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回应诗人食指「耍流氓可以,义正言辞地耍就不好了」你认同她的说法吗
余秀华回应诗人食指“耍流氓可以,义正言辞地耍流氓就不好了“,这句回怼,让人十分反感。
食指以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指责余秀华狭隘的个人情调和缺失的社会责任感,过份吗?在我看来一点也不过份。
余秀华本人由于经受过苦难,生活的局限,使她的见识,修养和情操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困境中能照进一缕阳光;沙漠里寻一处绿洲;午后躺在院子喝杯咖啡,人生足矣!要求她思想境界提高到忧国忧民,承担起诗人的社会责任,要求真的过份了。
食指明显的鄙视和指责,让她敏感的心灵和强烈的自尊心无法忍受,于是愤怒回击:食指“耍流氓可以,义正言辞的耍流氓就不好了“,这种回击真不受人待见。
犹如见到一个用文言文骂街的村妇,是一个被冠以“诗人“的乡野村妇;看来,一个人会不会写诗不重要,提高修养却很重要。
她若流泪申辩,我会陪她一起辩解:她若沉默,我会默默支持她,即便她咆哮愤怒,我依然高看她一眼;可是她以“耍流氓“回怼,却无法认同。
为什么说诗人是天才又是疯子你怎么看
“诗人是天才,也是疯子。”
首先需懂得什么是天才。
对于天才,很多人有很多种解释。
我则以为,天才等于三分爱好,三分悟性,三分努力,一分机遇。
也许有很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待我一一道来。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喜好。每个人的喜好不尽相同。有的人喜动,有的人喜静,有的人偏爱文科,有的人偏爱理科。这是由个人的性格,气质,基因,受影响程度等内在原因造成的。
一个人不爱好诗词,对诗词不感兴趣,是绝对成不了诗人的。
就像盖房子,这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免谈。r
对于悟性,每个人也不同。悟性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你喜爱理科,自然对文科悟性就差一些。
作为诗人的悟性,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就是要有跳跃地思维方式,要有联想地思维方法。
你看到明月,即会想到思念。你看到风雨,就会联想到忧伤。看到美景即会惊喜。看到残景,即会悲伤。
实际上,悟性与感性是相辅相成的。
要写好诗词,还必然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这就需要经常的,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
这个知识,分两方面。一方面是掌握词语,及写作的一些要领。这大多是在学校完成的。
另一方面是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等。没有这些知识,你写出来的东西,必定牛头不对马嘴,不符合逻辑。会闹出天大的笑话来的。
另一点是机遇。说是机遇,不如说是自己给自己机会。
任何事,都是要干起来才算的。上面的条件都具备,你却不动于写。一切还是白搭,等于没有。
对于诗人是疯子的说法,我也深有体会。
前几十年,我没有写过任何东西。只在村里人有红白喜事或春节时,编几幅对联。也是随干随了。
近两年,我迷恋上了诗词,并爱不释手。不再十分关心柴米油盐等琐事。
别人看到,很不理解。写那东西,一不当吃,二不当喝,费心费脑,不顶钱花。真是神经病。
神经病不就是疯子么?
谢邀!谢阅!欢迎讨论!
王国维为什么要自沉于颐和园的「鱼藻轩」
对于王国维的死因,前辈学者们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大致有为清王室殉节、为传统文化殉节、担心北伐军迫害、怕欠罗振玉的钱还不上这些原因。当然,欠钱之说已经被相关学者否掉了,罗振玉和王国维是真正的君子之交,不存在有逼王国维还钱的事儿。
不过,一般来说,还是为清王室殉节和为传统文化殉节这两个显得靠谱点,原因就在于他自杀的地方——鱼藻轩。
鱼藻轩这个名字不是没有来历的,古人起名都讲究风雅,喜欢附丽诗词,鱼藻轩正是得名于《诗经·小雅》里的“鱼在在藻,依其于蒲”一句。
东汉最著名的经学家郑玄,对这句话曾有过自己的见解。藻,水草也,鱼之依水草,犹人之依明王也。
王国维本人是国学大师,对四书五经可以说是烂熟于胸,自然是知道鱼藻轩得名之源以及郑玄的这句注解的,他选择在鱼藻轩自沉,就是表明了他的殉节之志。
当然,说担心北伐军的迫害也不是没有缘由的,毕竟在这一年,北伐军就枪毙了叶德辉和王葆心两位学者,王国维也因此事多次表示不想再受一点辱。
个人觉得,王国维早存死志,北伐军对学者文人的迫害是让他最终选择将心动付诸行动的导火索。所以才会有王国维遗书里开头著名的那句话: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