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科院发出警告,但中国高校垄断知网的报应终于来了,预计馆藏作品将获赔1200亿元。近日,中科院知网轮番登上热搜,原因是中科院觉得知网数据库订阅费涨得太多,达到几千万级,太贵了,决定停用知网。但这并不是知网伤害的第一所学校。什么是知网?写过论文的朋友一定对他很熟悉,他收藏了大量的学术期刊和文章,用户可以搜索和下载所需的文件和资料,很多高校会付费购买使用权供学生使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可以说,知网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至关重要。
1957年,钱学森院士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奖金1万元,由他捐赠给困境中的高校。钱老说,科学是民族的未来。1973年,院士培育出杂交水稻功成名就时,他穿着破旧的衣衫,却资助了无数贫困学子。这位长者说,教育是民族的希望。1998年,为了给科研和教育提供更好的。被誉为国家火炬的希望诞生了,包括钱老袁在内的无数学者贡献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和论文,分文不取,只为把知识传承下去,知网承载着他们的希望,他们希望即使是离开后留下的知识也能陪伴后人继续前行。毕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缺点,如果他们能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前行,自身的发展空间就能做大做强。
你为什么知网如此傲慢?他们背后有着怎样的关联和地位,能让他们不断挑战我们的底线?其实要想知道这背后的故事,就必须知道知网是如何创立的。1999年,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很快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于是联合创办知网,为了让这家企业快速发展,清华大学当时就把这个项目设立为重点项目,他们最初的目标非常明确,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相应论文。随着越来越多的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联合在一起,他们把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发到知网的网站上,很快把我们整个中国的信息整合起来,他们就成了一家独大的企业,没有一个网站比他们有更完整的信息和数据。起初他们的目标很好,他们希望能够更好地传播信息和数据,而且在早些年确实为推动我们人才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努力,得到了很多学者的支持和肯定。而且他们的收费在早些年很低,大家都能负担得起。要知道,这不仅变相削弱了教授著作的传播力,也给学界敲响了警钟。
展开全文
对此,连人民日报、央视都对其的知识产权保护关注进行了评论,希望这种保护迅速从个人事件转变为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否则下一个教授起诉网站的消息还是会发出来。然而,这一事件的影响尚未过去,中科院叫嚣贫困等事件再次将知网推上舆论高峰。今年4月,中科院因无法接受每年一千万元的订阅价,于4月20日知网停止合作。一时间,此事在网上掀起巨大热议。要知道中科院是自然科学领域顶级学术机构,竟然因为承担不起代价而停止与知网长达十余年的合作,发人深省。此时还未结束,知网再次利用垄断地位打压学者,被骂上热搜一号。要知道,赵德新老教授在网络上爆料曾引发不少热议,而随着这一事件,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向知网一样维权索赔。但知网律师表示,如果按照赵德新教授每次200元的标准,知网在库所有作品损失12亿元,翻译成白话也就亏不起了。
面对知网哭穷,不买单,甚至直言吃不消就破产,吐槽什么,小编似乎看到了无数科研学者的叹息,没想到中国科技强国路上的绊脚石竟然是自己人。那么知网到底有多贵?大学每年付多少钱购买知网的文献?下面是一个数据表,目前知网是国内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整合商,包括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90%以上的中文学术资源检索和全文下载来自制造网。如此高的市场份额,知网的整体流量成本比其他竞争数据库更贵。对于正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统计年鉴等,上网采用按月收费的模式,对于艺术较多的文献,成本可谓水涨船高。有人会问知网,高校面对高额收费不是抗议了?其实是有的,而且不在少数。
2013年,以云南大学为主的云南多所高校抗议不堪,网络高额服务费希望他能调价,但知网不仅置之不理,甚至在第二年将对领跑高校云南大学的服务费提高了75%。除了报价不灵活,知网甚至每年都在涨价。2019年至2022年,中南大学采购成本从119万飙升至150万,增幅超20%,北京语言大学采购成本从45万升至65万,增幅近百分之五十二零一零年至2016年,增幅为132.86%,这是什么?这比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低了三个百分点,但可悲的是,最终很多学校经不起知网垄断的压力,只好硬着头皮续约,像中科院这样敢于直接停用的高校少之又少。这背后是学术无价还是学术韭菜太好割?
2021年12月,央视曝光90岁老教授赵德新被本网告上法庭。赵德新教授一生写了100多篇论文,不知不觉就被知网拍走了,赚得盆满钵满,这样的个人用户在他身后数不胜数。辛勤耕耘的学者只有几十上百的稿费,一篇论文被知网发表下载后,至少可以产生几十万的收入,而这些钱,是知网这个中间人来收的。为什么原本是为了我国学术发展的公益性网站,却成了我国科研的绊脚石?那是外国控股吗?据了解,知网运营公司为同方知网科技有限公司,是同方在美国清华的海外全资子公司。换句话说,今天的知网根本不是国企,经过20年的发展,我希望它早已成为学生找出论文的唯一标准,不少学生苦不堪言,查重一次就要几百块钱,我们的钱被大风吹了吗?原本为学术研究而生,却成了可是学术韭菜的镰刀之王,你贪婪的该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