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贯口相声《报菜名》中的菜基本都是荤的
怎么回答都和相声不挨边儿?!相声作品里饮食文化是次要的,刻画人物才是重中之重,这是相声泰斗马三立老先生亲口说的。
《报菜名》这个段子主要是刻画那些支空头人情但是很吝啬的人。在这个作品里,贯口活全都是肉菜,主要有以三方面原因,①创作环境因素;②刻画人物需要;③相声技巧需要。
1、创作环境使然。传统相声演出环境是天桥撂地,观众都是井侩小市民,相声艺人要想养家糊口,必须得凭真能耐,讲究平地抠饼,对面拿贼。使贯口活儿没有包袱,观众听的是艺人嘴皮子的功夫,拿家常菜和素菜使贯儿,抓不住观众也就挣不下钱来养家糊口。这就必须让艺人说一些老百姓接平常触不到的东西,没见过也吃不起的菜,也就是光听菜名就能让人垂涎三尺的肉菜。
2、刻画人物和相声技巧使然。马派相声抖包袱非常讲究三翻四抖,作品开始部分,“甲”找理由要请“乙”吃饭,却接连几次更改菜码,请的也越来越家常,菜品档次也不断降低,这是用“逗”的手法带动观众情绪入扣儿,这一部分是第一翻,刻画“甲”嘴上甜哥哥蜜姐姐但内心又十分算计的状态。当“甲”把“乙”挤兑急了的时候,“甲”表示前面这些都是在逗“乙”,要请也得请满汉全席南北大菜,这个反转是作品的第二翻,一方面是为了吊观众的胃口,小市民光听过没见过满汉全席,这相当于书扣留住观众;另一方面是为了刻画“甲”为了找脸,打肿脸充胖子的心态变化。第三翻就是进入贯口活,背大段高档肉菜菜名,再一次把“甲”耍嘴皮子的形象展露无疑,也把观众胃口推向高潮,让观众留着口水猜“这么多硬菜最后到底请了没?”。三翻垫话过后,该抖响包袱了,“甲”一句没钱,让“乙”的心情跌落谷底,也让观众瞬间加深了“甲”许诺空头人情的悭吝人形象,笑声之余发人深思。
什么是真正的有责任感
什么是真正的有责任感?人类,人们必须要有责任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好,体现人类人们的进步发展,随着人类人们的进化高科技,技能上,生活上实行超前创新发展,人类人们所做一切责任感完成高级动物所能
七律格律与七律新韵有什么不同
七言格律与七言格律新韵有什么不同?
答:题主的意思应该就是古体诗与近体诗之间的差别与讲究吧?!古近体律诗都比较注重字与字音之间的精准与和谐,讲究句子的节奏:抑扬顿挫,也就是平声仄声之间的讲究。
古体律诗,句数没有限制:二言、四言、五言、六、七、八言甚至更多(句数与句字参差不齐)杂言句都有,甚至多达几十句上百句都行。而近体格律诗,却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为四句格律诗与八句格律诗,八句以上称为排律。七言格律诗的头两句为一联,称之为首联,三、四句称之为颔联,五六句称之为颈联,七八句称之为尾联。每首律诗中:奇数句称之为“出句”,偶数句称之为“对句”。上下句必须字数一致,对句相对、邻句相粘、词性相同:形容词与形容词,动词与动词,数量词与数量词,名词与名词相对应。上下两句的字音(平仄)应该相反,邻句相粘的道理很简单:便于变化句型,使句型不单调。
古体诗词的用韵,每一首可以只用一个韵,如果是长句,也可以用两个以上的韵,也可以换韵。而近体诗的每一首中只能押一个韵,即便是几十句的排律诗句,也只能押一个韵,不允许换别的韵。
古体格律诗中奇数句,偶数句都可以押韵。而近体格律诗中只能在偶数句上押韵,而且只压平声韵,(极少押仄声韵的),一般认为是首联押韵为正轨。总的来说吧,古体格律诗相对比较宽松点。而近体格律诗却是规纪多,限制多,对仗讲究,要求工整、严密。
初学者,如果想要提高写作诗词水平,应当严格遵守近体诗格律,完全掌握之后,方能严中有活有稳,读起来:顺口悦耳,抑扬顿挫有节奏。关于近体格律诗词的说法与讲究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匆忙,就不细述了。本人才疏学浅,不到之处,请给予纠正为谢。
感谢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