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钟晓璐 实习生 杨帆
低价回收的劣质化工纤维、废旧衣物等,经过粗加工,摇身一变成新疆优质棉絮,而后制成棉被,身价高涨,主要销往偏远地区,卖给中老年人。“黑心棉被”是劣质絮用纤维制品,一般含有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容易引发传染病。
近日,四川省阿坝州公安局在重庆警方的大力协作下,破获一团伙销售“黑心棉”系列案件,捣毁了位于重庆的生产窝点7处,打掉销售诈骗团伙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3人,涉案金额高达5000余万元。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四川省公安厅食药环侦总队通报了这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办案民警详细披露了该团伙屡屡得手的销售套路。
“黑心棉被”销售套路:送错地方就地低价甩卖
生产窝点
2022年1月,阿坝州公安局在侦办辖区一起诈骗案件时发现,有大量“黑心棉被”销售至当地。办案民警刨根问底、循线追踪,查到了位于重庆市某区的“黑心棉被”生产窝点。
该团伙在重庆市一带专门从事生产“黑心棉”,并组织多个团伙专门销售,涉及四川多个市州和省外12个省市,受害人多达数万人。
阿坝州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民警李世康向记者介绍了该团伙的销售套路,这个盘踞在四川省内的销售团伙,经常拉一车棉被到乡镇等偏远地区进行销售。他们通过认老乡、冒名虚假身份等方式取得村民信任,对乡镇地区中老年人进行搭讪。
“老乡,你认不认得XXX嘛,他亲戚结婚,在我这买了些床上用品,现在给他送来……”搭讪后,村民会善意提醒销售团伙,当地并没有他们要找的人。这是该团伙常用的套路之一。
随后,销售团伙便开始表演,称自己被导航带错路,必须把货卸掉,要将棉被低价处理掉才能收回成本。
“团伙会现场给消费者展示货真价实的新疆棉花,不少中老年人会因棉被价格实惠购买,以为自己捡了便宜,实际买回家的是黑心棉被。”民警李世康介绍。
展开全文
销售团伙通过开面包车或者私家车机动作业,地点多根据当地的销量进行灵活调整,销售好便多进一些货,销量差便转移到其它地方。
记者发现,该团伙所瞄准的乡镇偏远地区中老年人较多,年轻人多选择外出务工,他们正是摸准了老年人的贪便宜心理,屡屡得手。“一车、两车的棉被规模相对较小,一般达不到立案标准,因此2018年以来该犯罪团伙一直从事销售活动直至案发。”李世康表示。
“黑心棉被”贴上名牌标签,身价翻倍
受害者
经阿坝州公安局查明,该犯罪团伙在重庆市租用民用板房作为生产车间和库房,组织50余名工人用收购的废旧衣物,从外省多地购买废旧纤维制品,并加入少许棉花,制成棉被。
为便于销售,犯罪团伙自行到打印店印制了“新疆阿克苏棉絮”“新疆至重庆转运单”等标签,并贴在外包装上,将伪劣产品冒充优质新疆棉絮。
李世康谈到,该犯罪团伙将生产的棉被销售至线上线下多个平台渠道,由于该团伙办理了生产资质,且价格远低于同类产品,许多消费者会出于贪便宜心理购买。
这些劣质的棉被从生产到销售经过层层转手,身价翻倍。首先生产团伙以每床15元至20元的价格批发给60余个销售、诈骗团伙。然后四川等地的销售团伙又以每床80元至100元的价格向偏远地区中老年人销售。如此一来,成本每床10多元的棉被,售价最终达到了100元甚至更高。
生产窝点气味刺鼻,长期使用或诱发疾病
民警在生产窝点进行查证
在调查取证环节,民警进入生产窝点后,劣质棉絮堆积如山,规模巨大。“我们捣毁了7个生产窝点,这些窝点让人触目惊心,堆满了待发出的黑心棉被。车间气味比较刺激,部分民警出现了皮肤瘙痒、咳嗽等症状。”李世康回忆。
李世康介绍,长期使用“黑心棉被”可能会诱发一些疾病,比如引发皮肤病,诱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如果棉被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很可能成为细菌的温床,导致各种疾病产生。
目前,阿坝州公安局已向四川15个市(州)移送了案件相关线索,并已成案6起。
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