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刘姐菜篮子”创始人刘巧琴(右)带领商户开展优选农产品直播,创新推进“智慧菜场”数字化进程,让市民的菜篮子拎满幸福感。 本报记者 余萍 摄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远能送变电公司韩舒(左三)从事变电工作17年,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南京地区超200座变电站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调试任务,全部一次送电成功。 本报记者 万程鹏 摄
展开全文
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副总设计师管庆泉(中)带领青年科技研发团队,近一段时间里先后设计建造并交付了世界首艘3000吨级自升式风电安装船、世界最大天然气处理浮式储卸油船等大项目。图为管庆泉与项目外国船东交流。 许丛军 摄
3月25日,江苏汉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核心技术团队人员对一批民用无人机进行出厂前的数据测试。据了解,这群入职不久的大学生团队,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物流运输、消防救援、电力巡查等多领域所需无人机的研发与生产,今年春季以来,公司订单不断,实现了“开门红”。 丁华明 摄
毕业于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的新疆女孩迪丽胡玛尔,用学到的婚纱设计知识在苏州相城创办婚纱制衣公司。三年来已打造400多款原创婚纱品牌和200多款原创中式礼服,并拥有6家婚纱门面。 华雪根 摄
3月26日,中交二公局1998年出生的郭恒(右一),带领团队正在龙潭长江大桥238米高的主塔上进行猫道牵引系统施工,为后续主缆及钢箱梁架设做好充分准备。 本报记者 赵亚玲 摄
38岁的陈海生是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种粮大户,组建了“飞手队”,种粮之余兼“飞手”。图为3月23日陈海生正在给其他种粮大户的麦苗施肥。 本报记者 吴俊 摄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的“90后”刘程媛,回乡创业,在盐城市盐都区成立了一家叫“一米甜”的合作社,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创新农产品,实现草莓从种植到生产加工的产业链。图为刘程媛在向专家学习草莓疏花疏果的方法。 周晨阳 摄
扫码看“观·点”
徐徐春风暖人心,勃勃生机催人进。放眼江苏大地,干劲与春潮一起涌动。各行各业劳动者正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掀起生产建设热潮,奔跑在明媚春光里。
田野上,“新农人”在“播种”梦想。“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农人”扎进农村,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给农业注入新的活力,让农村焕发新的生机。耕地、施肥、除草,农机轰鸣、往来穿梭,直播带货“新农活”火热开展……田间地头,处处是抢抓农时、人勤春早的美丽图景。
园区内,创业者们正奋力拼搏。他们马不停蹄谈合作、签项目、拓市场,以实干攻坚克难,以澎湃的热情寻求突破。
车间里,工人们在争分夺秒抓生产。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飞转不停的生产线正加速拉满生产建设“进度条”。工人们干劲满满,熟练操作着各种设备,全力以赴赶订单、促产能。
工地上,建设者们正挥汗如雨忙施工。一个个重大项目紧锣密鼓开工建设,建设者们加班加点,确保工程按照节点推进。抢工期、抓进度、保质量,现场作业忙碌有序,作业效率节节攀升。
人勤不负春光好。侧耳聆听,是机器飞转、开足马力的声响;目之所及,是热火朝天、紧张忙碌的景象。劳动者们正以奋进之姿为江苏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本报记者 白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