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学爱好者引路 为文学工作者服务
在英国历史学者费伊·邦德·艾伯蒂看来,孤独“已经成为某种方便我们将一连串不满悬挂于其上的挂钩”,她在著作《孤独传》中写道:“ 孤独有时会成为一个情绪的收纳箱:一种表达快乐缺乏、断裂感、抑郁与疏离,以及社交孤立的简称。也有例外情况。”
第一个问题:你孤独吗?
当代人,恐怕没有几个人有底气说自己“绝不孤独”——或迟或早,或多或少,孤独感总会在某个时刻袭来。
没有人不孤独,也很少有人愿意坦承自己是孤独的。
第二个问题:你有多孤独?
鉴于孤独是一种不稳定的、难以界定的状态,如何量化评判它也是一个难题。据说,目前用于测量孤独程度的最好工具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但其缺点在于,计算方式略为繁琐,用时超过5分钟。
因此,相对简单直接的所谓“国际孤独等级表”更为流行——有不少网友表示,等级表上所列的从“一个人逛超市”(第一级)、“一个人看电影”(第四级)、“一个人吃火锅”(第五级)、“一个人看海”(第七级)、“一个人搬家”(第九级)到第十级的“一个人去做手术”,已经是自己日常生活的常态。也就是说,这份孤独等级表应该更新了。
展开全文
也许我们能承受的孤独等级越来越高,但感觉到孤独的时刻也越来越莫名其妙。
第三个问题:你害怕孤独吗?
对待孤独的态度,决定了你会克服它还是享受它。正如学者蒋勋在《孤独六讲》中所说: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独活”的智慧
“你开始感到忧虑:担心自己无法摆脱对独立生活的迷恋,摆脱在独立生活中养成的怪癖。但是回想起来,我这么努力地保护我的私人空间、作息时间和独处的自由,也是一种防御手段,为了不让自己发展不是真心想要的关系。”丽贝卡·特雷斯特这一看法,反映了很多单身女性的心声:为了保持独立和自我,我们宁愿保持单身。
这就是“积极独处”——享受一个人的快乐。在日本,“积极独处”有个类似的表达,叫“独活”(ソロ活,即SOLO活)。
在日剧《独活女子的推荐》中,女主角五月女惠就向观众示范了各种“独活”玩法:初级如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唱K;中级如一个人逛天文馆、动物园、游乐园、工厂区以及坐热气球;高级如一个人入住情侣酒店、穿着礼服坐在加长悍马里喝冰镇香槟,等等——所以,这是不是可以视为“国际孤独等级表”的进阶版?只不过,名字应该改成“一人乐等级表”。随着一项项“独活”的解锁,五月女惠也逐步突破了对自我的设限。 它的目标受众,并非那些实现“独活自由”的人,而是那些想“独活”但苦于“社恐”、不敢付诸行动的人。
剧中主人公自得其乐的样子,给予后者莫大的勇气,让他们看到打开生活更多的可能性的模样。
歌手李健也是一个善于独处的人。他如此给歌手毛不易传授自己的生活经验:“你需要格外保护好自己的才华。怎么保护?去锻炼身体,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买辆车远离人群生活,多练琴,多阅读……”他的心得是: “生活一定要远离那些灯光和关注,因为人有的时候被过度关注了,会丧失很多最基本的东西。”
所以,不必想着克服孤独,享受它就好了。
一个人的时候,多舒服啊。
END
编辑:颜焓楚
主编:李欣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