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 | 市政协委员李楠静:推进社区医养结合发展
“我是华西医院肿瘤科的医生,提案关注的是社区医养结合相关的内容。”市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放疗科主治医师李楠静说道。
从2003年进入华西临床医学院学习开始,李楠静就一直关注着成都医疗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作为一位在医院深耕20年的“老兵”,在成都经历多轮疫情防控的冲击后,她敏锐地捕捉到社区医养结合、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管理、新药特药购买等问题直接影响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据介绍,当前,“医疗+养老”的医养结合新模式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群推崇,我国医养结合相关政策也不断加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持续完善,医养结合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我查了这方面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成都市60岁以上老年人320.8万,老龄化率20.61%,已进入中度老龄化,并呈现高龄化、少子化、空巢化、失能化等特点。”李楠静介绍,截至2021年末,全市有养老机构558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748个,社区养老院234个。
李楠静认为,当前,成都社区医养结合发展在制度创新方面有待加强,社区医养结合涉及民政、卫生健康、人社等多部门,其管理机制亟须以协同创新来打破现有的行业壁垒、职责交叉、业务交织等问题。同时,医保支付政策仍较保守,当前医保支付政策不同程度地遏制了医养结合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放开,积极推出长护险支持养老事业发展。
“建立由市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市民政、发展改革、教育、人社、财政等多部门分工协同机制,探索将医养结合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将医养结合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督查和绩效考核范围,促进工作落细落实。”李楠静提出,鼓励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支持部分具备条件的二级或一级医疗机构转为康复、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等,同时,进一步提高医养结合服务有效供给,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疗联合体管理,与医联体内牵头医院建立预约就诊、双向转诊等机制,实现“日常护理及治疗”与“入院治疗”无缝衔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长乐 摄影 魏麟潇 何思甜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