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苗 贵州 浙江 捐赠 一方

春天的茶讯|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浙江“白叶一号”捐赠茶苗的贵州成长记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6 19:17:03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谷雨时节,站在海拔1300多米的沿河自治县中寨镇茶海山巅,“白叶一号”茶叶基地尽收眼底,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

2018年4月,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20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黄杜村种植白茶致富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白叶一号”,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得很好。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贵州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积极主动联系对接,成功争取1260万株“白叶一号”捐赠茶苗在普安、沿河和雷山3县“安家”。

“感恩茶”种成“黄金芽”。如今,在贵州扎根生长的“白叶一号”陆续进入丰产期,从“战贫”到“脱贫”,再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上演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精彩故事。

捐赠苗:恩从浙江来 情在高原生

承载着浩荡党恩和浓浓深情,“白叶一号”跨越山海植根高原。

展开全文

2018年10月22日上午,“白叶一号”扶贫苗全国首种仪式在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乌龙山举行。时任屯上村党支部书记李贺成、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一起种下了第一株茶苗。种下的不仅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深情厚谊,更是西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景。

一个月内,普安县获赠的“白叶一号”建成了2000亩茶园,被命名为“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分别在地瓜镇屯上村、白沙乡卡塘村连片实施1500亩和500亩。

作为我省最后脱贫的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沿河自治县,获赠“白叶一号”360万株建园1200亩。2018年7月15日,黄杜村与沿河自治县中寨镇正式签订捐赠协议。

为了种好“感恩茶”,沿河专门配套了产业资金560万元,县、镇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茶叶专班,号召致富能人返乡成立茶产业合作社,带领群众种下感恩茶苗。

就在这年秋天,360万株“白叶一号”在大宅、志强、三会溪村“安家”,成活率达95%、利益联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1户1582人。

2022年5月4日,贵州省铜仁市沿河自治县谯家镇茶园,工人在采收茶叶。

近日,中寨镇宣传委员冉建兵说:“自‘白叶一号’落户中寨以来,群众参与茶产业发展累计获得务工收入2000余万元。当地及邻近乡镇常年有300多名群众参与茶园除草、施肥等日常管护。”

雷山县获得300万株捐赠苗,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千亩“感恩茶”示范基地全部建成。“为了不辜负浙江贵州两地群众的期待,从种植到管护,各级上下都花了不少心血,成果来之不易。”近日,雷山县大塘镇农业服务中心晏红伟说。

把“小叶子”做成富民大产业。经过奋发努力,雷山县千亩“白叶一号”茶园,辐射带动该县白茶种植5835亩,有力助推该县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感恩茶:多方来呵护 幼苗变秀林

清明前后,雷山县大塘镇也宜村“白叶一号”茶园吐绿。

“首批春茶采收茶青2000斤,加工干茶450斤,产值27万元,用工400余人次。”4月20日,该村党支部书记金建华带领村民采收完春季第一批茶青,便迫不及待地算起今年的首笔丰收账。

金建华动情地说:“感谢浙江安吉县和省内各级专家的多年跟进指导,也宜村和小河村的‘白叶一号’茶叶种植基地共有400余亩,今年茶青品质和产量都大大提升。”

为确保“白叶一号”在我省落地见效、茁壮成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高位推进、高效推动“白叶一号”白茶工作顺利开展。2018年10月,我省成立了“白叶一号”工作专班,联动省扶贫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组建“白叶一号”专家服务团,定期赴“白叶一号”基地开展技术指导,集中资源,全力打造“感恩茶园”和脱贫攻坚示范基地。

趁着天气晴朗,沿河自治县志强村70岁的村民胡莲秀,早上不到8点就来到“白叶一号”茶园上班采茶,山坡上已聚了上百名老乡。

“每天摘茶收入120元,安逸!”胡莲秀是村里的脱贫户,老伴患病需要照顾,村里提出发展茶园时,她把自家土地流转出去,她说:“当时还担心吃饭会成问题,没想到如今这饭越吃越香。”

志强村山高谷深,人均耕地稀少。村里曾尝试在坡地发展一些产业,但因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所限,作物既难丰产也难卖出。村民纷纷外出打工。

青青白茶苗,吸吮着阳光雨露恣意生长,为小山村带来了脱贫致富希望。经过近5年努力,志强村建成“白叶一号”茶园980亩,受益农户420户1675人,其中脱贫人口50户215人。

“这几年,得益于‘白叶一号’,我们都住上了新楼房,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选择返乡发展茶产业。”中寨镇大宅村返乡创业青年田红军说。

“荒山变茶山,贫困户变茶农,山区变景区”。“白叶一号”扎根贵州的成功实践,成为贵州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茶产业提质升级的生动写照。

黄金芽:黔山吐新绿 致富兴乡村

泡上一杯今年的明前茶,嫩绿的茶叶渐渐舒展,热气氤氲茶香扑鼻。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党支部书记孔令金一边热情地招呼众人喝茶一边介绍:“这就是今年新采的‘白叶一号’,来闻闻,特别香。”

“我们村除了最先获赠的1500亩,农户后来又自发种植500亩。原来这茶山就是个荒坡,如今变成了‘金山银山’。”孔令金感慨。

普安县茶叶发展中心副主任廉建宏介绍,去年仅2000亩“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就采摘3.2万斤茶青,加工干茶4吨,销售额达300多万元。今年预计茶青产量能达4.5万斤,产值比去年高。这几年,从管护到采摘,再到加工、销售,连同带动自发种植的农户,“白叶一号”让许多农户吃上“茶叶饭”,端稳“增收碗”。

在屯上村,孔德贤是最先一批自发种植“白叶一号”的农户。26亩茶园从去年开始就为他家带来可观收入,今年清明节前半个月,就收入近6万元。

“白叶一号”不断吐出“黄金芽”,带来当地乡村产业振兴新图景。

在雷山县全都茶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白茶加工厂,风选机正在将残次品“吹”选出来,剩下的精品干茶制品将进入晾干后进行打包分装。

公司负责人胡钱方说:“目前,我们已建成集白茶育苗、种植、加工与销售、产品研发于一体的产业链,助推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产品主要销往长三角、珠三角,由于茶叶品质好,生意也不错。”

普安县的“感恩茶园”,构建了利益分配机制,企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户、土地流转户都能有合理收入,让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在沿河自治县,“白叶一号”有了新名字——“屾山白叶”。该县立足生态优势量身打造品牌,同时,积极探索将中寨镇5000余亩“白叶一号”茶园,以每年每亩300元“返租倒包”给农户,农户通过承包茶园变成“茶老板”,收入持续提高。

“茶叶基地在我村,唱着山歌谢党恩。翻身不忘共产党,吃水不忘挖井人。”一首贵州山歌,唱出了一片茶叶“西游”带富一方的恩情,却道不尽山海携手共同奔富的故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勇军 梁瀚泽 吴采丽 梁圣

编辑 张良胜

二审  陈玉祥 吴一凡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