朝”以来才出现,特别是“广中陈皮”、“广陈皮”等频繁出现,从下面的古籍医典中就也可以论证。

明1505年,《本草品汇精要》首次记载陈皮道地产区为广东,载:“橘,主胸中疲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道地广东……”

明1596年,《本草纲目》记载:“橘皮,纹细色红而薄,内多筋脉,其味苦辛……今天下多以广中来者为胜,江西者次之。然亦多以柑皮杂之。柑皮犹可用,柚皮则悬绝矣。”

明1612年,《本草原始》记载:“橘,生江南及南山川谷,今江、浙、荆、襄、湖、岭皆有之。”又引“时珍曰:今天下多以广中来者为胜,江西者次之。”

明1618年,《删补顾生微论》记载:“橘皮味辛性微温。无毒。入肺、脆二经。产广中者良,陈久者良。”

明1622年,《雷公炮制药性解》记载:“陈皮,味辛、苦,性温,无毒入肺、肝、脾、胃四经。主下气消食,化痰破结,止呕咳,定霍乱,疗吐泻…产广中,陈久者良。”

明1624年,《本草汇言》载:“橘皮性温,柑柚皮性冷,今天下多以广中橘皮为胜,盖因香辛而烈故也。江西者次之,台衢者又次之。”

明1644年,《药品化义》载:“用广产者佳,取其陈久,燥气全消,温中而不燥,行气而不峻,故名陈皮。”

明1647年,《本草乘雅半偈》载:“橘柚生江南及山南山谷,今以广中都称胜。素华丹实,皮既馨香,又有善味,尤生于洞庭之包山。过江北则无,故曰江南种橘,江北为枳。”

清1681年,《本草详节》载:“陈皮,味苦、辛,气温。生江南,惟广州者胜。”

清1694年,《药性纂要》载:“黄橘皮释名陈皮,色红陈久为佳,产广中者力胜,去白曰橘红。留白则守胃和中,去白则消痰利气。”

清乾隆年间,《番禺县志》载:“橘白,华赤……以广陈皮为最,味亦甘美。”

1757年,《本草从新》载:“橘皮……广产为胜,皮厚不脆,有猪棕纹。陈久者良,故又名陈皮。”

1786年,《本草辑要》载:“橘皮广中陈久者良,故名陈皮。陈则烈气消,无燥散之患。半夏亦然,故同名二陈汤。”

咸丰年间,《噶玛兰厅志》载:“陈皮、橘皮也,以广中陈久者良。”

1833年,《本草述钩元》载:“自广州来陈久者佳,真广陈皮,猪鬃纹,香气异常……”

光绪年间,《潮阳县志》载:“陈皮即橙橘皮。晒干为之粤中药材称为第一。”

而关于明确出现“新会”字样的“新会陈皮”等历史文献资料,则是明代开始,集中现于清朝的医典文献中。

明末1609年,《新会县志》对新会土特产进行介绍:“陈皮、枳壳、巴豆,益母草、香附……”

清1695年,《本经逢原》载:“橘皮苦、辛,温,无毒。产粤东新会,陈久者良……橘禀东南阳气而生,故以闽粤者最胜。其逾淮而北,则变为枳,此地气使然,与人之乡音习俗无异……”

清乾隆年间,《新会县志》载:“馀甘俗名油柑,苹婆药之属,陈皮邑出者佳。”

清1741年,《药性切用》载:“新会皮即新会县橘皮。性味辛温,微苦微燥,人脾胃而理气化痰,和中快膈。久服亦能耗气。橘白:即新会白,功专和胃进食。橘红:即新会红,又名杜橘红,力能利气化痰。陈久者良,化州者胜,勿伪榴皮。会皮:古名陈皮。一种广皮,单取外面薄皮;即名广橘红,功专入肺。理嗽散寒。连白功同陈皮,而性稍烈,阴虚肺胃燥热者均忌。”

清乾隆年间,《广州府志》载:“橘皮人药以广陈皮为贵,出新会者最良。”

清道光年间,《新会县志》载:“柑树如橙……而果皮又以新会皮为尤佳,入药去白,用能祛痰,与橘红同功。”

清道光年间,《广东通志》载:“橙橘若柚而香,雅脾,甘香沁齿,入口融化,性辛,可醒酒,又有水橙似柑而差大,皮甜可食,广南橙子出新会者佳。”

清1846年,《植物名实图考》载:“广东新会系橙为岭南佳品……”

清1862 年,《本草害利》载:“广东新会皮为胜,陈久者良,故名陈皮。福建产者名建皮,力薄。浙江衢州出者名衢皮,更次矣。”

清1879年,《广州府志》载:“橙皮辛,性温,主消肠胃中恶气,兼醒宿醒,实甘香沁齿,又有水橙似柑而差大,皮甜可食。广南橙子出新会者佳,顶有纹如圆圈,土人以此辨真伪。”

清光绪年间,《新会乡土志》载:“柑皮之独可入药,为他地所不及,则尤其特别者也……(陈皮)岭北人甚重之,盖经北方霜雪地,香倍于常。”

1930年《药物出产辨》载:“陈皮,产广东新会为最,四会、潮州、四川所产者,俱不适用。”

1932年《本草正义》载:“以广东化州产者为佳……其通用者,则新会所产,故通称曰新会皮。”

1934年《开平县志》载:“甜橙多产于新会,本地出者多是柳橙,不如新会产之佳。”

1946年《潮连乡志》载:“橙以新会为著名,近城源清、礼义两地所产最为上品,树以老为贵……前时新会土贡,每年八月摘色清味颇淡者,至京香甜。”

总的来说,元代以后的“广陈皮”已经被广泛认可并入药使用,其多被记录为“广中”、“粤中”这个大区域产的陈皮,而“新会陈皮”则多出现于清朝中后期的文献中,这显然是一个陈皮品类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即新会陈皮在“广陈皮”这个大类目中渐渐脱颖而出,几乎经历整个明清两代近“四百年”时间的“市场选择”。

1840年版本《新会县志》记录的新会地图

六、总结:新会陈皮的名声,在历史进程上不是“一蹴而就”的

首先,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广泛流传《本草纲目》关于“广中”的准确定义就是“新会”,只能笼统地表述为“广东地区的中部”,因此网上大量关于李时珍对新会陈皮的认可的引用,并不准确。

其次,新会柑的种植的确自宋朝以来便有,其应用的历史也有数百年,但宋代“米氏以广陈皮治疗宋后乳疾”的典故只能说是“族谱中的故事”,并没有直接的历史素材论证,而广陈皮的出现也开始于明朝,盛于清朝,因为对应米氏和广陈皮的关联,只能说是族谱上的故事记录,老李对此考证仍有所保留。

再者,南宋末年的北人南迁为岭南地区带来了农业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会乃至广东的农业发展,这里对新会柑从山上移植水田奠定了基础;加之明清时期“小冰期”的出现,让北方柑橘产业遭受了极大的打击,而南方的广东、江西等地区则因为气候条件改变,彰显了明代后,特别是清朝时南方地区的柑橘农业优势。

最后要说的,综合气候和人文因素,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新会柑”和“新会陈皮”不是一蹴而就地成为“道地特产”,而是随着宋、元、明、清历代诸多医家在陈皮应用中不断摸索,才认可了“广陈皮”乃至后来“新会陈皮”的名声,也才有了现在的“新会陈皮”。

如此看来,新会陈皮经历数百年才得来之“名声”,实在不易,值得我们去珍惜并且保护它。

特别鸣谢:新会本土历史研究者 @晒柑皮 的文史资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