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举办。记者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获悉,作为我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经过近20年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目前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中国湿地公园的样板。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供图
我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的诞生
20世纪末,由于城市化加速,浙江杭州西溪湿地面积从历史上的60平方千米锐减至10余平方千米。
西溪湿地离杭州市区较近,早期湿地的农民去城里饭店取泔水比较方便,农民大规模养殖猪。在当地乡镇,生猪规模化养殖占比达到70%,有超过2万多头生猪。猪圈临河而建,导致湿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遭到较大破坏。
为改变生态现状,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启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项保护环境的“生态工程”,也是传承历史的“文脉工程”和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
2005年2月,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杭州西溪湿地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距离杭州市中心约6公里,总面积11.5平方公里。
2006年3月,原湿地公约秘书处亚太区域高级顾问雷光春在考察西溪后指出,“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的地位和责任已远远超出了其作为杭州市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位,关乎中国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大局,同时也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有益经验。”
三年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编号为1867。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党工委委员、湿地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想告诉记者,通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断消亡的西溪湿地得到了拯救,并恢复了西溪湿地作为迁徙鸟类、土著鱼类的关键栖息地。通过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科学配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措施,改善了西溪湿地水体环境和生态环境,恢复秋雪庵、西溪草堂等45处自然和人文景观。
展开全文
此外,为更好地保护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及人文景观,立足西溪湿地的特色和个性,制定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包含了《西溪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出台了我国第一个针对单一湿地公园的条例——《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科学划定湿地功能分区,即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严格分区管理。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供图
一种创新的“西溪模式”
随着湿地发展理念的变化,人们对湿地保护意识的提高,西溪湿地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有关湿地保护的创新模式。
“就是根据时代要求和西溪实际,寻找一个‘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平衡点’,探索一个‘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度’。”刘想说,其创新就是确立并打响了“游在西溪、学在西溪、住在西溪、创业在西溪”的品牌,创造了POD发展的“西溪模式”。POD模式简称Park 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是以城市公园等生态设施为导向的一种发展模式。
据介绍,POD发展的“西溪模式”通过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形成湿地公园组团化发展方式,来实现城市价值的复合化和城市功能的集约化发展。“以湿地公园为‘玉’,以湿地周边区域为‘金’,通过‘赋金于玉’实现‘金玉成碧’。形成湿地公园‘金镶玉’的组团化发展。”刘想告诉记者。
“西溪模式”强调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注重以民为本、道路(河道)有机更新等先进理念,落实好西溪湿地及其周边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产业功能、人居功能,高质量推进西溪湿地的保护和发展。
例如在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方面,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西溪湿地结合湿地自然生态优势和资源分布,公园先后打造了莲花滩观鸟区、水下生态长廊、水质自动监测站、气象自动监测站、杭州湿地植物园等环境教育站点。环境教育基地场所面积1400平方米,场地一次性可容纳600余人,为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提供良好条件。
近年来,公园以符合教育规律、贴近学生实际、科学生动有趣为目标,系统开发了独具特色的观鸟、水质检测、动植物识别等一系列科普教育及生态文明实践教育课程,如生动有趣的“神奇的空气” “甲虫大力士”“植物大反击”“飞羽寻踪”“湿地探秘”等特色户外课,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和假日小队参与。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供图
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带动当地居民就业
水是西溪的灵魂,湿地内约68%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据了解,自建园以来,湿地水生生态系统得到完整构建,西溪湿地的水质由2005年前的劣Ⅴ类提升至目前的总体Ⅲ类。
与2005年建园前相比,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也显著增加,据9大监测样地记录,截至2022年底,现有维管束植物1040种、昆虫898种、鸟类196种。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惠及周边居民,优化调节城市总体生态质量。
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还在改善城市防洪、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提升杭州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介绍,2007年10月“罗莎”台风和2013年“菲特”台风期间,西溪湿地分别蓄积了1200万和1300万立方米洪水,大大降低了杭州城西水位,为保护周边居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千百年来原住民的农耕、渔耕等传统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及其过程中形成的民俗文化,西溪湿地深挖其生态文明内涵,重视保护、创新传承。西溪龙舟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湿地公园内专门建设西溪龙舟陈列馆,每年的端午节,湿地公园内还会举办以龙舟竞渡为主题的文化生态休闲娱乐活动。
刘想表示,西溪湿地目前形成了“探梅节、花朝节、龙舟节、火柿节、听芦节、干塘节”等独具湿地生态文化特色的品牌节庆活动,不仅使市民游客能领略湿地公园独特的人文底蕴,也能使杭州市民与西溪湿地建立深层次连接,走进湿地公园,熏陶濡染优秀文化,实现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5年开园以来,带动了近5000人在西溪湿地就业,约70%员工为原住居民。每年前来考察学习的国内外业内人士、政府机关人员多达1万多人,带动了中国湿地公园发展,促进了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和国际交流合作。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