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包寄乡愁 美味永流传
每年端午节前夕,卢氏当地人就开始忙活着包槲包 孙猛/ 摄
槲包是一道具有文化特色的美食 孙猛 /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 夏泽辉
惊蛰节气过后,卢氏县西南山上的槲树开始冒出嫩芽,再过3个多月,这些嫩芽就会长成扇形的槲叶,新鲜的槲叶在端午节前被当地人采摘,用来制作一种卢氏独有的美食——槲包。不同于我国大多数地区端午节吃粽子的民俗,卢氏人端午节必吃的美食是槲包。阳春三月,记者来到卢氏县西南山区多个乡镇,深入了解这道寄托着当地人浓浓乡愁和深情的传统美食。
先民智慧天然食材
没有人能说清楚槲包起源于何时,但做槲包的技艺在卢氏却家喻户晓。卢氏槲包是用卢氏山上的槲叶包裹小米或黍米、高粱,配以大豆、红枣等山里的特产蒸煮而成的美食,其香味浓郁、软糯爽口,是当地端午节家家户户必备的美食。卢氏人至今仍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槲包,经过洗叶、淘米、制作、蒸煮等操作流程,蒸煮10多个小时以上的槲包,冷热食用均香浓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全文
槲树是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本草纲目》记载:槲叶,气味甘、苦、平,无毒,具有止血、止渴、利小便的功效。端午节来临之际,正是槲叶成熟之时,它和艾叶一样,会产生特有的香气。每当此时,卢氏当地人便会上山采摘槲叶,并带回阴干。新鲜的槲叶要进行蒸煮和清洗,使槲叶变得柔韧,包成的槲包味道香浓。黍米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将它煮熟食用,可以治疗气虚乏力、中暑或者口渴等症状。于是,智慧的卢氏山民们便将这两种大自然的馈赠巧妙搭配,成为一道绝佳美食。
“包槲包的时候,要把两张大槲叶摊平在左手上作为外层,再放上两片小槲叶,竖向放进适量泡好的米、豆。之后,把包裹黍米的槲叶对叠起来,从一侧打卷压实、压平,将下边封住,再从上端灌进些泡米水,使黍米泡发得更好,最后把上端回折。”在横涧乡横涧村,村民杨美荣介绍道,“经过以上操作,槲包成了一个背圆腹平的形状,我们给它叫一扇。一扇做完后,再如法制作另一扇,两扇合并在一起,用苇草丝捆扎,一捆槲包就做好了。”
“卢氏槲包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但在夏季每天放在蒸笼上蒸一次,吃上3个多月也不会坏,人们称它为‘百岁包’。二十世纪,卢氏槲包曾漂洋过海出口到日本。”卢氏县瓦窑沟乡龙首山庄民俗文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卢辉告诉记者。
传统美食寄托乡愁
如同用竹叶包粽子一样,槲叶除了表达传统的纪念以外,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祝愿,而用槲叶做成的槲包,也是伏牛山一带延续至今的传统文化。
除了端午节包槲包,卢氏有些地方在农历六月初六也会包槲包,尤其是一些新出嫁的女儿,会在这一天回娘家,给娘家人带的就是一篮槲包。
出生于卢氏县五里川镇的著名教育家、翻译家曹靖华先生曾写过一篇散文《粽香飘飘忆当年》,文中所说的“粽”就是指家乡卢氏的槲包:“一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只看到粽子,没有看到过这种食品,只有故乡的伏牛山区才有。”他在文章中详细地写出了槲包的制作过程和食用方法,并对槲包充满了回忆。至今,槲包还依然是卢氏本土作家争相书写的故乡记忆。
近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已很少自己动手包槲包,但在当地很多农村地区,家家户户还坚守着这一传统,不管孩子在哪里,家里人都会在端午节给他们寄槲包,小小的槲包成为人们乡愁的寄托。
特色产业带动增收
2021年,卢氏槲包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了“非遗”光环的加持,卢氏槲包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如今,当地群众在端午节包制槲包,不光是对先贤的哀思、对亲人的想念、对美味的传承,更把槲包作为致富产业来发展,通过线下和线上销售,把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让大家都能吃上美味的槲包、了解卢氏的民俗,带动当地群众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龙首山庄就是发展卢氏槲包产业的代表性企业,2021年,该企业新建专业标准化生产车间600平方米,购置了高温蒸煮、真空包装设备,每年生产真空包装卢氏槲包4000余件40000余捆,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销往郑州、西安、武汉、北京等30多个大中城市。
“目前最大的难题是槲叶采摘的季节性和保鲜技术问题,如果能攻克这个难题,人们就可以一年四季吃上槲包了。”龙首山庄总经理卢辉说,“作为卢氏的一种土特产,槲包目前还没有进入超市,宣传力度也不够。下一步,我打算和国内知名的汤圆生产企业合作,打通运输、包装、销售渠道,让卢氏槲包这一文化特产早日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