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会 志愿服务 坚守 志愿者 一线

“如果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70岁红会志愿者坚守志愿服务一线十年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8 22:36:15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如果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70岁红会志愿者坚守志愿服务一线十年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王春红

“我一个人献100次,还不如100个人每人来献一次,如果身体允许,我愿意一直干下去。”作为青岛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市南中队的队长,魏文团因无偿献血接触到志愿服务。2012年躬身入局后,他一干就是十年,一年365天,他几乎天天在岗,无偿宣传献血知识、招募献血志愿者、陪护照顾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办理遗体和器官捐献手续……,他以“春蚕”“蜡烛”自喻,以“奉献自己照亮他人”为使命,不遗余力地在无私奉献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献血一万七千毫升 志愿服务两万五千小时

“填写完这些内容,就可以到那边做健康检查了。”在永旺爱心献血屋,经常上午9点一开门,就能看到魏文团忙碌的身影,拿上宣传折页,开始一天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和宣传招募。

事实上,今年70岁的魏文团曾经也是长期献血队伍的“主力”。2005年11月他到青岛中心血站第一次捐献血液。“我平时身体很好就没怎么去过医院,第一次看到又粗又长的针头,心里紧张极了,”魏文团告诉记者,在工作人员的解释下他打消了顾虑,成功地捐了血液,再后来又捐献了血小板。“当时已经50岁了,献完血后身体也没有感到不适而且恢复得很快,我觉得自己还有余力为社会做点贡献,就坚持了下来。”从2005年开始至今已经捐献全血5次,血小板19次,折合献血量共计17000毫升。2012年,一次捐献血小板的过程中他了解到还可以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从此之后便开始一边献血一边做服务,直到60周岁退休之后献完最后一次全血,“不能献血,就继续为献血这件事做点贡献吧!”于是,他从一名献血者,“变身”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志愿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中,魏文团说,作为一名有着长期献血经验的亲历者,由他来宣传无偿献血应该更有说服力。无论风吹飘雪的寒冬腊月,还是骄阳似火的高温酷暑,不管在哪里他都是一干就是一天,“只要献血屋不打烊,365天我会一直在。”魏文团笑着说道,“用我女儿的话说我这义工比正式工还忙!”2016年魏文团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截止到2023年1月,志愿服务时长达25000小时。

展开全文

温馨、细致、耐心的献血服务让魏文团成为很多献血者嘴里的“魏大哥”。

“每次来永旺献血屋献血,看到魏大哥就很开心,因为他的耐心叮嘱和心理安慰,我顺利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献血。在魏大哥的带动下,我现在会固定来永旺献血屋献血。”无偿献血者李先生说。

前段时间血液库库存紧张时,魏文团来到献血站,他把献血站制作的宣传牌全都摆在宣传橱窗上,让过路的行人都能看到,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拍照,大家主动参加到献血队伍中来。为了让献血者留下献血时的精彩瞬间,他主动让献血者拿着宣传牌,给献血者拍照,鼓励献血者发到朋友图里扩大献血宣传工作。他主动为献血者消毒、测量体温,给献血者送开水,讲解献血流程和基本知识,使献血者在献血时消除顾虑。他不仅给献血者讲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使献血者勇敢留下血样,最终成功地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还为捐献遗体器官的人士,热情讲解如何办理登记手续等工作。

青岛首位无偿陪护员 3年陪护13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要学春蚕到死丝方尽和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这是魏文团的微信个签,也是他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成为志愿者以后魏文团的工作主要围绕“三献”展开,即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器官捐献。除了普通志愿者的身份,同时他也是岛城首位无偿造血干细胞捐献陪护员,全程陪同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对他们的生活起居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

2022年10月8日和10月9日,青岛市第151例和15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俞钧文和郭天雨分别入住青大附院的一个房间等待捐献,与他们同住还有魏文团。房间里只有两张床,魏文团就睡在一个旧的且已经塌陷较深的沙发上,坚持了6天,毫无怨言,全程陪护,直到几天后两人都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尽管住宿条件差强人意,但魏文团在陪护时仍尽心尽力,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咱们志愿者该做的。”

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大夫要求一天的饮水量至少是3000毫升。青岛市第13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董皓,没拿喝水的大杯子。魏文团就以330毫升的矿泉水瓶为量杯,将水烧开后晾凉,再灌进瓶子里,每天给他量11瓶水喝。为了方便造干捐献者如厕,他用外卖盒的塑料杯制作简易尿壶,“我把他们当亲人,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他们的年龄也和我孩子差不多大,我能想到哪一步就为他们做到哪一步。”

有一天半夜一点,董皓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后感到腰部酸胀,魏文团就起来,与董皓背靠背坐着,帮他拉伸,一直到两点,直到董皓的症状得到缓解后他才安心睡去。“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他还会给我发消息送祝福,每个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都是心怀大爱的善良的人啊。”魏文团说道。

魏文团告诉记者,早在2020年11月,陪护青岛市第99例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去济南市立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是魏文团第一次做无偿陪护志愿者,今年是魏文团做无偿陪护志愿者的第3年。“青岛去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西海岸三人、崂山三人、市南三人、李沧两人、莱西两人。”魏文团对每一位陪护的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名字都如数家珍。2015和2018年魏文团两次获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五星级志愿者”。截至2023年2月份,魏文团共陪护了13名青岛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造血干细胞捐献“动员剂” 志愿服务一直在路上

“年轻的时候我也是一个工作狂。”魏文团笑着说道,退休之前他在铁路工作,退休后他将工作热情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志愿服务行业,普及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动员人们捐献造血干细胞。魏文团在接受采访时还不忘给记者科普:造血干细胞存在骨髓里,通过打动员剂可以把细胞通过血液传送出来,血液流出以后是在机器上分离。

魏文团是造血干细胞的外部“动员剂”,近年来魏文团在宣传献血的同时,也向献血者、献血咨询者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魏文团说:“很多人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认识不足,我以现实例子加以说明献造血干细胞是和献血小板一种采集方式,年龄18~45周岁符合献血条件就可以登记留下血样,无损捐献者的身体健康,一旦配型成功检测合格就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我也想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更多的人,可惜我超了年龄了。”魏文团的话语中带着惋惜。但年龄并没有阻止他奉献的脚步。

他积极从事遗体捐献宣传工作,到遗体捐献办公室值班,为前来咨询、办理遗体捐献手续的公民答疑解惑。他还与其他志愿者一道去糖球会、大集、公园、福宁园宣传遗体捐献和服务、宣传小九月等器官捐献救人等事例。

2018年魏文团得知一对夫妻想要捐献遗体和器官,由于两夫妻无法到现场,他便利用业余时间往返近40公里,先后去了3次给他俩办理好相关手续,夫妇二人动情地说:“魏大爷的服务真是令我们感动!”

自2016年以来,经魏文团说服动员,已有52人同意捐献遗体并办理相关手续,目前已知道的有4人遗体成功捐献。他本人也于2014年3月办理了遗体、器官捐献手续。对于未来志愿服务的打算,魏文团明确表示:“如果身体允许,我愿意一直干下去。”

市南区红十字会也对魏文团多年志愿服务给予了积极地肯定,“作为市南区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魏老师一直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服务在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线,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也有了更多的人加入了无偿献血和志愿者的队伍,对我们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市南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郑宝东说。

郑宝东表示,近年来,正是因为无偿献血队伍中活跃着一批像魏文团一样热心红十字事业、无私奉献爱心的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推动了市南区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不断发展。据了解,自2009年实现首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以来,市南区已成功实现捐献14例,平均每年100多人造血干细胞留样,为白血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市南区红十字会也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帮助,为更多的家庭重燃生命希望,让爱的暖流在市南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