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近年来,“帮信罪”这个罪名越来越多出现在大众视野,到底什么是“帮信罪”,什么样的行为会构成“帮信罪”?4月19日,记者从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公安分局获悉,近日,成都高新公安石羊派出所侦破了一起“帮信罪”案件,案件当事人为成都某高校的学生,帮助电信诈骗人员实施诈骗,只需拨打电话,但在这个行为背后,却导致受害者被骗12万元。
图源“成都高新警方”
在2023年3月20日,成都某高校一学生为图财,在宿舍厕所里使用一部手机保持和电信诈骗人员的语音通话,使用另一部手机拨打电信诈骗人员提供的电话,电话接通后电信诈骗人员通过该同学拨打的电话,冒充网店客服以店铺做回馈发福利为由邀请对方添加QQ号群并实施电信诈骗。
事后,该同学获利100元,而无辜的受害者则被骗12万元人民币。目前,该学生涉嫌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触犯“帮信罪”,已被公安机关抓捕,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2023年4月6日,石羊派出所民警到成都某高校开展了“警校共建、同心反诈”专题讲座。讲座前,民警对现场同学进行了采访。通过采访发现,现场大部分同学虽然对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有所了解,但对“帮信罪”却知之甚少。
民警通过案例入手,现场普法,大家表示,电信诈骗手法层出不穷,自己会提醒家人和朋友提高警惕,避免掉入电信诈骗的坑里,同时也提醒自己和同学,别为了利益,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自己也将遭受法律的制裁,得不偿失。
怎样的行为会构成帮信罪?目前最常见的“帮信罪”行为就是提供支付结算帮助的行为,这一类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将自己或者他人的银行卡、U盾、K宝、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手机卡等支付结算工具,出租、出借、出售给上线犯罪分子用于收款、转账、取现,包括比较多发的“卖卡”“跑分”“刷单”等支付结算用途。除了上述比较常见的帮助行为以外,购买通讯传输设备建立伪基站、利用社交媒体账号为电诈团伙等推广引流、为网络犯罪分子提供网络存储服务、维护非法软件等为网络犯罪团伙提供帮助的行为都是“帮信罪”的行为类型。
触犯了“帮信罪”会有什么法律后果?根据刑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构成“帮信罪”的,依法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并可以依法宣告职业禁止或禁止令,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其行为如果尚未达到入罪标准的,也可以根据《网络安全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相关法规被处以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后两年内再实施任何行为的帮信行为,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依法定罪处罚。
警方提醒,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切勿被蝇头小利迷惑双眼,“帮信”等于“帮凶”,莫当了电信诈骗犯罪人员的“工具人”。