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分别有哪些特点
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者,爱国,他写的诗,奔放飘逸,杜甫称赞李白的诗:“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两句诗就概括了李白的创作水平。
杜甫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杜甫的诗歌大致上反应了唐王朝有盛到衰的全过程。其实杜甫本来不出名,后来有元稹和韩愈极力推荐和肯定,杜甫的地位才得以提升。杜甫以五七言诗而出名。(在唐朝有李杜之称)。
我看了各位师友都介绍的很详细,在这里我就只讲二人的写诗风格,别不多谈,两位大诗人,一个诗圣、一个诗仙!我就不品头论足了,以免惊动二位前辈的英灵。
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你认为最能代表二人风格的诗各是什么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离别》堪称浪漫主义的杰作。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特色:反权贵、轻王侯、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以及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生活态度。诗中“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全篇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直接抨击时弊、反映尖锐的社会矛盾,关心百姓生活、同情民众疾苦,直面现实、爱憎分明。这方面大家熟知的诗篇很多,限于篇幅举其三吏三别中的《无家別》解读。读《无家别》就知道这首叙事诗的“叙述人”不是作者,而是诗中的主人公。这个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征去当兵的独身汉,既无人为他送别,又可以告别,然而在踏上征途之际,依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仿佛是对老天爷诉说他无家可别的悲哀。当他返回时,看见的是一片“蒿藜”,走进的是一条“空巷”,遇到的是竖毛怒叫的狐狸,真是满目凄凉,百感交集!于是连日头看上去也消瘦了。“日”无所谓肥瘦,由于自己心情悲凉,因而看见日光黯淡,景象凄惨。在短短的篇幅里通过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反映出当时战区人民的共同遭遇,对统治者的残暴、腐朽,进行了有力的鞭挞。
附李白、杜甫的两篇诗作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也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一作《别东鲁诸公》。选自《李太白全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甫《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