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皇朝遗民录》记录了明末清初流亡朝鲜的九位明遗民,并因书中记录了明遗民与朝鲜士人谋划反攻清朝的内容,而极具史料价值。作者结合黄功与漂流民林寅观、陈得的问答记录——《黄陈问答录》进行论述,较为立体地展现出明遗民群体间的互动,以及漂泊无定的悲凉心态。特别是黄功奉劝林寅观、陈得返清的情节,更添悲剧效果。两种文献相互比对,不仅对官方史书内容进行补充,更是通过个案研究,从历史细节透视明遗民群体的心理活动,从而感受历史的温度。
摘要:韩国首尔大学附属奎章阁藏朝鲜写本《皇朝遗民录》,记载九位流寓朝鲜的明遗民事迹,内容较通行的朝鲜佚名撰《皇明遗民传》更为翔实,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本文主要围绕《皇朝遗民录》所载明遗民黄功与福建漂流民林寅观、陈得的问答记录(《黄陈问答录》),结合朝鲜王朝丁未漂流人事件相关文献,略事比较分析,以揭示事件的丰富场景与意义。
引子
明朝灭亡之后,中原士人坚守气节,甘为遗民者,在在皆是。其间,不少人流落到明的藩属国朝鲜,成为避居海外的明遗民。清朝前期大兴文字狱,明遗民问题触犯时忌,士人鲜少涉及,有关海外遗民的记载,更是凤毛麟角。前辈学者魏建功先生,1927年春旅居朝鲜汉城,担任京城大学华语讲师,曾在当地书肆购得写本《皇明遗民传》,撰者为朝鲜人,姓名不详。书凡七卷,其中第七卷专门收录流亡朝鲜的明遗民。此书1936年由北京大学影印出版,明清史专家孟森撰有序言,称扬其史料价值。美籍华裔历史学者谢正光,长期肆力于明遗民传记之搜讨,遍览海内外珍本秘籍,编著成《明遗民传记资料索引》和《明遗民录汇辑》,颇便于学界使用,但涉及流亡朝鲜的明遗民,征引的材料没有超出北京大学影印本《皇明遗民传》。笔者1998—1999年任教于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在庋藏原朝鲜皇室图书的奎章阁阅书,偶尔翻到一册朝鲜写本《皇朝遗民录》,记载有九位流亡朝鲜的明遗民事迹,收录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内容较通行的朝鲜佚名撰《皇明遗民传》更为翔实,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笔者曾撰小文《韩国奎章阁藏抄本〈皇朝遗民录〉刍议》予以初步揭示,惜因发行范围有限,迄今未见有关注和引用此项文献者。兹再就《皇朝遗民录》,尤其是所载《黄陈问答》,结合近年刊布的相关文献,略事阐发。
《皇朝遗民录》的文献内容
展开全文
奎章阁藏《皇明遗民录》写本共一卷,主要是记述流亡朝鲜的王以文(凤冈)、杨福吉、冯三仕、王文祥、裴三生、王美承、郑先甲、黄功、柳溪山九位明遗民的事迹。编撰者署济南后人王德九,系王以文之后,其自序称收拾诸家家乘,谨校成编。自序延续永历纪年,末题永历三戊寅春三月,应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书后有朝鲜人黄基天的跋语。卷首钤有“帝室图书之章”“朝鲜总督府图书之印”“汉城大学图书”。朝鲜时代民间雕版之风不盛,官书多采用活字印本,其余书籍则以写本居多。此册虽然不一定是原本清稿,但似未见有印本,能够留存至今,实属难得。
《皇朝遗民录》所载九人,是以山东士人为核心的遗民团体。早在崇祯年间,清兵就屡屡从海上侵扰山东,掠夺人口财物。九人之中,济南人王以文,崇祯九年(1636)举家避难海岛,第二年即被投降清兵的孔有德部虏获,押送至沈阳;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入侵山东,杨福吉、冯三仕在历城、临朐抵抗失败,也被虏获到沈阳。甲申之变后,清兵大举入关,王文祥等六人抵死不屈,亦先后被押送至沈阳。羁押沈阳期间,九人因共存反清复明的志向,均被罗致到时在沈阳为质的朝鲜凤林大君李淏身边。李淏是朝鲜仁祖大王次子,1636年,清军趁明朝无力东顾之机,大举入侵朝鲜。次年,仁祖大王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将次子李淏与昭显世子送往沈阳,形同质子。李淏在沈阳期间,已心存雪耻之念,暗中物色可用人才,故将王以文等人罗致到身边。1645年,李淏获释回国,王以文等九人跟随至朝鲜,被安置在皇宫南墙外的皇朝人村(汉人村、明人村),由王室供给廪食,后人有“九义士”之称。1649年,李淏即王位,是为孝宗,依靠文臣宋时烈、武将李浣,密谋伐清雪耻。根据《皇朝遗民录》的记载,这段时间,王以文等人频繁被召见,参与谋划。李淏北伐雪耻的计划,当时为了防止泄露到清廷,是在极其隐秘的状态下推进的,官方文献几乎没有记载。李淏与昭显世子在沈阳期间,有专人详细记录他们的饮食起居、沈阳的状况、各类见闻,以及与清廷的交涉,书面报送朝鲜承政院。此项材料总称为《沈阳状启》,内容不厌其详,但对李淏交结明遗民的事实,或因关涉机密,阙而不录。李淏与宋时烈等人的密谋筹划,《朝鲜李朝实录》当时并未记载,后来根据宋时烈的记录进行了增补,明遗民参与谋划的情况,自然更不可能行诸文字。在文献不足征的情况下,《皇朝遗民录》的记载无疑是十分珍贵的史料。
朝鲜李朝基于儒家传统的义理思想,尊明朝为中华之正统,而视清朝为夷狄。由于在日本人入侵朝鲜时,明朝屡屡出兵相助,李朝对明朝还心存报恩思想。平壤、汉城等地均建有明朝东援将士的祠庙。明亡之后,朝鲜有万东庙、大报坛之设,奉祀明太祖、神宗、思宗三帝。“朝鲜之于皇明,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君父之仇,臣子不可以不报也。”正是在这种心理驱使之下,李淏密谋反清复明。然而他在位仅仅十年,就带着“日暮途远,至痛在心”的遗憾,赍志以终,反清计划随之付诸东流。反清复明的希望破灭之后,聚集在李淏身边的明遗民,或抑郁而亡,或艰难度日。《皇朝遗民录》记王以文“感先王之恩礼,恸大义之未申,闭户自靖,不言世事,或有问皇朝事者,辄呜咽不能言,或痛哭呕血”;冯三仕“自此杜门,惚惚无生世意”;王文祥“屏居绝迹,每风雨之夕,辄仰天呼哭”;裴三生“常怀愤痛,中夜悲泣不自胜,竟以忧愤卒于宫墙外赐第”;王美承之状更为惨烈,“日夜悲泣,自是水浆不入口者五日,疽发背。同来诸公劝以药饵,挥却曰:‘北都之变,可死而不死,尚有望于中兴故也。今日事竟不成,天也!不死尚何待乎?’因诵《出师表》抚膺,已而卒,时年五十有八”。李淏去世之后,时过境迁,王以文等人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原先的厚遇逐渐变为冷落。因为子孙渐多,朝鲜王室不再供给廪食,身份也降为平民。王以文辞谢官方的接济,带着几个孩子在汉江捕鱼打柴为生。黄基天在《皇朝遗民录》的跋语中,感叹朝鲜风俗的浇薄,对明遗民的境遇深表同情。
国破家亡,流落异国他乡,明遗民内心的苦痛、生活的艰难,没有经历过的人,自然很难想象。但透过《皇朝遗民录》征引的遗民诗作,也许我们可以略解一二。郑先甲有诗曰:“三角山南汉水东,寂寥谁与此身同。君亲永隔乾坤外,师友分离道路中。乡梦有蛩容易觉,尺书无雁极难通。未成归计关河阻,空望青齐意不穷。”文天祥后裔文可尚此时也流寓朝鲜,与郑先甲过从甚密,有诗曰:“流落腥尘万事非,圣朝文物梦依稀。江南庾信平生恨,塞北苏郎几日归。三十年来风异响,八千里外月同辉。华音已变毡裘弊,谁识山东旧布衣。”《皇朝遗民录》所载九人之中,尤以黄功地位、学识为高。黄功,杭州人,崇祯庚午进士,曾授寿光知县,屡官至中都留守。甲申之变时,他正督饷驻守徐州,福王即位南京后,又收集散卒退守宿迁。城陷为清兵所虏,遂押至沈阳。有诗曰:“□□城守力孤单,拘絷耻深北地寒。死固甘心苏武节,生而何面钟仪冠。精忠无闻亡军将,富贵都输误国奸。百战余思犹未已,天狼一点剑头看。”李淏东归,黄功以国破家亡,中原恢复无望,本欲自裁,因得李淏赐札,告以反清大计,方随行至朝鲜。他有赠同来诸公诗云:“万岁山峰血雨中,金陵佳气一朝空。此生不死将何适?扶植王春鲽域东。”李淏即王位,黄功除礼曹参议,又授嘉善阶,然皆辞不受。唯受命监咸镜原襄两道盐硝差使员,传授朝鲜人做硝良法。
丁未年漂流人事件与《黄陈问答》
在黄功的事迹之中,尤足称道者是与福建漂流民林寅观、陈得等人交接,并留下珍贵的《黄陈问答》。清康熙六年(朝鲜显宗八年,1667,丁未年)五月,拥戴南明永历朝廷的台湾郑氏政权官商林寅观、陈得等95人,在前往日本长崎贸易途中,遇风船毁,漂流到济州岛。林寅观一行身着明朝衣冠,没有剃发,且随身携带永历二十一年历书,在朝鲜朝野引发轩然大波。围绕如何处置,朝鲜两派意见对立。坚守儒家义理、尊明贬清的士大夫,主张答应林寅观等人所请,送往日本,或遣返台湾;基于现实利益考量的朝廷官员,则主张依例送往北京,以免事泄触怒清廷。最后,现实利益战胜义理坚持,林寅观等95人被押送到清,相传均惨遭处死。事件的悲惨结局颇令朝鲜君臣愧疚,故不唯文士赋诗作文纪念,正祖时还专门立牌祭奠,民间也有关王塑像为之流下血泪的传说,足见事件在朝鲜社会的深刻影响。朝鲜正祖时著名学者成海应(1760—1839)汇辑《丁未传信录》,收录事件相关官方文书、诸家问答记录以及投书、诗文等文字,堪称反映此次事件最为详尽的史料。“丁未漂流人事件”牵扯到南明史实、东亚海上交通、郑氏集团官商贸易以及请兵日本等诸多内容,故颇受中日韩学者关注,研究成果不菲,似无须再作赘述。以下仅就《黄陈问答》内容略事分析。
根据朝鲜济州地方官员的呈报,林寅观一行五月二十三日漂至济州大静县海岸,此后在济州逗留百日,等待朝廷处分意见。九月四日,朝廷派员押往汉城,十月一日至城外弘济院短暂停留,随即转送清朝。在济州期间,新任济州牧李璌与林寅观、陈得、曾胜颇多交接,不仅同情他们的遭遇,关照有加,且主张应送返台湾。李璌还将双方交接问答进行详尽记录,抄为《漂人问答》。其文字内容已经收入成海应的《丁未传信录》,日本天理图书馆藏有抄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纪要》第15辑(1982)影印刊布。因为林寅观一行的特殊背景,故在官方之外,士大夫中间亦颇为关注,以至羁留和押送途中,不断有人投书交接,问答笔谈。成海应《丁未传信录》在李璌、黄功之外,还录有其他五家《漂人问答》以及林寅观等的投书诗文。不过,根据内容来看,还是李璌、黄功两家的记录最为翔实,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黄功的记录名为《黄陈问答》,当是主要与陈得交接的记事。陈得的身份为“财副”,时年24岁,泉州府人,似颇通文墨。李璌《漂人问答》记陈得私下留书济州牧吏文某,望其得便交汉船传回本土,书末自署天朝府笔吏陈得,或是出航前的真实身份。黄功前往交接,并非自行其是,而是奉朝鲜王命。《承政院日记》显宗八年丁未十月癸酉条记载显宗召见右议政郑致和,议及漂人已至汉城弘济院,抵死不肯前行入清之事。郑致和提议曰:“曾有汉人来居者,其为黄恭(即黄功)也。方在城中,故使之往问彼处事,且令开谕前进。则答谓九有朝家之令,则不可私往云。即为分付,使之进去何如?”显宗曰:“依为之。且使黄恭传言,今日此行,势难中止,汝辈若不肯行,则朝家势将着枷送之云云。”可见,黄功的任务是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劝谕漂人从命,以便顺利遣送至清。而对于黄功本人来说,去国二十余年,肯定迫切地想从乡人口中了解故国消息。林寅观、陈得一行,自济州押送汉城途中,即屡屡投书,祈求返送台湾或日本长崎。此番见到乡人黄功,无异绝望之中的稻草。因此,双方的问答记事,官命无奈与乡情关切交集,读毕令人唏嘘不已。
黄功留亡朝鲜,且受恩遇,自然是以完成朝鲜王命为首务,故交接漂人之际,千方百计说服他们同意遣送。他首先分辨其中核心人员,施加道德压力,并以豪杰相激,开导大家进食。“尔今受此大难以来,今则生存之日,何事愚迷去而即死?尔众自有贤愚不等,古云: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何哭之有?”“尔既商人,名非盗贼。古云:心无私曲,可与霹雳同居。败辱将刑,面不改容,引领受诛,此为豪杰。至于汝辈哭声不绝,犹如失乳之婴儿,何足道哉?”其次,假称清朝安民有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以打消漂人的恐惧。如云:“你今前去享安宁,莫待清朝究问。南人听说这片言语,人人啛笑,介介欢颜。南人曰:果若如此,我当去之。我曰:尔今此去,正是归路。”此外,再辅之以感情攻势,列述朝鲜的施救、沿途的供给、家人的期盼,借此感化人心。“今蒙国恩,养你将至半年,又以荣归相送,此福何安再?”“明朝西去,人夫马匹衣食,何止万两,东国与汝何仇,将银万两买送清国死乎?”当然,对于依旧固执者,则施以威压。“你若好去者,衣食马匹好行好送;不愿去而欲自死者,馆外土岗,自尔埋身之处。忠言不听,何愚至此?”最后不从者,黄功亦不惜亲自强押上马。
黄功的身份还是同乡人,因此对林寅观、陈得一行又不乏同情与关切。会面之际,双方虽然都比较谨慎,但还是互相交流了明亡前后情形以及身世信息。只是林、陈并未透露真实的背景,黄功对自己的身世也是含混其词,赋诗答曰:“家居中国近苏杭,不说先人只姓黄。平生正直无偏向,惟留四海一空囊。”林寅观等人随身携带有日历书本以及朝鲜人问答书札,黄功奉劝道:“你今好去,拿着无用书文,路上遇人盘问之时,亦费劳心而答。清国专忌夹带书帖。毁之为上,带之无益。”林寅观等遂将之焚毁。黄功出于乡人之情,叮咛再三:“他国逢人须好话,你今同伴莫相争。到时莫说能文字,到时莫说会当兵,到时莫要回乡土,到时莫要夸其能。四件劳心须谨记,我将此事做人情。”还特意细心嘱咐:“东国屡遭凶年,前日南来路上,五谷之中,十分还得三分。此去西路,十分凶年,田地荒芜,人民饥饿,千里之民,尽是本京赈济。你今前去饭食,尽是京中运载,直至北京路上,若有些少不足之处,众人切不可闲话。谨记谨记。”分别之际,黄功自度一曲《木兰花》,唱与众人,词云:
自别家亭,富贵荣华一朝倾。叹先人谁是,我遭不幸,落在天涯度此生。想当初,文着蓝衫拜圣庙,武被金甲冠红缨。御前钦命传旨意,后苑防门提调兵。也曾执戟随鸾驾,也曾宣令在京营。俺也曾提军修筑边城路,俺也曾领兵三山去讨征。也曾南京凤泗为留守,也曾西洋奉敕做差卿。俺也曾太湖埋伏为制使,俺也曾池河守备显雄名。真堪美事无成,空劳十载为王庭。谁知草寇干戈起,翻天覆地把人惊。恨奸臣雄兵百万皆投降,何况区区是小生。忠不忘,义不更,多感君王带此行。相怜悯,愧平生。言不懂,语难听。报君恩未用奇才处,叹双亲鹤发已延龄。抛妻子阻隔关河远,忆家乡毕竟是伶仃。有音书难过豺狼道,盻家期廿载雁行声。他那里空思忆,俺这里信难凭。都做了一事无成两鬂星。
真正是一唱三叹,不唯列述身世的光荣,还感叹了沦落天涯的伤悲,颇富感染力。
黄功可谓圆满地完成劝谕任务,但是此举实际是把林寅观一行送上了不归路,朝鲜士大夫尚且内疚不已,黄功本人应当更是自责不安。成海应《丁未传信录》所录《黄陈问答》应是黄功事后自撰,交代事情经过,多运用口语,穿插诗词,而且注意故事情节铺陈。书末则称漂人遇己之幸运,且以酬报朝鲜君王之恩而自得。《皇朝遗民录》所录《黄陈问答》当是据黄功自撰本节编,编者王德九更加突出黄功的遗民身份,选择内容淡化其官方使命,而重在异国他乡相遇的情感表述。形式方面则改用第三人称叙事,行文语言亦更加简练。最为明显的是,节编本隐去了黄功假称清朝安民有道、百姓安居乐业以诱使漂人服从遣送的内容,而改为:“又问虏之安民如何,留守笑而不答。寅观曰:‘我问此事,惟笑不言,主何意也?’答曰:‘我亦在外国,安知其安民之如何?’”节编本还为黄功开脱,云其复命归家,咄咄自责曰:“今此二十余年,苟全性命,本非乐为,漂人喻送,岂本心哉?”由此可见,无论黄功原本还是节编本,均带有较强的主观编撰色彩,恐不能作为直接史料使用。
小结
明清易代之后,东亚地区形势波谲云诡,中韩关系的变化、中国东南沿海的抗清活动、中日韩海上往来与交通、明遗民的东渡,共同构成极为丰富的历史画面。《皇朝遗民录》所载流寓朝鲜的明遗民群体,《黄陈问答》关涉的丁未漂流人事件,虽然只是宏阔历史背景下的个体叙事与个案描写,但都具有重要的结点意义。只有通过这些代表性的结点,我们方能勾勒出历史演变的轨迹。两件文献的记载,都提供了不少官方史书缺失的内容,具有丰富历史细节的意义,而事件当事人的自我叙述,不乏感情流露,更是让后人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关注类似域外成书的文献,以更加丰富东亚文化圈的历史书写。(刘玉才)
来源:《汉籍与汉学》2022年第1期,第45-51页。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 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