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求 发展方向 辨别 天赋 偶像

参考“偶像”辨别孩子的天赋性格及自求发展方向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9 18:41:03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中国人有“抓周”的习俗,摆一圈物件供周岁的幼儿自由抓取,借此判断幼儿的性情及未来成型;又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谚语流传,意指通过小孩子的言行表现,能预见他长大后是否有成就。

这不科学,但有一定合理性。毕竟“兴趣”对个人性格形成的驱力很大,而且现代心理学认为个性形成的萌芽期是3周岁以前,7岁之前孩子获得人生80%的智力。结合人性需求演变规律,及孩子对“偶像”的选向及变向,还可更准确些辨别其天赋性格及自求发展方向。

一岁左右的幼儿,从会叫妈妈、爸爸开始,已经萌芽“自我意识”,逐步把自己与身边的他人、它物区分开。

三五岁的儿童,经常力不从心,够不高、跑不快、搬不重、打不过……还被各种管制,于是盼着自己快快长大,能够像“大人”那样想干啥就能干啥。

在需求和外力的驱动及客观环境影响下,儿童开始以“偶像”做心理加持,帮扶自己的内心更强大些。对于“偶像”的选择,儿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向:

展开全文

一是以养活他的“大人”为“偶像”。近水楼台先得月,父母通常是儿童的首选。这样的儿童“依赖性”较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指望父母。他或很听话,或很任性,本质上都是“依赖”。

即使父母俯首帖耳,表面上他是“皇帝”,内心里仍是“太监”。在外面展示“强力”,他习惯拿“我爸(妈)怎么厉害”说事。

二是以养活他的“大人”的“偶像”为偶像。比如父母拜关公,他也拜关公;父母拜财神,他也拜财神;父母拜“上帝”,他也拜“上帝”——与前者相同的是,他离不开对父母的“依赖”;与前者不同的是,他追随父母,树立了超越周边现实的“偶像”形象,其内心追求相应更远大。

三是以别人为“偶像”。比如很护着他的“孩子王”。这表明他内心已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或对父母的管制不满,或认为父母不如“孩子王”强大……虽然吃喝拉撒睡仍然靠父母,但他在心理上已经超越了相应生理需求对象的拘囿,实现了相对“独立”。

四是以别人的“偶像”为偶像。比如“孩子王”拜关公,他也拜关公;“孩子王”拜财神,他也拜财神;“孩子王”拜“上帝”,他也拜“上帝”——跟着父母拜的儿童,一旦父母断了他的衣食,他立即屈从,把关公、财神、“上帝”丢在一边。

跟着“孩子王”拜的儿童,父母断他的衣食,他首先求助于“孩子王”;得不到充分帮助,他会以关公、财神、“上帝”为精神支柱,努力自谋生计。实在迫不得已了,他或许暂时身体回归父母,心里依然“瞧不上”父母。

五是自主确立“偶像”。比如动画片里的奥特曼、变形金刚、超人、蜘蛛侠、蝙蝠侠、孙大圣等。这样的儿童心理较早超越周边的现实,摆脱父母及衣食住行对他的牵制,向往更强大的成长愿景。

随着成长,他心中的“偶像”必然一再更迭,但不改变他对自我及人生更高、更强、更远大的追求。对其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把他对“偶像”的向往与现实实践的学习、成长及未来结合起来,避免他迷失在“偶像”的唯物教条、或唯心虚拟的文图、游戏、影像当中,走一段人生弯路。

总之,“偶像”是个人寻求的对自己内心的加持。它能反映出婴幼儿童具有“依赖型”还是“独立型”的天赋性格,及其拘囿于现实或超越现实的心理发展特征及阶段——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偶像”无对错,关键在大人的洞察及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