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日记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其实古人也喜欢写日记,记录那些重要事件、个人或他人的言行,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等等。
根据学者研究,中国人写日记“萌芽于唐,发展于宋;衰落于元,盛于明清”,可分为官场工作日记、旅行考察日记、读书创作日记、个人起居日记等几种类型。
古代的日记也叫“日录”、计日”、“日志”、“日历”等等,汉朝古墓出土文物“木牍”,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日记实物,当时还没有纸张,因此,写在木片上面。
上世纪八十年代,扬州群众整修水沟期间,发现了一座西汉古墓,这座古墓中出土了十三件木牍,其中的“日记牍”上面,记录了墓主人生前的私人日记。
展开全文
唐太宗在位时期,大臣韦执谊出使西突厥和石国,三年时间写成的日记结集出版,称为《西征记》。唐宪宗时期,文人李翱撰写的《来南录》,其日记特征很明显,虚少实多。
李翱应岭南道节度使杨於陵征召,他从洛阳出发,历程七千六百里抵达岭南,出任杨於陵的幕僚,《来南录》就是这漫漫旅途的旅行日记,其中时间的记录非常详细,事件则相对简略。
南宋人热衷写旅游日记,如陆游从山阴(浙江绍兴)到夔州(重庆奉节)赴任,写了《入蜀记》;范成大从成都调到临安(浙江杭州),途中写了《吴船录》,这些可公开的私人日记,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元朝书画大师郭畀[bì]《客杭日记》,开头必写天气,如“初三日,雨”、“初六日,晴”、“十一日,又雨,湿热”之类,这些气象信息,为现代人研究古代气候,提供了宝贵而翔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