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惠 金融 数字化 中国 转型

《中国金融》|王纬:促进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7 07:08:06 浏览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作者|王纬「中国银行副行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3年第2期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仍然较大。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稳就业的主力支撑。普惠金融天然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基因,承担着助企纾困、保障民生的重要责任,做好普惠金融工作是中国特色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目标任务,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数字技术加速金融包容性进程

过去十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成效显著,我国普惠金融实现了小微客户贷款“增量、扩面、降价、提质”的目标。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可谓功不可没。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系统性、全局性地化解了传统技术下发展普惠金融的瓶颈问题,让普惠金融服务更广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推进优质公共服务共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有力地推动了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国家层面陆续出台的政策规划为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互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技术扩展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为金融服务的广泛触达提供了可能;数字技术独具集约性、规模性、智能性、稳健性等优势和特点,为普惠金融精准滴灌创造了条件。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加速驱动全球产业链重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培育了金融数字化创新的土壤,提供了普惠金融发展的新动能。

随着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扶持中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提升社会福祉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化是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包容性最受认可的解决方案,目前已被全球及中国银行业广泛采用,加速金融包容性进程的巨大潜力不断释放。

一方面,通过打造新型的金融基础设施,金融体系的基础性成本明显降低。中国用于金融基础设施提升的金融科技投入大幅增长,科技投资流向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创新和交易数字化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数字金融“新基建”全面提速。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互联网普及率大幅提升,新一代金融数据中心加快设立,商业银行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基础研发,这些都为数字化普惠金融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另一方面,银行业开展丰富的创新实践,推动普惠金融取得长足的发展。一是全面提升科技投入,构建数字化普惠金融产品和渠道矩阵,降低客户进入门槛。大量资源聚焦到了基础设施开发、大规模数据处理和运营模型升级等方面,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全流程线上化,使得线上普惠金融业务规模高速增长。二是推动先进技术落地应用,扩充业务“工具箱”,致力于攻克普惠金融的提质痛点。面对小微企业信用数据不全的问题,银行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复杂网络、多方安全计算等技术进行信息收集;面对传统信用评价模型对小微企业不适用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迁移学习等技术进行智能模型开发;面对农业品类难以测算评估经济价值的问题,利用卫星遥感、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针对各类农业项目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三是大力提倡包容性设计,通过数字技术履行惠及多样化长尾客户的无障碍义务。银行将人工智能、智能语音等技术应用起来,使老年人、残障人士获得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

银行业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的方向

展开全文

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一项持久的课题,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可能和内生动力。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赋能普惠金融,对于银行产生了业务模式和流程的裂变效应。在金融科技的赋能下,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链条更加顺畅,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制度保障更加健全,为普惠金融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未来银行业应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第一,进一步扩展多元化的触达渠道,以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深入应用“无接触”服务技术,构建协同联动的全渠道服务,破除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限制。在进一步利用智能厅堂机具、流程机器人技术等提升物理网点服务效能的同时,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建立线上线下多元触点,为普惠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接入体验。

第二,进一步融合多种场景、完善场景化的产品体系,以增加普惠金融的服务深度。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全面、深入挖掘普惠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关联场景,包括商业场景、金融场景、生活场景等,广泛嵌入金融服务,强化不同生态场景客户的互联互通、相互导流、互相赋能,推动数字产品向集成一站式线上服务的“超级APP”发展。

中国银行持续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应用,持续拓宽数字化服务场景,丰富数字化产品矩阵,升级推出“I·SMART——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着力从场景产品更丰富、特色服务更多元、客户体验更便捷、风险防控更智能、科技运营更高效五大维度全面提升服务质效,构建更加完善、更具特色的数字普惠服务生态和服务渠道。为提升客户触达效率和服务体验,中国银行进一步完善自主研发的“中银e企赢”系统,在优化原有撮合洽谈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作用和获客功能,为银行、政府、商户、企业各界参与者牵线搭桥,扩大小微企业朋友圈,帮助地方政府解决重大关切,推动建立融通开放、合作共赢的高质量发展生态。

目前,中国银行已逐步搭建起涵盖信用、抵质押等全品类的普惠金融线上融资产品体系,面向普惠客户推出信用、抵押、质押、保证等品类共17款线上贷款产品,截至2022年11月末,普惠金融线上产品授信余额超2900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173.8%。

第三,进一步增强技术水平、实施高效化的运营管理,以提高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整合内外部数据,构建数字化客户全景视图,实现智能服务匹配;建立管理分析体系,对线上业务全流程持续跟踪监控和分析,助力业务拓展、运营管理;通过规则预设开展自动化运营管理,实现对人为操作失误的最大隔离;构建数据驱动的迭代更新机制,实现业务高效运行和创新敏捷交付。

中国银行已初步形成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驱动的普惠金融业务运营模式,推动了系统研发、数据应用、运营管理的协同融合,全面增强了普惠金融数字化运营效能。建设金融服务“装配流水线”,对现有产品实行标准化、流程化再造和聚合封装,支持根据不同场景“插拔式”组装和敏捷化调用,实现产品服务定制化装配,高效响应客户差异化需求。打造线上智能监测平台,强化全景数据整合分析,构建全方位、高时效、精细化的业务发展监测体系,推动运营方式由“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加速转变,促进管理质效进一步提升。

第四,进一步创新风控工具、开展智能化的风险防控,以压降普惠金融的风险成本。强化数字化赋能,创新风控工具,增强风险前瞻,全面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的可持续能力。综合运用数据技术和场景元素,以数理模型的决策流优化人工操作的工作流,提升智能信用审批比例,做到实时监控预警。运用机器学习、强化学习等新技术,推动风险防控从“人防”“人控”向“技防”“智控”转变。

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已经形成以大量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科技企业、第三方合作企业等为供给主体,以万亿小微企业、个人客户、“双创”群体、三农客户、新市民等为服务对象的“经济量场”。与数字普惠相关的融资体系、支付体系、信用体系等基础设施日益牢固,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监管框架等制度保障不断完善,数字普惠与科技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融合发展,红利惠及生产制造、民生消费、交通物流、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动能,演绎出普惠金融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时代旋律。

“十四五”期间,中国银行将在数字经济的激荡浪潮中,全力打造“开放、共享、丰富、便捷”的“1+4+N+∞”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1”个中银智能普惠金融平台,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金融服务;打通“4”类客群的普惠服务边界,全面贯穿C端、B端、G端、F端,拓展服务网络;搭建“N”重普惠金融服务场景,在生活、商业、政务等各类场景中广泛嵌入金融服务;建设无界开放的普惠金融服务生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动银行从“信用中介”到“信息中介”跨界转型,建立开放金融联盟,推动联盟成员在普惠领域广泛合作,共同推动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用数字科技破解传统金融发展难题,用数字普惠弥合群体差距和共同富裕的鸿沟。

未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应继续发挥大行“头雁”作用,深入践行“融通世界、造福社会”的使命担当,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对接社会所系、客户所想,积极创新、主动求变,助力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建设,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为新时代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金融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