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农 九旬 跳河 引起轰动 刺刀

南京九旬痴呆老农跳河,口中大喊全体上刺刀,查明身份后引起轰动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9 09:37:06 浏览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2014年冬天,一个晴朗温暖的日子,一位名叫孙建勋的九旬老人坐下门口晒太阳,家里人正在厨房忙碌着做午饭。突然,孙建勋老人好像接到什么指令一样,径直向家门西边的一条小河冲去。

村里刚好有人路过看见老人就要落水,便过去拦截。不过他们还是晚了一步,孙建勋老人冲进水中,大喊着:“全体上刺刀,二狗子,把我大刀拿来,给我杀!”

几人合力将老人救上岸后,孙建勋老人挣扎着:“别拦我,敌人已经冲上来了,必须要守住这条河,人在阵地在!”

老人的力气似乎很大,都快要从几人手中挣脱,老人儿子听到声音急忙跑了出来,看到自己父亲这种情况,他连忙跟众人说:“他老人痴呆又犯了,这真是谢谢你们了。”说完就带老人回屋换衣服。

看他儿子的这个反应似乎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可九旬老人为何会有如此怪异的行为,让很多人都十分不解,他的儿子也回答不上来。

孙建勋

展开全文

而这件事恰好被回村的一个记者看到了,他对老人的身份十分感兴趣,便跟老人接触。在跟老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聊天后,这名记者才终于整理出了孙秀清的真实身份。

孙建勋其实本名叫作孙秀清,1921年出生在南京高淳县,家境说不上富裕,但也还过得去。他从小就被家里人寄予厚望,所以取名孙秀清,还将他送到南京读书。

在父母的期盼下,孙秀清学习也十分不错。可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平静的学习生活被打破。日军攻占了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孙秀清被日军的残忍的、恐怖吓坏了。

日军

他逃回了高淳老家,在家中他想起日军犯下的暴行,恨得咬牙切齿。他决定要弃笔从戎,参军抗日,可是家里人并不允许。孙秀清就趁着夜色逃出家,向南方去寻找军队。

往南方走了两天,他还真遇到了一个征兵处。孙秀清跑过去抢着要报名参军,当征兵处的人问他姓名时,他想了想说道:“我叫孙建勋”。于是就这样,孙秀清改名孙建勋,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37军第60师的一名士兵。

孙建勋当兵之后,跟随37军南征北战。在南昌会战中,孙建勋作战勇猛顽强,用一把大刀砍死了7、8个日本鬼子,他也因此晋升为连长,战友们还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孙大胆”,打仗不怕死。

国民党军

1939年9月,日军同苏联在诺门坎爆发战斗,日军战败受挫。想要从中国战场上找回自信,于是便想要入侵湖南长沙。湖南是当时我国的产粮重地,武汉已经失守,长沙必须要守住。

一场持续两年半的长沙保卫战爆发,孙建勋所在的37军参与了三次长沙保卫战。在第三次战斗中,日军是最凶狠的,也是我们打得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孙建勋的连队受到命令坚守新墙河阵地,并且还是死命令绝不允许阵地失守。孙建勋也知道这次战斗绝不轻松。

日军开始进攻了,孙建勋他们因为有新墙河的优势,将日军的好几次进攻全都打退了。日军见进攻失败,便开始用炮火轰炸,妄图消灭我们的防守部队。

当轰炸过后,日军又开始进攻,孙建勋又一次打退了日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孙建勋一直坚守了四天,没有叫过支援。虽然有河阻挡的优势,可孙建勋的部队依旧折损过半。

第四天夜晚,长沙下起了大雨。对孙建勋来说这是非常糟糕的情况,他看不见对岸的动作,孙建勋也提醒战士格外小心,防止对方偷袭。而日军的确准备了敢死队,趁着大雨悄悄地潜过河。

此时孙建勋他们还没有发现敌人来袭,日军已经到了岸边,突然朝着阵地开枪,孙建勋身边的战士瞬间倒地了十多个。孙建勋也第一时间发现了敌人的位置,端起机枪就拼命地扫射,可是敌人接着大雨的掩护越来越多,眼看就要突破他们的防守了。

这时,孙建勋这边又遇到难题,子弹打光了。看着越来越多的日军,孙建勋红着眼睛吼道:“全体上刺刀,二狗子,拿我大刀来。”

大刀队

二狗子叫刘二狗,是孙建勋最喜欢的一个战士,平时都让他跟着自己。二狗子急忙将大刀递到孙建勋的手中,接过刀后,孙建勋怒吼一声跳下阵地喊到:“杀!!!”便带领战士们冲向河边。

孙建勋挥舞着大刀,每一刀都能终结一个鬼子的生命。战场上,日军似乎都十分惧怕这位杀神,离他远远的。孙建勋砍死一个敌人后,怒吼着冲向另一个敌人,日军见他如此勇猛,暗地里用枪瞄准了他。

一声枪响,孙建勋栽倒在泥水里,防线很快失守了。正当日军要越过防线时,我们的援军到来了,愤怒的火舌收割着敌人的性命,日军丢下一地的尸体,逃回了对岸。

孙建勋中弹倒地了,不过他并没有死,而是昏了过去。战友们打扫战场时,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孙建勋,赶忙将他送到了后方的医院。在医院里,孙建勋被治疗后,脱离了生命危险。在孙建勋将要醒来时,他的口中还在喃喃着:杀,守住阵地,血战到底。

醒来后,孙建勋第一句话就问:“阵地守住了吗?”医生回他道:“守住了,我们赢了,日本人撤了!”听到这个消息,孙建勋才放松下来笑了起来。口里重复着:我们赢了!

养好伤后,孙建勋又回到了部队,再次拼杀在抗日战场的第一线。他的勇猛让让他的上司大为欣赏,后来又了解到他曾上过好几年学,是个有学问的人,便觉得他是可造之才,就将他介绍到黄埔军校进行学习深造。

进入黄埔后,他就成了关麟征手下的学员,可是在黄埔学习还没毕业,抗战就结束了。他认为日本人已经被赶出中国,他当兵的目的也已经达成,就复员回到了老家高淳,教村里小孩子学字。到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孙建勋也只是当一个小学教师,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黄埔军校

国家和平之后,孙建勋也没有提起过他曾当兵打鬼子的事。久而久之,谁都不知道他曾为中国抗战立下大功。只是有时候,他还会偶尔翻看旧的军事杂志和报纸。

逐渐地,孙建勋步入老年,他的行为也开始让人们感觉奇怪。一年的夏天,孙建勋的家里刚收完麦子,用袋子装着放在屋里。临近傍晚,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孙建勋跑到屋里扛起麦子就冲到了河边,将麦子一袋一袋摞在河边构建了一道防御工事,他静静的趴在工事里,看着河对面不说话也不动,谁来劝都不好使。

直到他的儿子回来后,才将孙建勋带回了家。后来到医院检查才得知,孙建勋得了老年痴呆症,会做出一些怪异的举动。医生也说他可能会做出曾经记忆最深刻的事,最好还是有人看着他,将家里的联系方式贴在他身上,防止他走丢了。

回来后,儿子就将联系方式缝在了孙建勋的衣服上。从父亲怪异的举动中,儿子猜测父亲曾经当过兵,还打过日本人,要问孙建勋呢,他却什么也不说。

孙建勋

还有一次,晚上下大雨,他冲出家门就往南边跑,嘴里还念叨着:“我找不到部队了,要赶紧去长沙,守卫长沙。”他一路跑到了大街上追着一辆车跑,司机见有人追赶就停下了车,孙建勋追上之后,就对司机说:“快带我去长沙,我的部队在长沙,敌人要打过来了。”

司机是个退伍军人,他被老人问得莫名其妙说道:“现在早就不打仗了,大爷,你哪来的呀?”,说着他看到了孙建勋身上的联系方式,就联系了孙建勋的儿子。儿子赶到后连声感谢,司机问清了事情原因后,顿时眼眶就红了,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给他敬了一个军礼。

在此后的日子里,老人时不时地就会重演一遍长沙保卫战,村里人也都知道有一个打过仗的疯老头,对他说薛岳(他曾经的战区司令)、关麟征时,他还会站起来敬礼,村里的娃娃没少戏弄他。直到2014年冬天,他冲进河里,才被一名记者挖掘出他曾经的身份和事迹。

有人说他忘记了家人,忘记了现在,却从没有忘记他要救这个国家,去保卫她。

面对外族侵略,中华民族从不曾退缩,无数的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才铸就了我们新的中国。虽然很多人和事都被时间埋没了,但他们的精神却一直在民族血液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