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简 古杉 天台 南宋 万年寺前

诗路天台┃《万年寺前古杉》南宋•释居简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9 14:33:04 浏览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千载万年门外树,铜柯铁干古髯须。

鹤归空误单华表,鹿走徒羞五大夫。

自厚本根虽磊砢,不烦枝叶衒敷腴。

栋梁大厦知多少,落落群空只一株。

展开全文

释义:

万年寺:天台山万年禅寺位于天台县西北的万年山麓,八峰环抱,双涧合流,气象不凡。东、西、北三面,有明月、娑罗、香炉、大舍、铜鱼、藏象、烟霞、应泽等八座山峰环抱,景色清幽。

清朝状元画家钱维城的《台山瑞景》图中,有一景是万年福海。他的画中有说明:“万年寺,在县西北八峰山,唐太和时建。其东南十里为罗汉岭,下为铁船湖。传有罗汉曾泛铁船于此。两涧水,自寺门合流,萦纡南出。沿涧皆巨杉,郁郁苍苍,盛夏不见炎晷。旁峙一小山,曰“钓山。”壑内怪石礧礧,猿经鸟伸,不可方物。晋僧昙猷尝憩此四顾,有真福地之羡。”

铜柯铁干:多用以形容刚劲、苍郁的树枝。

元•宋旡《西湖酒家壁画枯木》诗:“铁干铜柯嗅不香,苍云玄烟润将滴。”

“鹤归空误单华表”:即“鹤归华表。”

典出晋•陶潜《搜神后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

鹿走:比喻繁华之地变为荒凉之所,暗示国家沦伤,同时以鹿比喻中央政权,多见于兴亡之间的争夺政权的战争。

五大夫: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禅泰山,风雨暴至,避于树下,因此树护驾有功,按秦官爵封为五大夫。

典出《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磊砢:壮大貌、高耸貌。

两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万楹丛倚,磊砢相扶。”

李善注:“磊砢,壮大之貌。”

敷腴:喜悦貌。

唐•杜甫《遣怀》:“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仇兆鳌注:“敷腴,喜悦之色。”

落落:稀疏、零落。

汉•杜笃《首阳山赋》:“长松落落,卉木蒙蒙。”

释居简(1164年-1246年)

南宋临济宗僧,诗人,字敬叟,号北涧,俗姓龙,潼川(今四川三台)人。

出生于一个世代习儒的书香之家,自幼对佛学便有着浓厚的兴趣,青年在潼川的广福院圆澄得度,后游历各地寺院,求学于诸高僧、名僧。

1205年左右,居简住台州般若院之报恩寺,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

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

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作为诗僧,他在诗中写了僧寺之中禅僧间弹琴同调的生活和感受,其中又隐含了对于尘世之间现实生活深深的厌倦之意。

有《北涧文集》、《北涧诗集》等。

万年山万年福海与万年寺

万年山是天台县西北角一大景区,与天姥山遥遥相对。山中秀峰林立,潭瀑叠藏,风景奇丽。近矮远高的岗阜,构成了“八峰团拱,双涧合流,山外青山,扶余无穷”的壮观。“而前后左右,巨杉老柏,古桧虬松,直者、曲者、跛者、睡者、高覆横卧者,千寻百围,与石同色,俱经千百年物。”

清朝状元画家钱维城的《台山瑞景》图中,有一景是万年福海。他的画中有说明:“万年寺,在县西北八峰山,唐太和时建。其东南十里为罗汉岭,下为铁船湖。传有罗汉曾泛铁船于此。两涧水,自寺门合流,萦纡南出。沿涧皆巨杉,郁郁苍苍,盛夏不见炎晷。旁峙一小山,曰“钓山”。壑内怪石礧礧,猿经鸟伸,不可方物。晋僧昙猷尝憩此四顾,有真福地之羡。”

东晋高僧昙猷首先来此开山筑室,唐代高僧普岸仰仗神虎引路于此择址建寺。唐太和七年(833年),高僧普岸来此创建“平田禅院”,会昌(841年-846年)中废。大中六年(852年)号镇国平田。后梁龙德中(921年-923年)改福田。宋雍熙二年(985年)改寿昌。建中靖国(1101年)初毁于火,崇宁三年(1104年)重建,号天宁万年。绍兴九年(1139年)改报恩广孝为光孝。明复为万年。清顺治初(1644年-1661年),毁于战火,僧无碍重建。民国11年重修,后藏经阁等又遭火灾。

南宋时期,万年寺达到鼎盛,不但殿宇逾千间,山田上万亩,僧侣众多,香客云集,其规模列天台山各大寺院之首,成为饮誉海内外的禅宗名刹,被列为南宋的“十大名刹”。宗风远播,盛传东洋,成为日本曹洞宗和临济宗祖庭。

古人还将“万年柱”(指房屋的房柱)与国清松、塔头风、华顶雾、高明钟,合称天台山名胜“五绝”。

994年,天台县成立万年寺修复委员会。1997年万年寺被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万年寺大殿修建落成开光。现在是天台山佛学院所在地。

万年寺地处万年山麓,八峰环抱,双涧合流,气象不凡。东、西、北三面,有明月、娑罗、香炉、大舍、铜鱼、藏象、烟霞、应泽等八座山峰环抱,景色清幽。东溪、西溪,如玉带一般绕过寺院左右,至寺前汇合后向南流去。寺前平畴沃野,故名“平田”。从风水学讲,很附合“负阴抱阳”、“瑞气葱茏”的气象。清道光吏部尚书汤金钊楹联“露气春林,月华秋水;晴光淑景,芳草远山”,颇能道出这里幽旷萧远之韵致。明朝的王思任在《天台山记》中,把天台山诸景依次分为十五等,万年寺以“绕肠雄气,满腹古文,郁郁苍苍,扶余穷北”列第六。清朝史地学家齐召南在他编著的《天台山方外志要》中,把“八峰绕翠”列入天台十六景之一。

寺周有应心泉、三井潭、铁船湖、万马渡等风景,其中万马渡位于万年山片塘头殿下的山涧中,色彩斑斓,数以万计的巨石,蜿蜒二三里,恰似万马竞渡,故名。当代科学家认为万马渡是第四纪冰川遗迹。

摄影:夏文娟、不谢、戴韶华、 卢鹤龄 等

诗路天台┃《送张无梦归天台》 北宋·夏竦

诗路天台┃《刘、阮妻二首》 唐·元稹

诗路天台┃《桃源洞》 明·潘碧天

诗路天台┃《寒岩寺》 元末明初·张昱

诗路天台┃《石梁》 北宋·夏竦

诗路天台┃《国清寺》 北宋·夏竦

诗路天台┃《桐柏观》 北宋·夏竦

诗路天台┃《赤城》 北宋·夏竦

诗路天台┃《天台道中》 北宋·夏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