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 大难 直播 回顾

直播回顾 养娃三大难:怎么养,怎么教,怎么管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8 09:10:05 浏览1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上周五中午的直播,讨论了三个话题。

怎么养:关于挑食

第一个话题,来源于分享给大家的一本我特别喜欢的绘本《吃掉你的豌豆》。

这是我看第一眼就爱上的图画书。

故事里的老妈,为了让女儿吃掉豌豆,做出来的各种“许诺”,不得不让我回忆起小时候每次吃药的场景。

小时候,我是个宁愿打针也绝不愿意吃药的孩子,为了让我能把药片吃下去,每次都要重演我和我妈的“许诺游戏”

“我要买山楂片!”

“好,买。”

“我要买大白兔!”

“好,买。”

“我要买午餐肉!”

“好。”

“我要好多好多盒!”

“好,给你买100盒。”

最后,总会以“把整个百货商店都搬回家”为结束,我就不得不努力吞下药片,但是,十之八九,都会吐出来。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我的嗓子眼真的细。

展开全文

回到故事中。

这是个有关“挑食”的故事,类似的题材有不少,但是从这样角度切入的却很罕见。

故事中,妈妈为女儿黛西挑食的问题大伤脑筋。为了让她吃掉盘子里的豌豆,妈妈不禁搬出各种条件诱惑。可以吃冰淇淋,可以晚睡,可以不洗澡,可以不收玩具,可以养宠物,可以买自行车,可以买巧克力工厂,大火箭,去游乐园玩一周……

但黛西就是不为所动,“我不爱吃豌豆”几个字说得越来越坚定。最后实在没办法,就对妈妈说,“妈妈把小圆白菜吃了,我就把豌豆吃掉”。结果正中妈妈死穴,俩人开心地吃起了冰淇淋。

关于挑食,我和大家分享几个我的观点:

(1)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不一定只存在于“胡萝卜、白菜、芹菜…”中,可以有许多替换物;

(2)对于某些食物的“不喜欢”往往是暂时的;

(3)如果自己热爱烹饪,能够巧妙地把胡萝卜变成让“讨厌胡萝卜”的娃根本看不见闻不出尝不到,那么,我必须竖起大拇指;

(4)如果自己本身偏食,可能就不太容易培养出“啥都爱吃”的娃,你对某些食物的“厌烦”,早就被敏感的娃给“捕捉”到,因此,言传身教很重要;

(5)如果很不幸,在“教育娃不要挑食”的过程中,被娃抓住了“小辫子”,直接指出来“你也挑食”,你的本能反应是什么?

觉得很没面子?觉得娃思维敏捷?觉得娃强词夺理?觉得自己阴沟翻船?

故事里妈妈是怎么做的呢?好像,书中并没有直接交代她如何应对女儿的最后那句“灵魂拷问”,但是,当我们看到最后一个画面中,母女俩开心地吃着冰淇淋的画面时,你会是什么感受呢?

我的感受是,简直是太棒了!

被孩子抓住小辫子,没啥,老妈也不是圣人,偶尔犯个错误,才更加真实。

这种“亲子博弈”后导向的快乐结果,我觉得是值得每个妈妈学习的地方。

最后小女孩究竟有没有吃掉豌豆?我觉得,不重要。

重要的是,孩子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感觉到了情绪的放松;妈妈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感觉到了心灵的震动。

关于挑食,其实还有许多故事,我不一一讲述了,下次给大家列个书单,或者拍个短视频,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去找来和孩子看看。

怎么教:关于学习兴趣第二个话题,关于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是个马拉松话题,好像每次直播都会有家长提到。

确实,尤其在上了小学之后,怎么才能让孩子“主动学习”,就成了绝大部分老母亲最最关注的问题。

这个话题确实太大,大到我也不知道从何谈起。直播间里,我临时起意,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努力找到孩子内驱力激发的那个点究竟是什么?

解出来“一道困扰已久的难题”,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我解题我快乐”,这是“学习结果让我快乐”

某次学习成果被老师或家长的夸赞,于是因为“想持续获得夸赞而努力拼搏”,这是“获得认可让我快乐”

某次事件触发了“读书可以实现梦想,改变命运”的想法,于是“卧薪尝胆,发奋图强”,这是“实现目标让我快乐”

有个“灵魂有趣”的老妈或者老爸,能够把枯燥的学习变得像“游戏”一样好玩,这是“学习过程让我快乐”

从学习本身获得快乐,其实并不容易。我觉得前提是孩子可能本身已经“投入了学习过程”,进入了“心流”的状态,不断地良性循环。如果咱们的娃本身并不是一颗“学霸种子”,我们就不用非纠结于此,何况娃们还要不断对抗各种智能手机时代难以阻挡的诱惑。

这么看来,其实后面三种实现起来似乎更靠谱一些。

不断发掘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然后点赞,“今天的字写得很有力量!”“今天的口算和昨天比,进步不小!”“这篇课文,比上个单元的背得更快哦!”

看上去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进步,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了不起的认可”。更建议做好家校沟通,让老师多多“看到”孩子,有时候,老师一个关注和认可的眼神,都会让孩子兴奋很久,很有可能从此就“踏上了学霸”车道;

从生活片段中寻找和孩子“谈人生”的契机,或者和孩子一起读一读“励志书籍”,看一看“励志电影”,还可以带孩子“行万里路”……这些事情,不用很刻意,但是却往往在不经意间激发孩子内心的“小宇宙”。

关于这个话题,其实很值得深度探讨,我们找个时间专门聊一聊吧!

做个“灵魂有趣的老爸老妈”,让孩子爱上和你“没大没小”,爱上和你“谈天说地”,爱上和你“随时battle”,你往往可以在这样的“互动”中,开启“有目的伴学”的旅程。

有不少家长会对“自主学习”有着比较刻板的印象,认为到了小学四年级就应该“完全脱离父母,实现自主学习”,但其实,有不少孩子甚至到了初中,也仍然喜欢“和父母一起学习”。是不是一定到了哪个年龄段就会自觉?我觉得,不同孩子不同家庭都会不一样,我们不用参考别人,我们只根据自己孩子和自己家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就好。

怎么管:自由与边界第三个话题,也是由直播间一位家长的问题引发,提到了“自由与规则”的边界。

其实,这二者的辩证关系,我已经在许多场合都发表过我的观点。

自由与规则,没有统一边界,孩子不同,家长不同。面对同样的事情,边界也自然会有不同。

就比如,我能接受我的孩子每天玩两个小时手机,你确认为你的孩子每天只能玩半个小时手机,哪个对?哪个好?没有标准答案。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每个事情或者规则的“边界”,都是在和孩子的不断尝试、不断博弈中,经过多次修订才得出来的,而且,很可能今年适合,明年就不适合,这个月可行,下个月就得被推翻。因为,孩子在成长,环境在改变,我们也在不断精进。

由此,再一次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自我学习”过程中的“三个层级论”:

第一层,学习各种理论和方法,还有案例。这些,都是破认知的,但是,是“死知识”,不实践,对于自己教育子女,功效难以充分发挥,除非你想“从事研发或者教学类工作”,把这些内容变成“传授给别人”的东西;

第二层,把学到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实际,争取逐一实践。背下来十条理论,不如实践一条,哪怕实践完了发现不好用,那也是画了个叉叉,距离正确的那个又近了一步。

经过实践的“理论”,才能慢慢地内化到你的心中,不断积累,就会成为你特别想具备的“本能反应”,或者“条件反射”,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一些“性格短板”的逐渐修缮,真正和孩子一起成长。

第三层,在前两者基础上,慢慢形成自己的“教育观”,不再盲目轻信和生搬硬套别人的“成功经验”,而是在不断自我学习和育儿实践中,摸索并总结出一系列适合于自己孩子和自己的“独门秘笈”,并且,随着经验的积累,甚至可以总结出一套规律,成为能够惠及他人的“育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