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刘恕
01
前言
《一个伟大预言的现实见证:对话刘恕,探寻钱学森沙产业理念》前言
02
初识沙产业
第一篇:初识沙产业(1989-1993)|对话刘恕,探寻钱学森沙产业理念
03
认知沙产业
第二篇:认知沙产业 | 对话刘恕,探寻钱学森沙产业理念
04
步入实践的沙产业
“今后的工作我想还应在实践,发展沙产业有了人人看得到的成绩才好宣传说服人。”
——钱学森,1996.12.2
王静、王晓琼(以下简称王):我们已经一起作了“两篇”讨论。这“两篇”讨论,仿佛敲开了通向理解、认知沙产业的大门,也让我们体会到,为什么要植根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去认识沙产业,要在溯本求源中去理解沙产业。现在我们想把讨论转向另一个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有关沙产业的践行活动。
刘恕(以下简称刘):对沙产业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十分重要,因为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实质和发展方向。但理论品格的真理性最终还是要交由实践进行检验。所以,很高兴我们将讨论转向实践,一起来聊一聊被钱老称为知识密集农业型产业中“小弟弟”的沙产业,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展开全文
王:我们可以先顺着时间的脉络谈起。您曾说过,1991年香山会议是沙产业理论研讨开篇,而1994年,纪念钱学森建立沙产业理论十周年研讨会的召开则是沙产业迈向实践的总动员。咱们从动员到实际践行活动的经历说起吧!
刘:出席纪念建立沙产业理论十周年研讨会的人员,经过讨论、交流,提升了认识。明确了发展沙产业的历史使命,是“让生物利用太阳光能为人创造财富”;懂得了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思维方式综合分析研究沙区资源优势,要用全新的治理措施,全新的开发模式,经营管理沙区生态系统;要寓防治于开发之中,以求得沙产业在特殊生境中的发展,遵守协调性和持续性原则。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可以说,1994年深秋的这次研讨会,完成了沙产业迈向实践的动员任务。
钱学森接见建立沙产业理论十周年研讨会代表
王:纪念钱学森建立沙产业理论十周年研讨会召开后,1995年,我们注意到《人民日报》有一篇钱老的专访,重点也是在谈沙产业。
刘:在1995新春伊始的2月27日,《人民日报》科技园地版,发表了记者对钱学森先生题为《建立新机制发展沙产业》专题访谈。这篇报道使用了三个小标题,分别是:⑴ 奋斗一百年建立沙产业;⑵ 发展沙产业要有适合机制的组织;⑶ 沙区将是新食品原料的开拓地。非常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沙产业的目标任务。这个专题访谈就像一支报春花,开启了沙产业从动员到实际践行活动关键的1995年。
王:可以重点讲讲这一年都发生了些什么吗?
刘:在这一年,沙产业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支持和鼓励,这对沙产业实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得到长期在西北工作,一直关怀沙区人民群众生活的宋平同志有力的支持和指导,直接加速了使钱学森沙产业由理论构想步入生产实践的步伐。
1995年9月初,宋平同志给我打电话,问询钱老沙产业发展的情况和碰到的困难,并约定面谈。9月15日,我向宋平同志汇报了自己对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理解过程。宋平同志听后告诫说,“钱老是大科学家,了不起的科学家,对中国人民有杰出的贡献。钱老思考的事都是大事,是重要的事。”接着又说,“我在很多地区工作过,但对甘肃干旱贫困地区的发展,总是念念不忘。那里的群众生活太苦了。” 当我谈到沙产业理论必须走向大规模的群众实践,才能显示出生命力,甘肃省愿意做首批沙产业规划典型时,宋平同志说,甘肃省自然条件差,对发展沙产业的切身体会深刻,所以行动积极,可在河西走廊建成沙产业基地,并召开一次会议。并嘱咐道,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阎海旺等同志,部门的领导,农委、林业厅的领导和你们都很熟悉,先与他们沟通。会议召开事项确定后,宋平同志得知钱老行动不便,不能出席会议时,又明确表示,“河西开会,我去参加”。此后,宋平同志指示我还要向温家宝和姜春云同志报告。
关于这两份报告的细节,我至今记得十分清楚。1995年11月9日,在我写给时任国家副总理温家宝的报告中,宋平同志亲笔写上“家宝同志:现呈上刘恕同志的报告,请阅示”。当天,温家宝副总理在文件上作了批示“春云同志:钱学森同志和宋平同志提出,在我国西部戈壁沙漠发展沙产业,这些重要的理论和意见值得重视。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办好这件事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有社会和生态意义。刘恕同志的这份报告,提出了推动这项事业发展的一些具体建议,可否批请有关部门研究,请酌示。”同日,宋平同志在我写给姜春云同志的函件中写道:“春云同志,送上刘恕同志给你的信。她得知你对沙产业的支持,很受鼓舞,他们拟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在河西召开沙产业研究和示范会议,想请你和有关部门领导到会指导。请予支持并指示。”也是在当天,姜春云同志批示:“济民同志:这项产业的开发应予支持,请通知有关部门到会。资金问题可与有关部门研究解决。”
时光荏苒,转瞬间已过28年,但是这段沙产业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支持和鼓励的故事,至今仍在激励沙区群众,鼓舞着大家沿着已明确的沙产业理论基础和推进方向,去实践和前行。
王: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以微藻来践行沙产业的方案,还有我们在第二篇章讨论过的“12字”技术守则,也是在1995年提出的?
刘:是的。在1995年内,有关沙产业的学术活动特别活跃。1995年8月,在呼和浩特召开了全国绿洲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究会。会上,田裕钊以“发展沙产业,建设新绿洲”为题,提出了“在钱学森沙产业理论指导下,建设的新绿洲目标是以充分利用沙漠戈壁地区的阳光优势建设新型的绿洲。其一,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光合作用要素实行系统、有效地调控,即以人工设施改善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条件,作为当前提高沙漠地区太阳能利用率的最有效的手段,是现代新型绿洲形式。其二,由于微型藻类具有利用无机形式的碳和碳水化合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高品质蛋白的能力,因而成为有着巨大潜力的太阳能转化器。沙产业未来的新型绿洲,将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为目的微型藻类养殖的大型人工装置。”田裕钊认为,不应把沙产业的新绿洲建设理解为神秘的和远不可及的事情。就热交换的科学原理而论,现阶段已经在大面积上使用的农用地膜,改变了农田土壤的水热交换状况,可以认为是人工装置最原始的起点;塑料大棚和温室这种生产方式,可以认做是人工设施在今天的一个发展阶段。而更高层次的微型藻类养殖的大型人工装置,则应包括更高的技术和更新的科学成果。例如,用管道连续生产,为保证全天候生产提供人工光源,建立气流电站,在大面积上建设热隧道等等。
在干旱不毛之地上,以“新型绿洲”形式展现沙产业的观点的提出,引起与会者极大兴趣。会上经过交流研讨,最终取得了共识,沙产业是干旱不毛之地上的新型绿洲。
也是在这次讨论会上“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12字被认定为是沙产业技木路线的通俗表达。关于这“12字”口诀,在认知沙产业的讨论中已有谈及,我称之为是沙产业理念的“立地”部分。
“多采光”是指将天赐的阳光-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能源,用光合作用为“入口”,把万象之源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采收下来。这是沙产业的立意之本。“少用水”是指合理有效地利用奇缺的天然降水的径流以及地下水。“新技术”指在干旱荒漠地区求发展农业的关键技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体现了当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投入,从而摆脱传统农业对生产力的束缚。沙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大农业,没有高新技术的应用,沙产业就失去了生命力。“高效益”是一个综合的也是最终的评价沙产业的经济指标,是创建沙产业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简扼的“12字”技术守则,包含了沙产业技术路径和对沙产业战略性方向的表达,容易为广大群众把握运用,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开发沙产业的指南和用作检验项目的标准。
王:可以讲讲《关于发展沙产业振兴大西北的建议书》的事情吗?
刘:1995年9月,我和李建树、田裕钊、谢联辉、徐国昌、申元村等多位专家署名,提出《关于发展沙产业振兴大西北的建议书》。《建议》分上、下两期,以专家谈西北发展沙产业的现状和前景《河西走廊绿洲农业显出勃勃生机》《选准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突破口》为标题,刊登在《人民日报》11月编印的《情况汇编》内阅件上。
建议书的主要内容是:干旱缺水的甘肃河西走廊,已在沙产业理论引导下开始通过新的人工控制措施,改变农业生产条件,造就了一种“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产出”的生产模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绿洲农业,这是一种希望。河西走廊新型绿洲农业与原来生产方式相比,有许多独到之处。其中最令人振奋的是从事生产的人们在思维定式上产生的两个转变:一是从增多用水,向重视多用阳光、节约用水的转变;二是从单纯为解决温饱的粮食生产,向市场经济的商品生产转变。
从国家安定发展的大局和加速缩短东西部经济差距的高度,大力推进扶持新型绿洲农业,抓住机遇,加速沙产业有序发展,使之成为西部干旱地区普遍的、广为应用的农作形式,是振兴大西北的成功之路。为此,我们也在《建议》中,明确提出四点建议:
(1)西部各级政府在组织生产时要把握目前这种有利态势,当务之急:一是完善塑棚技术,提高耐用性和采光性、适用性;二是利用现代科技,加速引进适宜大棚温室饲养和种植的高价值动植物;三是强化塑棚管理,避免地膜、大棚种植技术可能带来的霉菌和新的病害,避免塑料的“白色污染”。
(2)加速开辟沙业产品销售渠道,使人们辛勤得来的产品能得以销售,努力扶持沙区市场经济。在脆弱环境里的脆弱经济,需要国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计划,需要有关部门在交通建设、沙产业税收政策、对外贸易渠道、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3)建立沙区食品原料深加工体系。在中国干旱沙区完全有可能建立起“四季常青瓜果园”、“冬季厨房”。目前交通不便的沙区大宗瓜果蔬菜东运难,需要建立不同类型的储藏设施,需要脱水蔬菜、罐头制作等深加工技术。处于温带的中国沙漠,有枸杞、沙棘、山楂、葡萄、甘草、麻黄、黄芪、丛蓉、锁阳等成百上千种经济生物资源,只要加强科研,发展深加工技术,用专项资金加以扶持,就能开发出有特色有竞争力的新型产业。
(4)扶植沙产业示范基地。只有理论的完善而没有实业、没有样板地示范,作为一种产业思想,不能显现实践的生命力。因此,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统筹指导的优势,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条件成熟的地方,扶植一批产业的示范基地。
11月12日,姜春云同志在《情况汇编》内阅件上对《关于发展沙产业振兴大西北的建议书》批示道:“两份材料所载专家关于沙产业开发建议值得重视,如能由点到面搞起来,意义重大,应予扶持。请陈跃邦、李延龄并刘江同志阅酌”。
王:这四方面建议,从生产、销售到加工和示范推广,全面涵盖到。同时还兼顾了白色污染等环境保护问题,非常全面。后续是否也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响?
刘:《建议》提交后,1995年10月,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局长李建树和甘肃省林业厅副厅长禹贵民撰写出关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发展沙产业的调查报告。11月20日,李建树、张文明、高森和内蒙古林业厅张承彬撰写了关于赤峰市发展沙产业的调查报告。极积的学术活动,为提升和传播沙产业理念,为沙产业迈上实践,打下理论基础。参加1994年“十周年研讨会”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受到启迪激励,又明白发展沙产业路径,开始了践行探索。时任甘肃张掖地区地委书记的马西林同志回到张掖即率领干部和技术人员,在山丹县沿312国道两侧的干旱戈壁荒滩上,率先建起日光温棚235座。棚内进行无土栽培和换基土栽培,引进机井水入棚精细灌溉。按着宋老的指示,甘肃武威林业处制作了一个十分简易的塑料薄膜管道小球藻生物反应器,供参观了解微藻生产。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首家苁蓉有限责任公司也开始组建并探索梭梭、苁蓉人工栽培和产品研发。这些工作为沙产业开发提供了实际样本。
1995年,由于中央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专家学者的极积地探索以及在甘肃张掖的率先践行,推动了沙产业迈上践行的发展阶段。到年末11月26日至30日,由甘肃省政府、林业部、中国科协联合召开了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标志着1995年完成了它作为沙产业从动员到实际践行活动关键年的作用。
王:在与您交谈过程中,我们感到,您谈到沙产业发展的脉络常与开展研讨交流活动相结合。如,1991年香山学术研讨会议是沙产业理论研讨开篇;1994年纪念钱学森建立沙产业理论十周年研讨会是沙产业迈向实践的动员;而1995年末的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则成为沙产业迈上践行发展阶段的起程。
刘:说得很对!由于沙产业是一个新概念,是一种创新,有着严格的表述和界定。它的出现虽然“震古烁今,新从耳目”,但将其列入农业型知识产业密集产业系列,人们感到陌生和不解。开展研讨活动,搭设起交流沟通的平台,使参与人员可以在交流中切磋和质疑,在讨论中提升认识并形成共识,因此作用尤为重要。所以当我们回顾沙产业发展进程的脉络时,总会记录下与之紧密契合的研讨交流活动。
1995年11月26日至30日,由甘肃省政府、林业部、中国科协召开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时任中中央政局常委的宋平同志及林业部、中国科协、甘肃省委政府领导,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及地区干部、技术人员均到会。这次会议亦作为沙产业践行发展阶段的起航式,被记录在沙产业发展进程中。
王:您称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为“启航式”,是基于什么原因?
刘: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明确为工作会议。但会议仍然围绕对沙产业理念认识、理解为主题。在这次会上,钱老因身体原因未能与会,由涂元季秘书带来他的书面发言,代为宣读;与会的宋平同志作了长篇讲话。于是,在中国沙漠的开发治理事业中,有着特别贡献和作用的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都对这次会议给与了高度的支持和关注,为与会者阐释什么是沙产业,为什么在干旱不毛之地要发展沙产业。幸运的与会者,聆听到他们的谆谆指教,感受到他们高尚情怀相通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无不受到激励和鼓舞,决心脚踏实地在沙产业践行阶段扬帆起航。因此,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不仅仅作为沙产业践行发展阶段的起航点记录在沙产业发展进程,更留下有钱学森和宋平的讲话丰富着沙产业知识内涵。
王:杰出贡献科家钱学森和受人尊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平同志都为会议做了专题发言,意义非凡。两位领导的讲话,有何不同?
刘:他们的讲话共同体现着高尚情怀和睿智的理性思维,但又有各自独具的特点。钱老的书面发言是从他在戈壁上从事导弹卫星发射任务说起,用以激励与会者。他说,“我们中国人从未搞过尖端技术-高新技术的尖端。每次试验都遇到不少困难,但都被我们一一克服,这就大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中国人完全能用现代科学技术尖端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也是基于同样的信心,我在11年前大胆提出沙产业理论和任务。”接着钱老又明确界定了什么是他所倡导的沙产业。“什么是沙产业?沙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搞农业生产,而且是大农业生产。这可以说是又一项‘尖端技术’!…发展尖端技术的沙产业,也就是用现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再加上水利工程、材料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前沿高新技术,在沙漠、戈壁开发出新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农业,即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基地。”他激励大家说,“在外国,以色列已经走在前面,我们要用当年搞‘两弹一星’的精神赶上去,超过他们!再次用行动证明我们中国人是了不起的!”
宋老的讲话,结合甘肃实际,从沙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现实,深入浅出地告诫大家为什么要重视沙产业的发展。他说,“干旱缺雨的甘肃人民怎样脱贫致富,怎样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一直在我脑中,我离开甘肃时,曾说过,在甘肃工作得有‘人一之,已百之;人十之,已千之’的精神。后来听到钱学森同志提出沙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干旱地区发展大农业,这时我的思想是个大解放,非常高兴。…种庄稼需要水、肥、土、种和阳光,在西北这样干旱的严峻的自然条件下,就得发挥这里阳光充沛的优势,辩证法讲事物是对立的统一。…钱学森同志在西北工作时,看到了这种可能性,提出了沙产业概念,使沙漠戈壁地区看到了前途;为西部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缩小东西差距找到路子。缩小差距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所要求的。”宋老还提醒大家“沙产业钱老已提出十几年了,要认真重视起来。甘肃要脱贫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发展农业型的沙产业是一条好的路子。”在宋老的讲话中还特别告诫大家“微藻的利用是很有前途的一项伟大事业,它是未来的粮食。现在全世界人口70亿,将来可能是100亿,那时人类吃什么?现在我们找到了微藻,它是一种灵巧的太阳能转化器,单细胞生物微藻能直接从太阳能转化成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物质。只要条件适合,繁殖很快。…微藻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饲料、食品和能源。微藻一种很低级的生物,又是一种最终拯救人类的东西,值得好好提倡。”
时至今日,每当我重温两位德高望众,令人尊敬景仰的长者的讲话,仍然被他们博大的情怀,远见的睿智所激励。讲话内容“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是沙产业理论的精髓,是人们认知沙产业的必修课本。
王:两位领导的讲话“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您的讲述也令我们感动。钱老和宋老的讲话,可以说是认知沙产业和践行沙产业的必修课。有了两位领导的提纲挈领,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上还开展了那些活动?
刘:会议亮点之一是进行实地的参观考察。与会人员考察了张掖地区山丹县内,沿312国道两侧的干旱戈壁荒滩上率先建起的235座日光温棚。戈壁是地势起伏平缓,覆盖大片粗沙、砾石的荒漠,被称为砾质荒漠(砾漠),是与沙质荒漠(沙漠),盐质荒漠(盐漠)共为人们熟知的干旱荒漠的三种类型。戈壁气候,风多干燥,降水稀少,数十米厚的粗沙、砾石构成的地层上植物零星分布,可以说是典型的干旱不毛之地。会期虽正值寒冬腊月,但与会人员在日光温棚内后,目睹了以无土栽培和换基土栽培和引进机井水入棚进行精细灌溉下,绿油油生长的辣椒和西红柿苗。一幅依靠以人工设施改善植物光合作用环境条件,充分发挥戈壁荒漠的阳光优势,阳光不负有心人的“变干旱不毛之地为沃土”景象,展现在人们眼前。充满勃勃生机的画面与外面的戈壁荒滩,形成了鲜明对照。
同时,在武威林业处一个的塑料薄膜管道小球藻生物反应器也开始了运行。与会人员听着专家解说,见证了悬浮在水中的微型藻类利用无机形式的碳和碳水化合物,在光合作用下合成高品质蛋白的能力,也思考着微型藻类作为一个可用来进行工厂化方式固定太阳能的最优对象的可期未来。
王:您经常说钱老是一位战略科学家,您怎么看钱老这样的大科学家对山丹展示项目做岀的评价?
刘:钱老对探索中的沙产业的生产实践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在1995年底钱老给我的信件中,他写道,“刘恕同志:沙产业的会开得很成功,可喜可庆!这里宋平同志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想,武威、张掖地区的同志实际是开创了一个新型产业,在缺水但阳光丰富的地区,用高新技术搞农副业生产,达到高效益。… 引入高新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产品-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新产业,一个真正知识密集型的农产业、林产业、草产业、海产业和沙产业将要在人类历史上登上舞台了。而这是从小弟弟沙产业做起的!高新技术将引发人类历史上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中国人可以当带头的!”(钱学森,1995.12. 10)
钱老对于甘肃河西走廊对沙产业理念的率先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并告诉我们:(1) 在地面为砾石成片覆盖的干旱戈壁荒漠,以构建温室的方式对沙产业变不毛之地为沃土的任务目标尝试的成功,证明了沙产业理论具备指导实践的品格。(2) 以无土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在温室大棚内培育鲜活蔬菜,证明了沙产业只要建立在现有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就可起步。(3) 温室大棚增长了利用阳光的期限,改变由季节变化而停止农业活动“冬闲”,留住了充沛的阳光,从而增加农业收入。佐证了“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简洁明确的沙产业技术守则的实效性。
王:您刚刚谈到的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亮点,也验证了钱老在1996年12月2日给您信中所说,“今后的工作我想还应在实践,发展沙产业有了人人看得到的成绩才好宣传说服人”的论点。
刘:是这样的!这是钱老在指导我们认知和践行沙产业。理论作为系统化了的人类知识(认识)的概括,决定了其对尚未出现的事物有超前的预见,这也是理论的品格之所在;理论的意义和作用也在于它能够指导和组织行动。至于您们提到12月2日钱老给我信中的告诫,还有段故事。
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后,会议(精神)被纳入了省级和国家部门的文件中。1996年2月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在上报国务院的报告中(甘政发(1996)11号),提出发展沙产业。同月,国家环境保护局办公室下达《关于印发部分省、区环保局长关于积极推动沙产业座谈会纪要的通知》(环办然(1996)011号)。可见,1984年由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首倡的在中国创建沙产业的科学构想,开始落实为组织行为。
王:这个时期,也有专家质疑沙产业概念,认为“沙产业无非就是绿洲农业”。
刘:二者在理念上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绿洲农业是指在干旱荒漠地区依靠地下水、地表水进行灌溉作为水分来源的农业,属于灌溉农业。灌溉农业与依靠自然降水作为水分来源的雨养农业,根据水分来源的不同,划分为两大农业类型,这在农业文明历史悠久的我国存在己久。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思考着如何拦截地面水,挖掘地下水,远距离调水,运用改变天然水分布格局的办法“开辟水源”,因此在沙漠里发展绿洲农业,几乎成为思维定式和天经地义的行为。在干旱荒漠发展依靠灌溉的绿洲农业,必然受制于灌溉所需的水分来源,当受到自然因素或是人为因素干拢而导致水源发在变化时,绿洲农业也将随之衰败,还会由于灌溉失当造成土地次生盐渍化等问题。类似的绿洲衰败事实,甚至由此引发的文明衰落,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屡见不鲜。
沙产业不是传统的绿洲农业,它虽亦是以干旱不毛之地为发展空间,但它把目标锁定为利用充沛的阳光——这一干旱不毛之地独特的资源上,依靠人的智慧和技能,支配驾驭固有光合作用条件的盈缺,集约经营干旱区不毛之地,增加人们所需要的食物和营养品。沙产业主张走出传统,跨行业、跨领域地运用物理的、化学的科学原理,信息革命的成果、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集成、集合,所以沙产业在创建过程中,将体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深刻意义和作用。沙产业不是灌溉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先进方法的采用,而是生产力的大提高。变不毛之地为沃土的沙产业理念,饱含着丰富创意的超前预言,完全有别于一般绿洲农业的概念,它所创造的是“新绿洲”。
有关“沙产业无非就是‘绿洲农业’”观点出现,显然是对沙产业理念认知上的不足。因此,钱老及时告诫关心沙产业的群众、科技工作者和干部要把主要的努力,放在了沙产业的实践上,“行成于思,行胜于言”,当把沙产业这篇大“文章”谱写在干旱不毛大地上时,“才好宣传说服人”。也因此,我理解1996年12月2日钱老来信给我告诫,是在明示一个道理,沙产业科学理论、科学构想是一种思维活动的产物。理论、构想的正确与否,是看它是否建立在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而检验这种理论品格的最终、最好的办法,是实践的效果,而非单纯在字面的争议和诠释。
王:您的讲解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钱老给您这封信的深意,也更加理解沙产业为什么应被称作“新绿洲”。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自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后,沙产业的践行活动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刘:1995年岁末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后,广大沙区群众接受速度之快,面积扩大的幅度之广,效益之明显,可以说是创记录的。
在率先践行沙产业理念之地的甘肃河西走廊,这里改善光合作用环境的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是以人工覆盖技术以及兴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作为践行沙产业活动的突破口。
干旱荒漠区具有太阳辐射丰富的特点,我国科学家黄秉维院士给出的光合生产潜力公式,Pf=0.0146Q,Q为太阳总辐射, 0.0146为黄秉维系数,表明光合生产潜力受到温度、水分、养分的影响。可见在阳光充沛的河西走廊,为实现留下阳光、达到最高光合生产潜力的沙产业,需要依托智慧和技术,寻找新出路。使用覆盖技术以及兴建日光温室成为必然选择。
到2010年,河西走廊拥有地膜覆盖近36万hm2,膜下滴灌10万hm2,并把膜下滴灌推广到枣林果业中。日光温室的主栽品种为茄子、西红柿、辣椒、黄瓜等精细蔬菜,西甜瓜、食用菌、花卉、果类为补充,实现了种植品种多样化、规模化。农产品外销量占总产量的75%以上,部分已出口到欧洲、中亚等地区的国家;日光温室(棚)亩均收益平均可达到1.9万元以上,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富民产业。
一份来自武威地区的资料表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从1995~2000年5年间,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面积竟然由0.422万增长10倍。张掖地区用了三年的时间在戈壁荒滩上,建立了13个沙产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其中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3.83万亩。1997年东乐乡在戈壁滩上建设雨水集群井汇流工程,利用暴雨径流发展沙产业。投资150万元,引进了以色列电脑控制的全自动化温室4600平方米。当时正在修建中的半地下式的300座温室,在乱石戈壁上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独特景观,也展示着沙产业变不毛之地为沃土的前景。
在张掖地区的河西学院还建设了1万平方米、年产微藻干粉10吨的微藻实验、生产示范基地。民乐产业集团,按照“推良种,用良法,多采光,少用水,深加工,上规模,上水平”的方针,连片开发,规模经营,现场一派繁忙的开发景象。
张掖、武威地区沙产业发展的生动实例标志着沙产业理念,两三年内在甘肃河西走廊得到广泛的推广。中国农业开发银行的同志到戈壁滩考察一些典型实例后提出,沙产业作为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给予信贷支持。1997年9月,农发行在河西走廊召开了信贷支持沙产业现场会。甘肃省委、省政府对创建沙产业也给予高度重视,将其明文列入甘肃省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把发展沙产业 ,再造一个“河西走廊”列入了议事日程,目标是将沿河西走廊的戈壁建设成沙产业的新洲。这意味着,千百年来人们忽视、丢弃天赐太阳光能(一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每天平均接受到的阳光辐射能量大致相当于100吨煤炭或50吨汽油)的状态,将通过发展知识密集的农业型沙产业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作为1995年岁末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发生地的甘肃省,会后积极努力,将沙产业推上践行活动的台阶。但如果说沙产业践行活动进入发展新阶段,应该说是发生在1998年10月19日~21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所召开的促进沙产业发展座谈会之后。
王:以1998年召开的促进沙产业发展座谈会作为践行沙产业新阶段的开端,这背后的原因,还请您仔细给我们讲讲。
刘:促进沙产业发展座谈会最后一天会议是10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宋平同志以及时任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王涛、国土资源局原局长王先进、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李凤洲、国家林业局李昌监副局长、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等领导同志以及日本友好人士、著名沙漠治理专家远山正瑛先生出席并讲话。各位与会领导结合本部门工作谈到沙产业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创建,称其是一种伟大的创举,并强调这项工作是多学科、跨部门的共同事业,对沙产业的健康发展寄予了厚望。93岁高龄的远山正瑛先生,倾毕生精力于沙漠开发,以自己的切身经验,道出了“世界有沙漠,这是个资源”“21世纪是开发沙漠养活人口的世纪”之语。
宋平宋老在会上发表了即席讲话,他在讲话中,对从事沙漠治理、沙产业开发的同志们的精神和勇气做了高度评价。他说,“在生活条件艰苦的沙漠地区长年不懈地工作,这样持之以恒是由于他们对这项事业有深刻的、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他们的执著、专注,不是凭一股热情,一时的冲动,而是相信沙产业开发的目标一定可以达到。”宋平同志强调,“沙产业开发是大事,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而且耕地面积还在减小,沙漠化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希望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用科学的办法,用新技术,完成在沙漠地区发展农业,这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有前途的事业。”宋老语重心长地对从事沙产业工作同志的高度评价,鼓舞与会者的信心,激励起使命感。
会上举办的张掖地区沙产业发展图片展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张掖地区山丹县和整个张掖地区近年在创建沙产业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获得了与会者很高评价。但我国幅员辽阔,从东到西的沙漠地区,自然地理属性和农业生产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不一致,类型多种多样。步入实践的沙产业,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在具体做法上,只要认定沙产业指出的奋斗目标和遵循的技术路线原则,勇于创新,就会取得新的成就、创造新的经验。自此沙产业的践行活动进入发展新阶段。
王:看来,沙产业步入实践过程可以说是分两步走的,首先在甘肃河西走廊的戈壁,砾质荒漠上起步;再在东起科尔沁沙地,西至天山南北的沙漠,结合本地实际成功地践行沙产业,展示着沙业理念的生命力和价值。我们有两个感兴趣的问题:一是,您提到的农发行支持沙产业信贷,那农发行按什么标准来评估是否要批准这项信贷?二是,能否举例说明各地如何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创新的践行沙产业理念?
刘:关于获得专项沙产业信贷标准,1997年9月,出席农发行在河西走廊召开农发行信贷支持沙产业现场会的农发行的领导曾对我谈起,他们将以沙产业理念作为审定标准,“一看是否提高了太阳能转化的效率;二看是否增加了知识应用的密集程度;三是否提高了收益;四看项目开发是否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协调一致”,以这四个方面作为衡量沙产业项目信贷审批的标准。不难看出,在所采用的衡量标准中,除前三条为技术指征外,还特别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内容。
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衡量的准则,对于规范事物的内涵,统一人们认识以及推动事物发展有很大作用。农发行制定的看似不复杂的几条原则,可以说是在满足沙产业理念构架的四个主线要求:⑴最大限度地通过先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⑵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驾驭自然中光合要素的盈缺,造就“地球最高水平的生产力”;⑶沙产业基地是农工贸一体化,生产组织严密,以工厂化进行产品生产,创造高效益;⑷审慎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也是沙产业的守则。农发行同志制定岀的要求标准,令人赞赏他们的善意和聪慧。
有关创新践行沙产业案例,可以说在广袤的东起科尔沁沙地,西至天山南北的沙漠,都有结合本地实际创新践行沙产业案例,展示着沙产业理念的生命力。例如,我前面讲到过的甘肃河西走的张掖市,在不毛的戈壁荒漠上,己建立13个沙产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其中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3.83万亩;山丹县沿312国道上壁滩上的235座大棚;东乐乡在戈壁滩上建设的集雨水的群井汇流工程,利用暴雨迳流发展日光温室;半地下式的300座温室,以及引进了以色列电脑控制的全自动化4600平方米的温室……这些都是因地制宜构建在戈壁新型绿洲的实例。
另外可以特别说下内蒙古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地域从东到西分布着科尔沁、浑善达克、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库布其、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与时俱进的内蒙古自治区把发展创建知识密集农业型产业-草产业和沙产业,作为发展方向,应当说内蒙古自治区广大群众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创建的因地制宜的沙产业实践案例,更为丰富和多样!我们就以幅员辽阔,从东到西,自然地理属性和农业生产条件以及社会水平并不一致的沙区为例,挂一漏万地了解几个因地制宜,创造新的沙产业实践案例。
位于半干旱地带,年降水300~400毫米的科尔沁沙地,本为疏林草原,其松散沙性土壤在人为过度干扰破坏下,产生土地沙化,逐渐形成为沙地。受科尔沁沙地三面环绕的通辽市,在因地制宜地推进沙产业活动中,率先由市水利部门组建的网络信息平台,将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测土配方模型计算合为一体,通过查询相应地块用户信息、机井信息和土壤状况,根据作物生长阶段,进行遥控灌溉。原由5.2万人口分散经营管理的40万亩沙地上的玉米田,被纳入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控的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后,按统一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配方施肥、机耕、病虫害防治、收获以及秸杆还田等八个方面进行统一集约管理,达到节水、省工、增产、节肥、提高收入等诸多方面效益。通辽沙地上的这些现代技术创新应用,也召示着随着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会为农业型产业中的“小弟弟”沙产业迈向生产的自动化、工厂化、产业化创造可能性。
王:钱老在提出六次产业革命理念序列的时候,有讲到电子计算机、信息组织起来的生产体系是第五次产业革命。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技术,已经在属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沙产业中得到了应用。
刘:是的,通辽市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通过信息化的管理践行了沙产业。另外我们知道,在荒漠极端严酷的环境中,漫长的进化过程历,构建了适者生存的物种和优异的生物学特征。在强日光辐射下,荒漠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强烈,产生次生代谢机质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具有消除人类病痛的药用价值。比如早为人知的澳大利亚的荒漠地区桉树属,叶内储存有大量含醚的油,此油中有桉树和一些萜烯化合物。那么我国荒漠中有大量分布的苦豆子,种子中含有大量生物碱,包含28种生物单碱,其中金雀碱有强心功能(金正道,2008)。还有苁蓉甙、皂苷、麻黄碱、甘草酸、黄酮、萜类均产生于分布在干旱荒漠区的植物之中。天然生的沙生沙棘、白刺、沙米、沙葱、沙芥、沙冬青等多富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及人体不可缺少的镁、锌、锗等微量元素。而生长于干旱不毛之地盐湖中的微藻,更富营养,是具有弥足珍贵保健价值的药物宝库。干旱荒漠土壤中微生物分布少,病原菌栖息困难,又无化肥施入,是天然净土,成为不可多得的天然药圃。
荒漠中药圃建设,实质上是进行荒漠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物的开发利用。按沙产业理念要求,要依托于生物技术为主的技术集成;而全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应形成资源——产品——再资源的流程,创造高效率、高附加值和高效益。发展以甘草、苁蓉、板蓝根、麻黄、枸杞等为主的沙生药用植物种植药圃,也是沙产业实践的一项特殊的“新绿洲”建设。也因此,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兴起一批经营荒漠中独特药用资源、集种植与开发为一身的企业,包括种植提取苦参总碱,开发甘草浸膏、甘草总黄酮、异甘草素以及苁蓉苯乙醇苷类以及寄生植物肉苁蓉及锁阳药用开发等。我们曾谈过的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阿拉善盟,拥有适宜接种肉苁蓉的梭梭林地近1500万亩,在1995年就成立了从事肉苁蓉产品研发和梭梭、肉苁蓉人工栽培的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沙棘营养、药用功能开发的宇航人有限责任公司也在1995年成立;知名的亿利集团也曾从事开发甘草药用。
众所周知,在人们的生活需求中除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充分利用外,还有光合作用的间接产品,即把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产物,通过牲畜的啃食消化吸收,第二次转化生成为动物性蛋白,变为供人类享用的肉、奶等。所以人们依靠养殖业获取肉蛋奶和脂肪,这些动物性产品是光合作用制造的饲料转化而来,也是创新的践行沙产业。有关第二次转化生成的动物性蛋白类型产业,在内蒙古自治区有影响的是东达蒙古王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在沙漠中栽种沙柳培育岀绿色植物增加沙漠植被,再平茬沙柳枝条作饲料原料,配以沙地玉米作饲料,饲养獭兔为人们提供动物性蛋白。将沙漠中栽植沙柳→平茬植条作饲料→饲养獭免兔→第二次转化的动物蛋白的产业链,他们称之为“不以沙漠变绿为句号”。“不以沙漠变绿为句号”是一种开拓经营产业的理念,也是一种创新进取的精神体现。这种精神,在以“让生物利用太阳光能为人创造财富”为使命的沙产业发展中,十分需要。
上述势力说明步入实践的沙产业已经创建了一些不同的发展类型。学习、推广这些实例经验时,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只要认定沙产业理论指出的奋斗目标和遵循的技术路线,勇于创新、实干巧干,尽可能多地把阳光利用起来,节水用水,重视效益的提高,就会取得新的成就。内蒙古自治区的同道们充分利用己有基础和特有条件,发挥土地和光热等自然资源相对优裕的优势,以大农业生产天然条件的多样性,以及开放、创新的社会环境,和商品市场意识观念的社会认同,形成了用产业链条拉动沙产业发展的观念,有可能把发展沙产业步伐走在全国的前列。
王:您对我们感兴趣的两个问题的解释虽简扼但有说服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沙产业由理论认知迈入实践发展阶段,并因地制宜的取得了丰硕成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刘:我赞成你们对沙产业由理论认知迈入实践发展阶段有里程碑价值的提法,并想从以下两方面做些补充说明。
⑴沙产业迈入实践发展阶段被证明其强大的生命力,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门将沙产业正式地写进了发布的一系列重要文件。1999年1月6日,由国家计委组织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正式公布实施,《规划》中第三部分“全国生态环境近来总体布局”,“‘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一节中规定,“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沙产业”;2000年8月,科技部制定了《关于加强西部大开发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强调,“积极培育和发展沙、草产业”;2001年4月28日,国务院发布《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纲要》在“‘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中明确提出,“研究适宜沙区的优良生物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技术,脆弱生态系统快速恢复技术,沙区高效农业技术,土地沙化监测、评价、预警、预报技术,以及沙产业综合开发技术等”。
⑵沙产业践行活动呈现岀产业规模、力度、速度在加大的变化。在我国东部沙地,活跃着“用产业链条拉动沙产业发展”观点。如,在科尔沁沙地,栽植毛柳本为防治沙漠化手段,但毛柳枝条柔韧适用编织,于是有了既负责毛柳栽植管护又进行编织业开发的联合公司出现。精巧的手工编织,加以民族文化符号装饰,毛柳编织物品既实用又美观大器,深为市场欢迎。
运用市场机制把沙地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和收获经济收益结合起来,以产业链条拉动沙产业发展的巧妙作法,也结合防护林建设“不胫而走”。辽宁朝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以及甘肃庆阳等地选择发展杏树产业(含栽植及杏产品加工业和销售)。杏树是耐寒、喜光、抗旱的乡土树种,天然分布在降水量250毫米左右的半干旱区,抗逆性强,易成活。野生种分布在中国和中亚,2000年前人类引入欧洲。杏树在北美的产业化经营,创造了可观的产值。据悉,1999年美国加利福尼变州的查仁收成为8. 3亿美元。加州有6000多杏树种植商,有林地40多万英亩(合243万亩),年产杏仁22. 7万吨。按照钱学森沙产业的技术路线,完成用产业链条拉动“变不毛之地为沃土”的沙产业理念。朝阳当时的山杏已发展到11.3万公顷,大扁杏2.3万公顷,有4个杏仁露加工厂和10个活性炭加工厂。
地处科尔沁三沙地南缘内蒙古敖罕旗群众,用“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朴素语言,生动地表达出东部沙地开展生态建设振兴经济的信心和所走的路径。“绿起来”是“活起来、富起来”的前提和基础;“活起来“是“富起来”的手段;而“富起来”又成为“绿起来”的物质保障。“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三者间相辅相成,相互依拒托和促进,体现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原则。看来,沙产业的生命力就寓于人民群众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之中。西部沙漠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渺无人迹的南部边缘,21世纪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技术方案,新建农十四师224团场。截止2006年10月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3.6万亩,集中连片实施节水灌溉,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技术设备先进的自压式进行节水灌溉基地,为发展“大农业,即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基地”作好准备 。位于甘肃嘉峪关市酒泉钢厂下风方向的戈壁滩是典型的干旱荒漠不毛之地。2005年6月,在这块不毛之地上,实行着“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技术路线,开工建设了嘉峪关戈壁滩上的葡萄园。从2005年开始,葡萄园引进全套以色列滴灌设施,发展地面膜下滴灌,葡萄园计划建设规模10万亩,已完成39633亩,可年产葡萄酒1万吨。在戈壁滩上,兴建了地下占地面积1平方米的葡萄酒酒窖,可放置2.1万个标准橡木桶。滴灌技术节水62%,节电61%,39633亩葡萄年增效益3000万元。
西部沙区发展沙产业引起变化为多方关注,《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5月31日刊登意大利环境国土部部长代表瓦伦蒂尼评价:“中国政府在干旱荒漠的阿拉善农区,走出传统生产方式,采用节约用水、多采阳光的现代化农业技术,配合种植业结构向商品化的转变,使退化土地得以有效利用,产品产量和产品类型增多,农民收入也显著增加。”
我想,上述这两点简扼的说明中,也可以看到了沙产业迈入实践发展阶段的里程碑意义的端倪。
沙产业得以迈向践行发展,得益于钱学森先生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论理和对沙产业概念、判断和预见的指引。我们曾对沙产业由理论认知走向实践是的新阶段标志作过讨论,认为有三点可为标志:其一,引起了从领导到广大沙区群众的重视。正如钱老概括,“一方面有人民中的实干家,另一方面有地方政府中的积极领导干部,两者要结合,沙产业就启动了。”(1995年8月17日钱学森给刘恕的信)。人民中的实干家有第一线生产者,科技人员和企业界人士,加上政府中的积极领导干部,两者结合推进沙产业迈上实践。恰如宋平宋老说“发展沙产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其二,初步形成一批有示范作用的基地。我国幅员辽阔,从东到西的沙漠地区,自然地理属性和农业生产条件以及社会水平很不一致,步入实践的沙产业创建了因地制宜的不同典型;其三,开始得到金融界的支持。作为沙产业由理论认知走向实践新阶段的三点标志,在我们讨论过程己有所感受了。
王:有关“迈入实践的沙产业”我们已经做了不少讨论,对于这个话题,您认为还有需要补充提及或重点关注的内容吗?
刘:我想要提及关注的内容有三点:
⑴ 钱老1994年9月29日在会见沙产业研讨会代表时的讲话时说“我体会提出的沙产业的任务,我们要在100年内逐步的做,中间不断地有所生产有所发展。”时下各种因地制宜发展的沙产业基地,不论是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产业形成的规模和效益、在经济生活中和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都距离沙产业理论构想所追求的目标和肩负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历史使命还相差甚远。所以应当清楚,当今,迈上实践的沙产业发展的现阶段还仅仅是“小荷初见尖尖角”。一个初创阶段的原始形态,是伟大征途刚刚的开始。沙产业属第六次产业革命内容,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型知识密集型沙产业,其最终的完善和形成,“要在100年内逐渐地做”。这表明,产业革命的发生发展,不仅有科学和技术革命的蓄积和贮备,而且需要时日以待的由量到质的变化飞跃,一个沙漠开发利用的科学构想和新的理论完善,需要长期的实践和不断充实,需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多元和多角度扩展中优化,用实践检验和筛选实用技术,也需在创建形成和壮大过程中,伴随日新月异科技进步而优选和完善。
⑵肩负“变干旱不毛之地为沃土”使命的沙产业,一方面,是把干旱荒漠土地这个具有特殊自然条件的地理单元,看作是一种空间资源,有极大的潜力,要用全部可利用的新知识加以开发利用,为沙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服务;另一方面,其发展地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属性,有产生沙漠化的威胁,往往使开发活动难以持续。所以发展沙产业必须倡导的是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两大目的的统一。
我想就此事补充一件真实发生的事:当沙产业迈上践行发展阶段,各沙区相继出现了一批发展“沙产业”的开发项目和示范区后,媒体人以其敏锐的目光捕捉到践行中的沙产业有亮点和光明发展前景。《科技日报》2000年9月1日报导各沙区涌现的沙产业基地称之为“沙漠奇迹”。新华通讯社的记者们更深入实际进行调研走访,自2003年4月7日起,以《国内动态清样》形式,系列地刊出了记者就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步入实践后所取得了振奋人心效果的调研报告20余篇。
这些媒体如实地报导和传播,无疑为推进沙产业发展带来动力。但一切新生事物发展总会出现某些杂音和不平衡现象。在知识密集的农业型沙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岀现了以“沙产业”的名义,实际上沿用的却是传统的粗放开荒种植模式,或无节制采用“闯田”捞一把的所谓“沙漠开发”的现象。
由于干旱不毛之地自然条件严酷,水资源短缺,发展沙产业必须要以“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技术路线,遵守“寓开发于保护中”的原则,重视科学规划,尊重自然规律;无序开发的现象有可能引起沙漠化以及水资源管理失当。
王:对冒名“沙产业”实为无序开发的情况,您是否采取过一些举措?
刘:我和涂元季先生就此事写了建议,并向钱老报告。钱老重视这份建议,将其转送新华社领导,并附函。钱老在附函中写到,“内部材料上关于沙产业和草产业的一系列报导文章我都看了。我认为新华社在抓21世纪中国西部开发的一件大事。记者们做了大量采访文章写的很好,我都同意。转来刘恕同志和涂元季同志给我的信,刘恕同志是沙产业、草产业的资深专家,涂元季同志是我的老秘书,他们所提的意见,请你们考虑。”
新华社领导对钱老附函的建议很是重视。2003年5月21日《国内动态清样》刊登了记者与我仔细交流后,整理出题为《沙产业开发要尊重科学规律》一文。强调了在不少地方热情高涨筹划沙产业发展时,应十分重视科学规划、科学指导、科学评估;应充分按科学规律办事。指出干旱地区生态十分脆弱,不当的开发势必会造成环境退化。沙产业是有严谨科学内涵的概念,不能盲目使用,更不能冒以其名,不求其实。
从这段我补充的事实中也可以看到,钱老早在1991年8月,就曾以书信方式告诉我:“要尊重地理学规律。这个宏观理论在沙产业比在农产业、林产业、草产业和海产业要突出得多-一方面人有改造沙漠美好设想的诱惑,一方面又有地理(气象、水文、土质等)自然规律的限制。只能就实际情况开发沙产业,不要轻举妄动!”审慎、有序作为沙产业发展的规则,体现的是沙产业理论内涵的科学性,丝毫不能减弱沙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概念对事物超前预见和对实践指导价值形成的理论品格,以及在人类知识宝库之中熠熠生辉的地位。
⑶实践活动具备不可取代的品质。实践的检验,是人们正确认识的根源之一。思想、技术路线、方案、计划,步入实践之后,经过实践的验证,有了实施效益和结果,就启示人们重新认识,评估作用和意义。沙产业在践行活动中从东部沙地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系列沙产业项目和基地取得的成功效果,是对沙产业理论认定上的一种新变化;是它在“含金量”天秤上价值定位的确定;是它的“可行性”的最佳注解。正如你们在本对话前言所说,迈入实践发展阶段的沙产业,“是一个伟大预言的现实见证!”
王:作为本篇中的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想问下,您为什么将2011年作为沙产业实践篇的截止年限和开启新征程的起始年?是从1991年香山学术研讨会议沙产业理论研讨开篇算起正好20年吗?
刘:不完全如此!我们围绕钱学森先生倡导的沙产业己作了“初识”、“认知”和“迈入实践”的三篇讨论。将以2011年作为沙产业实践篇的截止年,是因为2011年在沙产业发展进程中出现了新生事物。
一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恩格贝以及甘肃河西建成的科学馆中,展示出近百年来人们以“战天斗地”“人定胜天”观念,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的开发活动,及其所产生的事与愿违的严酷事实。以史为鉴,告诫人们,不要将“天”(大自然)视为“敌”,欲去“战而胜之”;更应视“天”为“友”,善待它、尊重它,与它和谐相处。这种展示,是将感悟失算作为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蒙,将教育提升到人们自然观、生态观的高度,是从事沙漠开发利用必修课。
二是,在2011年,鄂尔多斯市决定建设“微藻产业高地”,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微藻产业是一新兴的产业,在干旱、荒漠地区发展微藻产业是沙产业理念的高度体现,“微藻产业高地”将凸显高产、高科技含量、高效益的特点,将成为高效利用阳光的一大亮点。
上述两件新生事物——自然观、生态观认识上的提升,以及高产、高科技含量、高效益的利用阳光产业的岀现,标志着沙产业发展进程在‘拾阶而上’地进入新的阶段。
注:本文所有配图均由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中国绿发会名誉理事长刘恕先生提供。
(更多内容未完待续,《一个伟大预言的现实见证:对话刘恕,探寻钱学森沙产业理念》第四篇:沙产业认知的升华将于近期陆续推出,敬请读者期待。)
文/王静、王晓琼 审/刘恕 编/angel、青鸯
加入绿会【月捐人计划】
为地球及所有物种发声!
了解项目详情,请戳“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