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定军山是《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作中重要的历史人物与地点,2012年4月1日,正值在陕西汉中的勉县举行“2012中国汉中第九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开幕之时,记者随北京爱车阳光自驾车队来此采风,先后有幸瞻仰了武侯祠、武侯墓与定军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怀古之旅。
勉县武侯祠(摄影:冯赣勇)
关于武侯祠目前国内共有7座,其中最出名的为成都武侯祠,其次就是陕西勉县武侯祠以及南阳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肃礼县祁山武侯祠等。上世纪的1990年6月30日,记者曾有幸到成都武侯祠瞻仰。据史料记载,在诸葛亮死后,蜀人十分思念,纷纷要求为他立庙,朝廷认为不合礼制,一概不准,百姓便在道上私自拜祭,后来有人建议在成都立庙,但刘禅没有听从。
走进武侯祠(摄影:冯赣勇)
后来一直到了263年春天,习隆、向充上表以周人怀念召伯,越王勾践思念范蠡的故事劝谏刘禅为诸葛亮立庙,刘禅便下诏于沔阳建庙,所以位于陕西省勉县西4公里处川陕公路之南的勉县武侯祠,也叫天下第一武侯祠。是唯一的“官祠”,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武侯祠。它隔江与定军山、武侯墓遥相对峙。
展开全文
殿堂中的匾额(摄影:冯赣勇)
当时因“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故选祠址于定军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距武侯墓十余里,为明、清建筑,祠坐南向北,背临汉水,面对公路,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20米,呈长方形。四周有围墙,地基八十亩,共有七院五十四间房舍。规模宏大,建筑雄伟,亭台楼阁,遍布祠中。
武侯祠庭院(摄影:冯赣勇)
祠前为牌坊,高10米,八角起翘,牌坊中宽6米,东西两侧各宽3米,四柱落地,上盖灰瓦,坊上一面隶书“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十一大字,一面书“天下第一流”五个大字,游人至此,无不肃然起敬。
《挥泪斩马谡》(摄影:冯赣勇)
祠内遍悬匠、联,匾额有:“高山流水”’“醇儒气象”,“代仰清高”,“大汉一人”,“大器无方”,“天下奇才”,“其犹龙乎”,“山高水长”,“伯仲伊吕,”其中“忠贯云霄”为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御赐”。对联有:“扶汉室坚惟谨慎,乃能担当事业;伏龙誉早必深潜,而后腾踔云霄。”
武侯祠留影(摄影:马自平)
冯玉祥将军1928年题:“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流嵌于大殿背后墙上;琴楼上有“石琴”一张,长115厘米,头宽24厘米,尾宽20厘米,上刻“章武元年”,叩之清亮,悦耳,传为晋汶水胡韬作。可惜文革时期被摔断了。
崇圣祠(摄影:冯赣勇)
在众多石碑中,竖有沈迥刻立的“蜀汉丞相诸葛武侯新庙碑铭并序”唐碑一通,系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与明碑最为珍贵。车友们拜谒武侯祠,在感受三国文化深厚底蕴的同时,也对一代名流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天下第一流牌坊(摄影:冯赣勇)
离开武侯祠驱车向东行不足两公里,位于公路两旁就是马超墓。马超是三国时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位列关羽、张飞之后,名列第三位,武艺高强,人称“三国英雄数马超”。刘备称帝后,升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镇守阳平关(即现勉县老城)。公元222年病逝于勉县,并安葬在此。
勉县马超墓(摄影:冯赣勇)
驶离马超墓前往武侯墓。武侯墓背倚笔峰山,西南有定军山主峰吞吐呼吸,连峰横亘,壁立如屏。西北则有巴山余脉,高大雄峻,或腾跃直出,或曲折逶迤,据县志记载:“每当月明,忽见定军山头旌旗闪烁,帐房参差。……及早,遍访实无兵至”云云。
武侯墓门首(摄影:冯赣勇)
步入武侯墓,只见眼前岗峦起伏,前书案梁、后笔峰山、左土地岭、右武岗山,将武侯灵冢紧紧围护,转过书案梁,前面豁然开朗,玉带溪从内山门前蜿蜒而过,更为景区平添了几分幽静和神秘的色彩。
玉带溪(摄影:冯赣勇)
入山门内,只见山门侧两幅壁画栩栩如生,一幅“三顾茅庐”,描述刘备为求东山再起,冒风雪严寒第二次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图中刘、关、张落马扣门,童子相迎;另一幅“将星陨落”,描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临终之前给姜维、杨仪叮嘱后事的场景。
武侯墓墓碑(摄影:冯赣勇)
武侯墓的主体建筑--大殿,在这里供奉着一组非常珍贵的明末泥塑。大殿门楣,是清嘉庆年间一提督学政所题,上书:“万古云霄”。神龛之上正中是诸葛亮的坐像,左手抚膝,右手持卷,凝目沉思,似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两童一持剑,一捧印,侍立左右;龛下,左有龙骧将军关兴(关羽之子),右有虎贲将军张苞(张飞之子),体态威武,护卫两旁。
思蜀亭(摄影:冯赣勇)
站在武侯墓中院,环顾四周,匾联层层,古木参天,其中绿色防护栏特意保护起来的柏树均为汉柏,乃是武侯安葬于此的同时栽种的。更有奇者,是那双株古汉柏,粗至三人合抱,枝杈横空蔽日,浓荫匝地生寒,最显“独含天灵”的气质。
真神人牌楼(摄影:冯赣勇)
大殿之后,诸葛亮墓冢青草莹莹,肃然耸立,呈覆斗状的墓冢是汉代高贵者的墓冢形状。四周以汉白玉石护栏围护,石栏上浮雕35幅“诸葛亮生平”故事图案。墓向头西脚东,暗示着“永怀西蜀,不忘北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夙愿。
定军山景区(摄影:冯赣勇)
最后来到的是三国古战场定军山。定军山在记者的记忆中拥有太多的故事。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拍的就是《定军山》,当时在北京大栅栏里的大观楼电影院首映时曾也造就过万人空巷的盛景。在记者老师袁阔成先生播讲的《三国演义》长篇评书中,也多次提到定军山,而定军山到底什么样?终于在此次自驾陕西汉中游中得以一见。
定军山风光(摄影:冯赣勇)
建安廿年(公元215年),曹操平汉中,并派大将夏侯渊、张郃等留守,驻兵定军山和天荡山各隘口。刘备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将进兵汉中,老将黄忠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又奋勇取定军山,经法正指点,夺得定军山以西的挡箭牌山的山头,踞高临下,直取夏侯渊,夏措手不及,被黄忠腰斩,从而夺得了定军山。刘备进而夺取了大半个汉中地区。可以说定军山见证了刘备的崛起与辉煌。也就有了“得定军山则得汉中,得汉中则定天下”之美誉。
山间小道(摄影:冯赣勇)
记者驱车驶出武侯墓向东南行驶大约三四公里左右即抵达定军山的山门,如今的定军山是开放式景区,车子进入定军山景区后景色宜人,幽静异常。一片片黄色的油菜花和粉红色的桃花争相斗艳。车子顺盘山公路来到半山腰后是一座名为“军山憩苑”的休闲山庄。山庄脚下有一口诸葛瑾井。
山顶主峰的石碑(摄影:冯赣勇)
三国时,定军山在历史上遂负盛名。属大巴山脉,其脉自高庙子入平地,隆起秀峰12座,自石山子至元山子,号称“十二连峰”,再东为当口寺孤峰,自西向东绵延十多公里,如游龙戏珠,故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誉。山南有一个天然锅底形的大洼,周长1.5千米,即三国时称为“可屯万兵”的“仰天洼”。
定军山留影(摄影:马自平)
北麓有一片广漠沃野,就是当年诸葛亮大布“八阵图”、设“督军坛”的武侯坪,黄忠大战夏侯渊的战场,时常发现“扎马钉”和箭镞,传为蜀军用兵之物;山旁有“斩将桥”,山半腰有一大石,高约3.3米,宽约2米,中开一缝,宽窄不一,名曰“挡箭牌”,传为诸葛亮遮挡敌箭的遗物。
山顶上远眺(摄影:冯赣勇)
定军山并不太高,从半山腰顺山道登山而上,大约攀爬516级石阶后就抵达了海拔833米的定军山最高处的主峰。山顶上现有“定军山”的一块石碑,据说文革时期曾被毁,这是后来所立。
山顶留影(摄影:马自平)
站在定军山山顶上远眺,远山连绵不断,山下黄色花海片片相连。凝思遐想,古昔三国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征战厮杀声好似在耳畔回响。此时,登定军山古战场的怀古情思令人心潮澎湃。至此,自驾陕西汉中游也为之圆满结束。(图文:冯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