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必从文化复兴开始;一个民族的文化重建,必从文化的本原开始。
探寻本原,回归正道。寻找万年华夏传统文化留下的生存密码。
——作者的话
旧文化打倒得非常彻底。新文化建设得怎么样了?
一百年了,新文化建立起来了吗?
是什么样的一种新文化?
没有了根基,新文化是无论如何,都建立不起来的。
因为一个民族不是凭空而起的。它如同一棵大树,深深扎根在文化的土壤之中。
离开了文化,它寸步难行。
传统文化被破坏得太厉害,连根拔掉了。
展开全文
经历了几十年的烽火,战乱,变革,流徙,文化传承人也随之断绝了。
历史已然将《诗经》,从此停留在“民间爱情诗”的定位上。
今天渊博的学者,闻名的教授,无不继承这样的思想,在高校的课堂上,高档的学术杂志里,大谈特谈“民间爱情诗”。
真正的经学内涵,失去了解读的钥匙,再也无法打开。
《诗经》真正的内涵,已经成为广陵散,断绝了学问。
天不丧斯文。华夏一万年文明,怎么可能断绝呢?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还是黑格尔说的那句话:存在即是合理,合理也会是存在。
我们最终要将“民间爱情诗”的错误定位,回归到《诗经》“经义”的原始的。
《诗经》不可能是“民间爱情诗”,这是不可能的。(可参看其他文章:《诗经》为什么不可能是“民间爱情诗”)
《诗经》是上古华夏礼乐文明的反映,是周王朝“礼乐治国”文化理想的范本。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之源”。
《诗经》中包含的“圣王之道”,不但不是腐朽落后、愚昧过时的,
而且是我们这个民族无比珍贵的传统价值所在。
如果审查一下我们整个华夏民族文化的发展演进,
其实都是上古“圣王之道”在后世的不断阐发。
周汉如此,唐宋如此,明清也是如此。
到了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这里,我们看他思想的出发点,也是上古圣贤思想。
为什么我们整个文明过程,都没有出现不断涌进来的新的“活水”,来获得更新过的、其他的生命?
难道我们这个创造了璀璨文化的民族,真的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吗?
不。绝非如此。
而是因为我们这个华夏民族的先祖,从一开始,就建立起一套
高不可攀的、臻于完美的理想文明范式。
这种文明范式,
就是以“道”为本原,以“中和”为特征,以“彬彬有礼”的礼乐文明为规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国一体化”的文明范式。
这就是我们这个文明范式的根。
整个中华文明史,整部中华文学史,都从这个根源出发。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如果把我们的文化本原:道,比作这个民族的文化源泉,也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撑的话,
那么上古到周汉,道的源流而下的过程,其实不可避免,是一条在流淌中不断走向衰落的过程。
因为距离源头越远,越难以知道“道”的面目。
唐朝以前,尽享这种红利。社会发展整体状况一直很好。
到了宋代,道的源流,已经非常遥远而产生隔膜了。
这个时候,的确需要有很多思想家出来,不断疏浚源头,将“道”的无上真理重新拨亮点明,以保证这条河流能够获得新生力量,万世不竭。
但是遗憾的是:宋人走了弯路。不仅未能“复道”,反而距离道更远。
所以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开始走向衰落的道路。
追求文明是人类永不枯竭的目标。
如果一个民族在文明历程中,遇到了挫折,跌倒了一次,跌倒了两次,然后……
跌倒了一百次,还做好准备跌倒第一百零一次……
这个民族一定是一个愚昧的、没有智慧的、不可救药的劣质民族。
记住教训,比总结经验来得更重要!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家哈耶夫对道德的判断:
“在我看来,使以往的进步成为可能、并且还会使未来的进步成为可能的因素,
无疑就是那些有助于
使某些特定群体强大起来的道德传统,而不是智识上的设计。”
中华民族一度强盛过,那种强大起来的“道德传统”,就是先进的文化,
就是“贤圣之所教也”,就是“仁义之所施也”,就是“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就是“圣王之道”。
这种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就蕴含在《诗经》里。
这是今天,我们不得不重读《诗经》的原因。
文子国学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重修伦理,再建道德。 内含:文子国学活动讯息 昆曲文化和“昆曲十六讲”课程 诗经文化 乐府文化 唐风宋韵 盛世元音 道德经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19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收录于合集 #儒家
17
个
上一篇
三大穷儒,误了多少中华前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