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学 小学 铃声 许堡

上学记|许堡小学的铃声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8 23:20:04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文|张刚

往年,许堡村的村民们,没有手表也不担心,要么看着太阳估算时辰,要么就听着许堡小学上课的铃声下地劳作。

许堡小学——甘肃省通渭县鸡川镇许堡中心小学,建于1936年。

这座历史悠久的村小学,坐落在许堡村坡下社三队。

校舍建在山脚一处平台上,枕着巍峨的“塌山“,清澈平缓的显清河从山脚下环绕而过。

山拥水抱,是一处天然的风水宝地。

当太阳从东侧的大湾山升起,金黄的阳光笼罩了校园,随着一阵清脆的早自习铃声,整个乡村都苏醒过来了。

许堡小学的大铃铛,是人工铸造的,应该是铝合金材料,呈银白色,差不多和一个小西瓜那样大,声音清脆悦耳,比电铃声音好听多了。

这个大铃铛是挂式,就挂在马清凤老师的宿舍屋檐下,腔体中有一个鸡蛋形的铁疙瘩作为铃锤,铁疙瘩上拴一根细绳,垂下来,老师伸手就能够着。

到打铃时,负责每周值勤的老师,拉住铃绳,牵动铃锤,“当——当——”!

铃声就是命令,一天的教学工作,就在这清脆悦耳的铃铛指挥下有序进行。

许堡小学纪律严明,学习氛围浓厚。

学校每周要安排一位老师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称之为值周,每位老师轮流进行。

值周老师要早早到校门口进行巡查督导,检查学生有无迟到,在课间巡查课堂秩序,对逃课、打闹的学生每周要进行点名批评;

教室卫生每天一小检每周一大检,都由值周老师带着其他班主任进行。

展开全文

值周老师有一个16K大的纸夹子,有每个班级的信息,到周末就根据这些检查情况,评定每个班级的名次。

更重要的是,敲铃的工作由值周老师负责,其他任何人不能去乱敲,尤其不让学生乱敲。

值周的老师总是认真负责,掐着表看着点,准时准点,按课表上的时间,敲响上课下课的铃声。

校园并不大,铃铛也挂在校园西侧教师宿舍的正中央位置,因此靠窗的同学能透过玻璃看到。

当老师还在讲台上兴致高昂地讲课时,有些屁股痒痒的同学,已坐不住了,不停地扭头朝铃铛的方向看,希望值周老师赶紧敲响下课钟声。

教师的宿舍与办公室是一体的,一人一间或两人一间,并不大,靠墙一张床,靠窗户一张书桌。

马清凤老师就坐在书桌前备课,抬起头就能看到整个校园的情况。

要是有值周的老师也在上课,来不及打铃或忘了打铃时,她就看看时间,走出来把钟敲响。

每位老师敲铃风格也不一样。

有的男老师敲得短暂急促,而女老师则敲得舒缓悠长。

尤其是马清凤老师敲铃,不疾不徐,有节奏有韵味,带着音乐的调子,仿佛那铃声也能治愈学生心中的焦燥情绪似的,感到特别舒坦。

因此在学校学习时间久了,能够根据铃声听出是哪位老师在打铃;

甚至周边的村民,长年累月听这铃声,也能以铃声辨别老师。

尤其是马清凤老师值周,村民会说,听这铃声,应该是马老师值周。

曾几何时,铃铛对同学有着非凡的吸引力,大家都想去敲一下铃铛。

有时值周的老师还没下课,看着到点了,便让某位同学去帮着敲一下。

得到这个光荣任务的同学可乐坏了!

撒着脚丫子狂奔到铃铛下面,扯起铃绳儿,铛铛铛铛,敲个半分钟,这才在同学羡慕忌妒的眼光中,带着一脸的骄傲回到教室。

而更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会在大课间或晚上打扫卫生时,瞅瞅校园内没有老师,赶紧扯起铃绳乱敲一下,便做贼似的慌谎张张地逃回玩耍的学生堆中。

自从有了这所小学,多少孩子实现了读书的梦想!

又有多少孩子,在这清脆悦耳的铃声中启蒙,在这清脆悦耳的铃声中度过了一个充实的童年。

多少年后,这么多从这里走进大学、走上工作岗位的同学们,仍然对这个铃铛怀念不已。

“两件事读书耕田”,在许村这片土地上,体现得最为充分。

许堡小学不仅仅是学生的精神家园,也是当地农民伯伯的精神图腾。

谁家的孩子学习好,谁家的孩子聪明、勤奋,谁家的孩子是班长,谁的孩子得了奖,都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有了这铃声的召唤,当地的村民们的生活便仿佛有了寄托,有了希望。

有些农民伯伯,在地里耕田,远远听到早晨大课间的铃声响了,也吆喝一声,让毛驴停下来。

拍打一下双手的泥土,掏出烟袋,卷一锅旱烟,坐在地埂边,远远望着学校操场上孩子们来回奔跑,叭嗒叭嗒有滋有味地抽一会儿。

大课间是20分钟,同学们要做广播体操。

没有喇叭扩音器,学校经过选拔,由一位声音洪亮的高年级同学领做,效果比电子广播还要好!

做完之后再回到课堂。

远在山间地头的农民伯伯看得饶有兴致,甚至满脸堆笑,不用说,那校园里大概有他们的儿子或孙子在上学。

有时地里几位大人在忙碌,忘了时间,看看太阳,亮晃晃快挂在正中,便问:这到啥时候了?小学的大课间过了,下课铃儿响了没?

或者说,放学的铃儿响了没?

响了得回去给娃做饭了。

“走!回家做饭了,小学放学的铃儿响了!”

这铃声能传多远呢?

顺着风大约能传五六里路远。

附近几座山上的农民,都有听着这铃声干活的习惯。

尤其是到中午11点40下课的铃声响了,农民伯伯便解下犁套,扛起犁头,和着学生的步子回家。

铃声如同军号,也如同奋进的战鼓,催人奋进,使人警醒。

多少代人的童年,就是在这铃声的陪伴下度过。

等这些稚稚蒙童长大成人,在人生逆旅中,听到驼铃声声的歌谣,情不自禁想起那回荡在校园上空、回荡在山间地头的铃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